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军长征过仁化

2016-05-14

源流 2016年9期
关键词:仁化汝城红山

红军长征过长江镇

红军长征经过仁化的主要部队是红一方面军,先后分为六批由江西崇义的聂都进入仁化长江镇境内。

第一批是红一军团二师的前锋别动队和六、四两个团,于1934年10月31日由江西崇义聂都进入长江镇的冷饭坑上坑村、犁壁岭,当夜在犁壁岭宿营。11月1日由里周的佛坳村翻过姜子坳、垒岭、甘溪岭、日头河到陈欧,当晚在陈欧的营下村宿营。2日,四团由陈欧进入汝城的东岭、三江口;六团由樟洞、浒松到城口的东坑,再兵分两路:一部从东坑经老屋、半山、塘湾、半奢水到水东桥头,智取城口镇后在城口休整;一部从东坑经坳背、牛皮洞、响塘、寒婆坳、恩村到铜鼓岭,执行阻击任务。

第二批是红一军团的直属部队,于11月1日在林彪、聂荣臻的率领下,由江西崇义聂都进入冷饭坑犁壁岭宿营。当时军团指挥部就驻在犁壁岭村后山下的一座四合院内。如今已无房屋,地基遗址还在。该村的老党支部书记刘兆明介绍,当年他的父亲和哥哥为红军煮饭,母亲为红军烧开水,红军给了三块大洋。他的父亲把沈世炎等三名红军伤病员背回家中养伤,护养了三天后,因家中贫困养不起,又帮助沈世炎在冷饭坑找了一户村民安家养伤。后来沈世炎在当地成家。解放后,沈世炎带了子孙回故乡南雄乌迳,当赫然见到自己的名字刻在红军烈士碑上时,不禁百感交集。牛尾岭吊脚楼的一位阿婆,曾连续几天到山下挑水上山为红军烧开水,红军也给了钱,军民关系很好。2日,大部队沿着二师前锋队的路线,到陈欧的营下村宿营。据92岁的曾庆朝老人说:那时我只有10岁,红军从江西过来,经过陈欧三天三夜。当时我在磨形岭看牛,见天上飞机飞来飞去,红军个个头顶一把稻草行军。到营下村后指战员均露宿在百姓的屋檐下,有些睡在石拱桥上、大榕树底下。当时天气寒冷,红军就利用陈欧的温泉洗澡,并靠近温泉取暖,垫把禾草,露宿在田头。3日,沿四团行军路线经湖南汝城的东岭到三江口,4日进驻仁化城口镇。

第三批是红十五师,即少共国际师,于11月3日进入长江镇,沿前面部队的路线一天赶到陈欧,当夜在营下村宿营。4日经东岭、三江口到城口休整。

第四批是红三、红五军团各一部。于11月4日由江西崇义的聂都经竹洞进入长江镇的高洞,沿长江镇北进军城口、两江口,再向汝城的延寿墟挺进。

第五、第六批是红八军团和红九军团,分别于11月5日和11月6日进入长江镇,沿前面部队的行军路线经城口进入红山,于11月9日通过仁化县境,进入乐昌的麻坑集结。

国民党军对红军突破重围西进极为恼火,急令航空队配合南路军进行追堵。11月2日白天,衡阳航空队出动四架飞机到长江镇地域上空盘旋扫射,红军战士头顶稻草行军,并架起机枪还击。敌机仓皇在枫树坳、拦路丘、蓝头坑等地投下4枚炸弹,所幸没有军民伤亡。但在长江日头河桥上,当地反动武装将追赶部队的八名红军伤病员推下日头河的急流中,八名红军全部遇难。

长江镇是红军长征自赣入粤的主通道,从1934年10月31日至11月6日,连续七天,长江境内军旅匆匆、铁流滚滚。这个粤北的山区乡镇,见证了红军长征宏大的历史画卷。

红军长征在城口

城口镇是湘粤边境的秦汉古镇,四面群山、峰高谷狭,扼粤湘驿道之咽喉,控南北商贾之要隘,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军将其看作湘南汝城至粤北仁化之间第二道封锁线上的重镇,调兵遣将、苦心经营,单碉堡就建有20多座,驻有陈济棠部独立第二师的一个连及民团、保安部队。得知红军进入长江后,又急调广州独立警卫旅第三团火速开赴仁化高沙,增援城口。

红一军团首长林彪、聂荣臻、左权都清醒地认识到,城口这个隘口,是中央红军西进的唯一通道,必须乘敌不备、突袭智取,一举成功。二师六团团长朱水秋、代政委王集成将主攻城口的任务交给一营担任,并把团的侦察排拨给一营指挥,还将团参谋唐振勇、俱乐部主任余勋光派到一营加强指挥。左权交代23岁的一营营长曾保棠说:“你们营必须在湘军到来之前拿下城口镇。”聂荣臻临行前嘱咐说:“保棠,城口是红军突出去的唯一口子,几万红军的生命就托付给你们营了。要不惜一切代价。”

军令如山,任务艰险,临行嘱托,字字千钧。曾保棠率领一营指战员,于11月2日夜潜伏到离水东桥头百米处的草棚边,先部署两个连对付两侧的碉堡,又选择十几名水性好的战士由桥的上游泅水过河,自己带着侦察排强行过桥。敌哨兵发现异常,喝问是哪部分的。曾保棠响亮回答:“自己人!”并快步过桥。敌哨兵准备鸣枪示警时,已被红军扑倒,随着一颗颗手榴弹在敌营棚里炸开,红军迅速过桥、入城,包围敌军连部及民团、保安驻所,敌军纷纷举手投降。四周山上碉堡里的敌军,慑于红军的强大威力,纷纷弃堡逃窜,红军迅速占领了城口镇。

奇袭城口的胜利,红军俘敌100多人,缴获枪械数百支、子弹一万多发及粮食、煤油等物资,给红军在城口短暂休整创造了条件。

为确保红军主力在城口的短暂休整、顺利西进,红二师六团一部奉命从东光、恩村迂回到铜鼓岭北的山地中,阻击从广州来增援城口的敌人。

11月4日,执行阻击任务的红军遭遇敌军独立警卫旅第三团彭智芳部的攻击,红军抢占龙形埂有利地形,利用密林草丛沉着应战、奋勇还击,与冲上来的敌人展开白刃战。战场上喊声震天,红军愈战愈勇。战斗持续了两天一夜,敌我双方伤亡惨重。战至第二天傍晚,红军完成了阻击任务,奉命趁夜转移,从岔口分两路经红山入乐昌麻坑和汝城的延寿,汇入西进的红军主力。

据恩村村委会主任蒙荣华说,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红军和白军在铜鼓凉亭打仗的故事。当时我家住在燕子片,共四户人家。爷爷说燕子片全部住满了红军,后勤人员在我家煮饭,从屋后上山给打仗的红军送饭。

铜鼓岭阻击战,红军以阵亡一百多人的惨烈代价,粉碎了敌军增援城口的目的,并突破了敌人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为确保红军主力在城口作短暂休整和继续西进创造了条件。

国民党军得知城口失守后,于11月4日从衡阳派两架轰炸机飞抵城口的五里山、三角坪、大河背、老虎尾、正龙街口等地上空俯冲扫射和投弹轰炸,炸毁正龙街房屋6间,炸死居民易牛仔的妻子等10人。红军迅速组织抢救,并对被炸死居民每户送十块银元的安葬费,群众深受感动。

从11月2日起至7日,各路红军在城口行军作战6天,总指挥部设在广州会馆(现在的城口镇中心小学),部队就在城口的街道宿营,当时河边街、正龙街的街巷屋檐下都睡满了红军。红军对民众秋毫无犯,军民关系十分融洽。在城口休整的红军积极宣传革命政策,写贴宣传标语。现在城口、恩村的一些房墙上还保留着当年红军的宣传口号和标语。城口的群众也积极主动地帮助红军烧水做饭,给红军带路,收养护理红军伤病员……。

据87岁的高芳老人回忆:当年我家在正龙街边开了间小杂货店,红军来买东西的人态度都很和气,买卖公平。一位红军司务长来买东西时还送我父亲一个皮匣子。红军撤离时,那个送皮匣子的红军干部找到我父亲,请他给红军带路去汝城蕉坑。凌晨五点启行,第二天下午才回来。回来时红军给他开了路条,还送他两个煮鸡蛋路上吃。

张国贤老人回忆说:铜鼓岭打仗时我已13岁了,看到打完仗后敌人放火烧山,阵亡的红军战士被烧得惨不忍睹。红军撤离时留了一些银元给当地村民,请村民帮助掩埋阵亡红军遗体,村民也自发捐钱捐粮出力掩埋烈士。

据蒙克聪老人和群众回忆,马奢村曾有13位红军伤员留村养伤。其中三位重伤员住在蒙克聪的祖母家。祖母服侍伤员两个多月,因伤重又缺医少药而亡故。村民把他们埋葬在新庄的落花村。并建有一座墓,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红军墓”。

11月7日清早,红九军团正要整队进军蕉坑,忽见城口莲塘口上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是韶关敌军派来的侦探故意纵火烧房,企图嫁祸于红军。九军团领导罗炳辉、何长工立即命令红三师八团一部和军团直属宣传队留下来救火,保护群众安全。红军编成多路灭火队伍,奋不顾身爬房浇水,经过一个多小时将大火扑灭,并抓获了三个纵火的敌探,在罗卜坝召开群众大会公开宣判,纵火主犯二人就地枪决。粉碎了敌人的阴谋,红军在群众的夹道欢送中撤离城口。

红军长征在红山

自11月5日至9日,红军从城口进入红山镇的新田村,再分两路从清水江和中山村进乐昌县五山镇的麻坑集结,在红山计有五天。

在此之前,红三、红八两军团经城口的两江口,进入湖南汝城的蕉坑、延寿墟。而红军大部红一、红九军团、中央红星纵队及红五军团一部,于11月5日起陆续从城口经围坑到红山的新田宿营。第二天再从新田出发分两路进军乐昌的麻坑:一路经暗径、雪洞、大水、清水江进入乐昌的山寨歧到麻坑;一路由新田经白石洞、五渡、糍粑坳到中山宿营,住在猪塘角的许家、卢屋和寨下杨家。11月7日由中山连屋村的连石昌带路,从中山经牛头洞、将军寨到乐昌的麻坑。最后一批伤病零散队伍于11月9日前撤离红山。在红山的五天中,红军宿营地新田、新白老屋、中山村留下许多军民鱼水情深的佳话。

新田村77岁的老人李国华回忆:听父亲说,红军从城口过来,由山门口的老路入村,当晚在这里宿营,李氏宗祠后的二层土楼,成为红军的指挥部。红军官兵对人和气,不惊扰百姓。该村曾给红军带路的李先芳说:“红军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军队,马营长、徐连长待人十分好,可惜我丢失了他们写给我的盖了四方大印的路条。”新白老屋村曾经收留了几个红军伤病员在此疗伤,受到了很好的照顾……在新白的猪屎峡,沿河追赶部队的八位红军伤病员被国民党军反动武装杀害于河滩。红军撤离仁化之后,反动武装用尽残忍手段追杀红军伤病员,有74名红军伤病员遭惨杀。当地农民群众自发将红军烈士遗体掩埋。

青迳大水村的李德林,曾秘密护理一位受伤的红军战士二十多天,在地方反动势力的威迫下,不得不亲自护送这位红军伤员转移到汝城县的老虎洞养伤,安置好后才依依告别。

中山的老人许明光说:“大队红军到我们这里时,天快黑了,每人手里拿着一把禾草,在这里过夜。晚饭时,买了大户人家一条猪杀了改善伙食,按当时市价给了户主几块银元。第二天早上部队继续向乐昌挺进,卢屋村对面河背村的坪里,好多人在听一位红军将领站在台子上演说:‘共产党是为人民的,红军是打土豪分田地的,是穷人自己的队伍,不会要老百姓的东西……”这些回忆场景,在中山的村民心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代代相传……。1972年1月,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红山的历史,仁化县特将烟青人民公社更名为红山人民公社。后又更名为红山镇。

猜你喜欢

仁化汝城红山
红山荞麦看木森
铸造汝城精神
睚 村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四十九)
红山文化“玉龙”中的“猿”
仁化掠影
好样的仁化 也应“高看”和“厚爱”
5000年前红山文化庙、坛、冢新解
“纪念仁化暴动87周年中央红军长征过境仁化80周年”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汝城河流治理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