师生有效互动,建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2016-05-14徐忠安
徐忠安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在新课标指导下,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了生机,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教师的互动反应不积极,举手发言的人数寥寥无几,很多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只有少数学生回答,未能达到预期的“全体参与,师生互动”的目标。而有效的师生互动,应该包含行为互动、情感互动、认知互动。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行为、情感、认知的互动是密不可分的。单纯的认知互动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互动和高层次的认知互动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本篇文章即针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师生互动的必要性和战略性地位展开尝试性的议论。
一、师生互动是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必经之路
从学科本身来讲,语文这门功课又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它是一门语言,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缩影之一。我们教好语文这门功课,不仅关系到学生一个阶段的语文知识水平、成绩能力,更加关系到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文化传承和发扬。因此,从教育的社会性意义来讲,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师生互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师生互动是我们激发学生崇敬古人、热爱汉文化乃至爱国主义情怀的关键途径。通过师生之间的亲密互动,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汉语言文化的无限魅力,本不需要教师的过度启发本身就萌发出一种自豪之情,自然而然地将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建立起最深厚的文化学习兴趣。总之,从语文教学更深的层面上来思考,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关系到学生对于母语情感理解的关键,是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的必经之路。
二、师生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关键
毋庸置疑,参与和互动是保证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发挥自身学习潜能的关键途径之一。
1.师生互动是保证语文课上师生双方都实现自身角色的关键途径
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很多学生总是难以在语文课堂上打起精神来,非常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未能实现,跟教师以及其他同学互动的机会太少,造成心理上的一种被动学习的感受,最后就导致本身的学习潜能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针对这样的情况,高中语文教师就必须要意识到师生互动的必要性,以促进师生之间角色的准确定位。
2.适当的师生互动可以有效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带给学生们积极的心理体验、最终改善原本略显单调的知识学习氛围
毋庸置疑,课堂的氛围好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感受就增加了,进而各方面的学习潜能也就进一步激发了出来。事实证明,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特殊的潜能,我们很难讲哪一种潜能更好、更优秀,其实每一种潜能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不同的促进作用,只不过有些作用和效果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罢了。总之,每一名学生的不同潜能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教师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精心开发和挖掘的。
三、师生互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
1.师生互动就是教师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最好途径
高中语文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和学生们的互动,可以非常有效把握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可以清楚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感受。甚至具体到哪一篇课文的文章主旨学生真正理解透彻了、哪一个文言文中的知识点学生们学习起来还是存在困难,教师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及时获知。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把握,开展因材施教的策略,实现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和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2.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之所以非常重要,不仅是因为它是教师加强对学生了解的致胜法宝,更因为它是保证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
虽然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多地倾向于学生的感性思维,但是感情与理性二者本身就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生的各种思维和语言能力比如说发散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等都是可以在师生互动中全面地表现出来的。教师就根据学生能力的特点和不足进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最终实现学生的能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综合能力都发展了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全面发展。总之,师生互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是更加符合现代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策略。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能够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及自身对教学的新认识,反思教学行为,在研究的基础上,变革教学过程,寻求富有艺术个性的教学创意,灵活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对话关系。总之,不论是从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师生之间情感的维系,还是从更深层面上的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层面出发,师生互动都是教师必须要重视的课堂环节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们积极互动的时候,要时刻秉持真诚的态度,这样才能真正不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们最信任和尊敬的朋友。
参考文献:
[1]尹钊东.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7):76-77.
[2]吴晓辉.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