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长征精神 建设美丽五山

2016-05-14何辉平

源流 2016年9期
关键词:五山山镇长征

何辉平

巍巍黄美山、张姑岭,滔滔麻坑河、大坪水。

那是红军长征战斗过的地方—广东乐昌五山。红军长征从东往西、从东往西北、从北往西北分四路穿越五山全境。那里的山山水水,洒满了红军长征的汗水鲜血,留下了红军长征的光辉足迹,铭记着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

日前,本刊记者和乐昌市委宣传部和老促会同志一起,前往五山镇,探访红军历史遗址,深入了解五山人民弘扬长征精神,奋发有为,建设富裕、魅力、和谐、幸福新五山的事迹。

追寻先烈足迹 重温红色记忆

经过数十分钟的盘山公路,我们来到大山深处的五山麻坑墟。五山红军长征临时指挥所就位于麻坑村中山书院。这是一座外观古朴泥砖瓦木结构的白色建筑,民国时期曾是国民党的乡公所。1934年11月6日,红一军团到达麻坑墟时,将其当做红军长征临时指挥所,林彪、聂荣臻曾在此指挥,掩护中央纵队从九峰山以北至五指峰之间安全通过。

指挥所旧址内保留了很多以前红军使用的物品。有历年出土的枪支,红军存留的箩筐、斗笠、铁锅等物,其中一个电话格外引人注目。乐昌市老促会的同志介绍,当年红一军团占领敌军乡公所后,敌军逃跑未来得及撤走的电话突然响起,红一军团长林彪假装是接防的国民党中央军,通过与对方交谈套取了敌人重要的情报。随后,聂荣臻建议林彪迅速派红二师四团,昼夜兼程直奔九峰山占领制高点,与红三军团会合掩护中央军委等后续部队安全通过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

听村里的老人说,在麻坑村,红军在田间宿营了两天。当时红军粮食短缺,后来向村民买了10袋谷子,但又没有工具碾米。村民邱宝生就帮他们人工碾米,碾了一晚上到天亮,红军走的时候还送了一袋谷子给他,作为工钱。

在乐昌五山的行军、战斗、宿营中,共有44名红军战士牺牲在这片土地上,当地老百姓将红军战士的遗体进行就地掩埋,所葬之地在坪田、石下、青岭、麻坑、沙田、文书、小山、牛头洞等村。从五山圩镇向南不到2公里处,我们看到了一片整齐划一的红军烈士墓,坟面呈长方形,由水泥、沙石砌成,顺着台阶走上去,顶上是一座红军烈士纪念碑。这是为铭记红军在五山的这段历史,缅怀先烈,五山镇政府于2013年修建的。纪念碑的碑座上铭刻着当年红军长征在乐昌五山境内的战斗历程。据介绍,每逢清明,当地的干部群众和学生都会来到这里祭拜、上香,缅怀红军烈士。听说,五山不少村子也有保存完好的红军墓,村民到山上祭拜亲人的时候,也会到红军墓前烧纸。

位于五山沙田村的龙王潭生态旅游区,是国家3A级景区。1934年红军长征途径龙王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因为有红军长征的足迹,为了纪念红军,龙王潭在景区规划建设了红军塑像、红军亭、红军长廊、红军碑,供游人重温历史重走红军路,体会当年红军长征穿越原始森林,爬山涉水,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王潭吸引了众多部队官兵、党员干部、学生和普通群众,前来瞻仰,饮水思源。

传承红军精神 打造美丽家园

坐落在南岭山脉的五山镇,境内高山连亘,原管辖区有小王山、大王山、瓦片山、龙山、寺山等五座山峰,“五山”也因此而得名。五山自古多毛竹,被誉为毛竹之乡。在五山镇,到哪里都能看到一望无际、摇曳多姿的毛竹,漫山遍野,绵延近十万亩。这些竹子不仅是当地村民的一笔财富,还是五山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8838亩竹海景观,积极打造竹海森林公园,使林业保护和开发得到有效保证,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效益。除种植生态农作物外,发展梯田农业观光旅游也是五山的一个大手笔。五山梯田最出名的是上黎家,这里群山连绵,山谷环抱,谷中间溪流交错。勤劳的黎家村民利用这充沛山涧,在山坡上辟开了层层叠叠的梯田,经过世世代代的精雕细琢,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壮美梯田,吸引摄影爱好者和游人纷至沓来。“上黎家也是当年红军经过的地方,有这样的红色历史,又拥有如此美丽的梯田景观,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五山镇委副书记邓曲院说。

除了整合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小镇外,五山还积极在三农上做文章,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康。该镇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以毛竹产业为支柱,粮食种植、养殖业为重要补充的农业生产新格局。在石下、青岭、小山、嶂下等村兴建了有机稻、香菇、黄栀子、罗汉果等九大种植基地,发展综合养殖场,养殖山地鸡、加鸭、生猪、芒鼠、牛羊、蜜蜂以及发展稻田养鱼等特色项目。目前,全镇共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22个,综合养殖场2个。

五山镇还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清洁美”工程;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相继完成村村通公路规划;稳步推进新一轮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协助省台办、东莞大朗镇等挂扶单位完成全镇5个相对贫困村、222户贫困户782人和6个非贫困村148户贫困户388人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生态种养、竹木抚育;乡村风光、产业带动扶贫工作思路。

“红军长征经过五山,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学习和发扬红军长征的革命精神,开拓进取,加快五山建设步伐。”邓曲院表示,该镇计划用5年的时间,争取上级有关单位和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加强五山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将红色旅游和绿色生态休闲农业结合起来,把五山建设成为一个集农业、科教、生态、旅游、观光、摄影、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宜产宜居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传承历史,书写未来。如今的五山镇,围绕生态立镇、农业稳镇、林业兴镇、工业强镇、旅游旺镇的发展思路,迈着林业生态旅游观光小城镇建设的步伐不断前进。

猜你喜欢

五山山镇长征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家乡的橘子红了
石门县壶瓶山镇人民政府
依托本土文化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东莞茶山镇南社村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八乡山镇:一个富有魅力的乡镇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
五山时代前期的元日文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