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须最佳采收时期研究

2016-05-14黎剑姚英政董玲李浦朱宇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玉米须黄酮灌浆

黎剑 姚英政 董玲 李浦 朱宇

摘要:为了确定玉米(Zea mays L.)须最佳采收时期,针对3个不同品种研究了玉米须采收时期对玉米产量、出子率、玉米须多糖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须采收时期对Y1品种的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授粉期产量高于灌浆期和成熟期,对Y2和Y3品种没有显著影响;对3个品种玉米的出子率均没有显著影响;Y1和Y3品种多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而Y2品种灌浆期含量最高;Y1品种总黄酮含量不断降低,成熟期比授粉期降低了93%,Y2品种成熟期比前两个时期降低了75%左右,而Y3品种后两个时期比授粉期含量提高1倍。针对Y1品种,应选择授粉期采收玉米须;针对Y2品种,应选择灌浆期采收玉米须:针对Y3品种,选择灌浆期采收较为合适。

关键词:玉米(Zea mays L.);产量;出子率;多糖;总黄酮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9-2327-03

玉米须是禾本植物玉米(Zea mays L.)的干燥花丝和柱头,是玉米收获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其含有黄酮类、多糖类、多酚类和氨基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可用于急慢性肝炎、肾炎、湿热黄胆、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目前。研究者对玉米须成分提取、药理作用及开发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为玉米须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玉米须是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在玉米授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玉米须的不同采收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系统研究了玉米须不同采收期对玉米产量、出子率、玉米须多糖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为在保证玉米产量和玉米须采收质量的基础上合理采收玉米须并对其开发利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1.1 材料及仪器

葡萄糖、芦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95%乙醇、苯酚、浓硫酸(质量分数95%-98%)、NaNO2、Al(NO33·9H2O、NaOH(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均为分析纯。

V-5000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CP114型电子天平[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FW-400A型倾斜式高速万能粉碎机(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

1.2 样品处理

玉米须和玉米:市售玉米种子,共3个品种Y1、Y2、Y3,在种植基地种植后采收获得玉米须和玉米。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将其分为授粉期、灌浆期和成熟期3个时期。每个时期分别采收玉米须,自然晾晒后测定产量,并取部分样品粉碎过40-60目筛,用于多糖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玉米成熟后收获,自然晾晒后测定产量。

1.3 产量及出子率测定

1.3.1 种植规模及区域规划每个品种种植2001m2,每个品种的3个时期分别规划667m2,并将每667m2种植地等分为11小块,每小块作为一厢,随机取其中三厢用于每个采收时期的重复测定。

1.3.2 玉米须产量测定 将一厢地中的玉米须全部采收自然条件下晾晒,当水分含量低于14%时对其称重,称得质量的11倍即为玉米须每667m2的产量。

1.3.3

玉米产量测定 玉米成熟后,数出一厢地中玉米的总株数,于该地块的4个顶点及中央点附近各取2株颗粒饱满的玉米,自然条件下晾晒至水分含量低于14%,脱粒后称量10株玉米的总质量,再根据该厢中的玉米总株数换算成每667m2的产量。

1.3.4 玉米出子率测定

在“1.3.3”玉米产量测定中玉米脱粒前,先称量10株玉米的总质量,脱粒后玉米粒的质量占玉米总质量的百分比即为玉米出子率。

1.4 多糖和总黄酮含量测定

多糖含量参照苯酚-硫酸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参照三氯化铝显色法测定。

1.5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图形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须采收时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图1可知,3个品种之间的玉米产量有较大差异,其中Y1和Y3产量较低,均在400kg/667m2以下,而Y2产量较高,达到600kz/667m2左右。通过Duncan检验发现。对于Y2和Y3,玉米须采收时期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于Y1,在授粉期采收玉米须后,玉米产量比灌浆期和成熟期采收时要高,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由此可知,对于不同品种而言,玉米须采收时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同。总体来说,玉米须采收时期对本试验中3个品种的玉米产量影响较小,且并没有出现预期中早采收会导致产量降低的结果。因此,品种差异可能比玉米须采收时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更大。

2.2 玉米须采收时期对玉米出子率的影响

出子率是玉米产量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玉米须采收时期对出子率的影响可以间接判断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由图2可知,3个品种玉米的出子率都在84%-87%之间,通过Duncan检验发现,玉米须采收时期对3个品种玉米的出子率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产量较高的Y2品种,其出子率反而较低,可能是由于该品种玉米芯质量较大导致玉米粒质量所占比例相应降低。因此,品种差异可能比玉米须采收时期对玉米出子率的影响更大。

2.3 玉米须产量和玉米产量之间的关系

对3个品种不同采收时期的玉米须产量和玉米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试验条件下,两者之间呈良好的二次曲线关系,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较高(R2>0.9)。由图3可以看到,在试验范围内,玉米产量较高时(对应为Y2品种),玉米须产量相对较低(小于1kg/667m2);而玉米产量较低时(对应为Y1和Y3品种)。玉米须产量相对较高(大于1.5kg/667m2)。品种差异仍然是影响二者关系的主要因素。但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考虑,不排除可能会以牺牲玉米产量来保证玉米须产量的情况出现。

2.4 采收时期对玉米须功能成分的影响

2.4.1 采收时期对玉米须多糖含量的影响 对3个品种玉米不同采收时期玉米须多糖含量进行了比较,如图4所示。Duncan检验结果表明,采收时期对3个品种玉米须中多糖含量的影响均显著(P<0.05)。品种Y1和Y3的多糖含量随采收时间推后而不断降低,成熟期比授粉期分别降低了54%和41%;Y2品种灌浆期多糖含量最高,比授粉期和成熟期高出42%左右。因此,针对不同玉米品种选择合适的采收时期对保留玉米须中多糖具有重要意义。

2.4.2 采收时期对玉米须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对3个品种不同采收时期玉米须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如图5所示。Duncan检验结果表明,采收时期对3个品种玉米须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均显著(P<0.05)。特别是Y1品种,授粉期玉米须中总黄酮含量高达76mg/g,但灌浆期和成熟期时分别仅有13和5mg/g,分别下降了83%和93%;Y2品种授粉期和灌浆期总黄酮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成熟期含量降低了75%左右:Y3品种灌浆期和成熟期总黄酮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比授粉期含量提高了1倍。因此,针对不同玉米品种选择合适的采收时期对保留玉米须中总黄酮具有指导作用。

3 小结

本试验研究了玉米须采收时期对玉米产量、出子率、玉米须多糖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须采收时期对Y1品种的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授粉期产量高于灌浆期和成熟期,但对Y2和Y3品种没有显著影响:玉米须采收时期对3个品种玉米的出子率都没有显著影响:采收时期对玉米须多糖含量有较大影响,其中Y1和Y3品种含量呈下降趋势,而Y2品种灌浆期含量最高:采收时期对玉米须总黄酮含量也有较大影响,尤其对Y1品种影响最大,成熟期比授粉期降低了93%。Y2品种成熟期比前两个时期降低了75%左右,而Y3品种后两个时期比授粉期含量提高了1倍。综上所述,品种间差异比玉米须采收时期对玉米产量和出子率影响更大,但玉米须采收时期对多糖和总黄酮含量影响较大。因此,在选择玉米须采收时期时除了考虑品种间差异外,还应考虑其对多糖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在本试验中,针对Y1品种,应选择授粉期采收玉米须:针对Y2品种。应选择灌浆期采收玉米须:针对Y3品种。应综合考虑采收时期对多糖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选择灌浆期采收较为合适。

猜你喜欢

玉米须黄酮灌浆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乌弄龙水电站的应用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MIPs-HPLC法同时测定覆盆子中4种黄酮
自流可控灌浆在堰塞体防渗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DAD-HPLC法同时测定龙须藤总黄酮中5种多甲氧基黄酮
玉米须
瓜馥木中一种黄酮的NMR表征
玉米须总黄酮的抗氧化性研究
灌浆法在路面抢修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