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作弊心理背后的道德追问

2016-05-14莫瑶

亚太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作弊道德心理

莫瑶

摘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作弊现象,我们不得不追问和反思大学生作弊行为背后的真正质性是什么?是人品的好坏,抑或是道德的追责。本文以大学生作弊的道德角度,通过数据调研,从大学生作弊的个体、群体和社会心理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从作弊大学生道德的认识偏差、道德的自我欺骗、道德的评估失衡三个方面对其心理进行剖析和批判。

关键词:作弊;心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250-02一、 大学生作弊的心理分析

笔者在重庆某高校就大学生作弊的心理、动机、现状进行了500份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并对10名作弊学生、10名作弊学生家长进行深入的个别访谈,并利用SPSS13.0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数据,我们发现考试作弊已不再是大学生难以面对和不好意思探讨的问题,反而有部分同学将作弊和恋爱并称为大学的两门必修课,大学作弊俨然成为了一种作弊的校园亚文化。问卷调查中,我们对大学生作弊的动机进行了分析,目前大学生作弊主要动机还是希望可以通过考试,拿到课程学分,从而顺利毕业。这样的动机背后主要是进入大学后,课程学习相对自由和灵活,大部分学生受着传统的“只要考上大学就轻松了”的学习心态影响,出现了懒惰、散慢的消极心理,这样的心理也促使了大学生学习精神的“疲”和学习态度的“混”,陷入了混及格、混年龄、混毕业的“作弊亚文化”怪圈;同时,我们也看到部分学生自己完全有能力通过考试,但是为了个人的一些评优荣誉等原因,也选择了铤而走险。

(一)大学生作弊的个体心理分析

1、 侥幸心理。据部分研究数据分析,某些高校的作弊数据已经达到50%,甚至还有更高的,在对部分作弊被处分的同学访谈中说道,“很多科目考试都有很多同学作弊,我都看到好几个同学抄小抄,只是监考老师没有发现而已,我自己只是运气不好被抓到,我也只有认了。”部分同学因为平时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太少,面临考试也只有侥幸一搏,或许还能换来一线生机。首先,学校对作弊制度的执行不够严格。很多时候监考老师发现有同学作弊,多给予善意的警告和提醒,面对同学的求饶和可怜攻势,一般都采取“人性化”处理,让大学生不再畏惧制度的权威;其次,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对自己各种高明的作弊手段自信满满,非常自信不会被监考老师发现。

2、虚荣心理。在调查中有相当比例同学作弊只是为了取得更高的分数,从而为自己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入党资格等评选中脱颖而出,由于平时在各方面比较努力,个人的目标和目的都很明确,为了自己的私欲和面子,希望通过作弊来提高成绩,从而获得自己虚荣心的极大满足,保持自己在同学们、老师们和父母朋友心中的“优人一等的光辉形象”。

3、功利心理。在调查中,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的宗旨是全面发展,学习只是大学生活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需求规划自己的时间,要把时间花在对自己毕业找工作价值的地方,比如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英语和计算机以及其他等级考试、参加大型比赛,考试只要应付一下就可以,不用浪费太多时间。”正是这种“应付”的心理,让大家平时不愿意把时间花在学习上,临考之际,作弊也就自然而然了。

4、义气心理。我们在对三对替考和找人代考的同学进行访谈发现,替考同学的回复出奇的一致,都是碍于同学、朋友情面,难以拒绝,而找人代考的同学也出发点也基本一致,认为找人代考信得过对方实力,比较安全。面对同学的苦苦哀求,不愿失信于朋友和失去友情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并抱着强烈的侥幸心理对校纪校规权威的进行挑战,做出作弊的错误抉择。

(二)大学生作弊的群体心理分析

1、从众心理。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的说就是“随大流”。目前很多大学生出现厌学心理,导致他们在考试前不认真学习,对于考试也只是寄予通过即可的心理,平时对学习不重视,到了考试,就寄希望于与作弊等手段;同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0%的同学承认自己有过作弊经历,一些在考前不打算作弊的同学,看到大量同学作弊,并取得比自己更好的学习成绩时,也选择了跟风作弊,从而促进了作弊亚文化的不良校园亚文化的形成。

2、归因心理。一些大学生平时热衷于社会活动,无暇顾及学习。到了考试的时候凭作弊的方式取得了好成绩;而另一些学生即使平时努力学习,但考试成绩却不如前者。于是他们就作出这样的推理:作弊是考试成绩好的原因,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得作弊,这样,他们也就参加到作弊者的行列中去了。

3、逆反心理。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这个年龄阶段,生理与心理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阶段,一方面使他们强烈要求肯定自己、保护自己,渴望在同学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对触及自尊心的刺激十分敏感;另一方面部分同学认为目前的考试就是考前划重点,考试没有没有任何价值,也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对考试存在强烈的反感情绪,甚至是逆反心理。

(三)大学生作弊的社会心理分析

1、市场经济的投机倒把心理。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几十年来,十几亿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受到了市场经济的特性和发展的影响,一些投机倒把分子不通过诚实劳动,一味的钻取市场经济发展的空子,从中获取市场盈利。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在脱离了高中长期的高强度学习压力下,思想和心理的双层包袱想得到完全的释放,导致他们将大部分学习时间用在打游戏、谈恋爱等玩乐上,同时在受到学校部分不良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部分学长的不良示范下,大学生对作弊的漠然心理使得大家对考试的重视性不够,考试来临前也抱着应付和投机心理,不想通过平时的认真学习来获得优异考试成绩,寄希望于考题简单和小抄等其他作弊手段,没有通过考试大不了补考或者重修。

2、应试教育的分数至上心理。中国教育改革的漫漫长路中,“应试教育”永远都是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让成长过程的学生和家长将全身心都投入到考试升学这项伟大的“全民事业”中,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成为了衡量学校质量、教师素质和学生优劣的永恒和唯一指标。大学作为一个开放的教育氛围,在学习和毕业就业时,难免还是会被考试成绩这个“数字”所环抱,作为学生,首先,为了给父母一个“分数交代”;其次,为了给自己一个“分数交代”;最后,也给身边的所有人一个“分数交代”。用这样的“分数交代”来证明自己的大学收获与努力,从而获得其他人的认可感和自己的获得感。然而,不是每个大学生在所谓的“简单的”大学考试里都能获得满意的分数来拥有这样的获得感,但从他们的内心又极度想要拥有的现实心理,作弊便成为很多人的不二选择和看似聪明的“捷径”。

3、社会风气的诚信缺失心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然而诸如“三亚宰客”、“三鹿奶粉”、“周老虎事件”、“扶老人被讹”等社会各领域的失信事件不断被媒体曝光后,社会诚信问题日益凸显,社会诚信“断裂带”的弥合难度也日益加大。原本在大家道德认知中不道德的作弊事件也变得“小巫见大巫”,据我们的问卷调查,作弊在65%的大学生心中认为已经不再是可耻和难以与外人言谈的事情,被处罚的对象在我们调查中也显示80%都是自认为自己倒霉,其实作弊的同学还有很多,只是自己运气不好,被老师抓到了而已,这些同学如果作弊后没有受到很严重的处罚,走上再次作弊的几率可想而知,也令我们作为教育者和家长的担忧。

二、 大学生作弊的心理背后的道德追问

大学生作弊现象泛滥现象背后的本质道德是什么?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他将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大学生正处于的道德发展的第二水平的第四阶段和第三水平的第五阶段之间:习俗角色遵从的道德和自我接受的道德准则的道德水平之间徘徊。此时期的大学生在认知里面已经能够清晰的辨别学校规章制度的权威和不可触犯性,作弊也是大学生所不应该出现的道德约束。这样而来,大学生作弊的泛滥就与其自身的道德发展相冲突与矛盾。笔者认为大学生作弊的本质是道德问题,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道德追问和剖析:

1、道德的认识偏差。

根据我们在问卷调研和数据访谈中发现,有近60%的大学生并没有将作弊问题的与道德相联系,他们认为作弊就是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对纪律的触犯,和道德的并无多大的直接联系。这样的数据表示,对于大学生作弊的道德认知教育之路,作为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须任重而道远。首先,道德环境的自我“坦然”。高校在完善培养目标的主流文化建设中,各个高校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具有时代个性张扬的高校亚文化,亚文化在形成中不仅有积极健康的,也有消极不良的。正是这些消极不良的校园亚文化,让大学生作弊形成一个团体,这个群体的出现也使得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更加的明显,并为大学生作弊提供了“心理归宿”。其次,道德责任的自我“分担”。正是因为在大学校园里,作弊成为了群体,作弊者自然而然的将所有的道德负罪感和责任感分摊到群体的每一个人,弱化个人的道德谴责和责任。然而,面对我们所应该承担的道德背负是不同于分蛋糕和水果这样的数学行为,是完全不可分离讨论的。最后,道德冲突的自我“降低”。 由于作弊学生的道德认识偏差,他们的心里便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感,认为大家都这样作弊,我为什么不可以呢?为什么我每天花很多时间好好学习,还不如人家作弊的效果好呢?这样内心反复的质问,使得他们的原有的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得到颠覆,为自己作弊的行为自我冲突开启了一个解压口,也大大的降低了他们因为作弊带来的心理冲突。

2、 道德的自我欺骗。

大学生作弊的行为是明显的不符合学校和社会的制度规范,我们在调查中问及到部分学生,为什么对作弊的行为没有不好意思和羞愧感,他们却以“别人都这个样子”、“社会就这个样子”、“没办法”等无奈的理由回复。在心理学上,我们将这种行为称为“合理化心理防御机制”,即当个体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便会尽力寻求甚至制造一些“合理”的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和解释,从而获得自己心理上的自我安慰。大学生作弊后寻找的种种理由,正是自我合理化的典型行为,这无疑是面对道德的追问而产生的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对于作弊的大学生,他们并非毫无任何心理负担,也并非真正像有些同学表面表现出来的“坦然”的行为表现,这样的表面“坦然”正是大学生作弊后为了给你自己找一个能够接受的“合理化”的理由,让自己可以在作弊后看似“心安理得”。这样的合理化心理防御就使得大学生在作弊后以自己的心理需求为完全出发点,而忽视了事情发生的最本质和核心的原因,从而达到降低自己的心理负罪感和痛苦感。

3、 道德的评估失衡。

我国高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不断的强调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这个过程中从强调学习成绩向社会实践为重的转变,使得现在的大学生对学习成绩的重视程度和大学考试的价值评判出现畸变。首先,考试功利性的长期影响。中国的各种考试毫无夸张的说承载了部分学子的前途命运,考试在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取得晋升的手段,而考试分数就是这个手段的呈现方式。其次,大学生考试的程序严格性影响。中国高考和中考的程序严格性,使得很多同学在考试作弊的想法前望而却步。相对而言,大学考试的程序严格性与之比较起来相对松懈,这使得在依旧保持功利性的大学考试中,作弊的大学生数量为数不少。最后,大学生对大学考试认知变化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认为大学考试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大学生学习期间的真实成绩,认为一些考试也只不过是对课本和重点背诵的熟悉程度差异,考得好,也只能反映背的熟悉而已。

大学作为纯洁而神圣的象牙塔,是探知学术、追求真理的精神天堂。作弊行为必然是与之背道而驰,理应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是制度的追讨。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卢愿清.“坦然”作弊:大学生作弊的道德心理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

[2]董朝宗.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2).

[3]魏小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原因及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07(1).

猜你喜欢

作弊道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作弊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心理感受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没作弊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