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耕耘中守望
2016-05-14徐豫锡
徐豫锡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010-02对于大多数幸福而嬉乐的既定命运来说,教育只是匆匆耕耘而守望硕果的热情。护之以爱与激越,仅仅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永恒期许这一憧憬。生命的意义决不在于这懵懂的青春,却一定需要这锤炼般的旅程来锻造并借此加以最深刻的阐释。
人总是会不断努力,为着我们不可妥协的前途,和所谓的明媚希望。
我们是园丁,耕耘着播撒着嵌入泥土里的花种,守望着还在的幸福快乐,期许着教师的成长成才。
幼儿园旨在以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行为养成的求真务实方式,给孩子一个嬉乐的家园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推行,引发了社会对幼儿园园务管理的思考。如何实现科学有效地管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园水平,是每一位幼儿园管理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孔子的一生,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但是真正有成就的,十来个人而已。
教育只是一个增上缘,老师尽量帮他,培养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教育,首先要了解一个孩子的性情方向。看《大学》《中庸》,“人性”在学理上叫秉性。秉,就是生下来带来的,父母遗传的是其中一部分,分成生理、身体上的,还有思想情绪上的。孩子天生使然,爱嬉乐,那干嘛不放任他去乐在童年呢?放任不等于放纵,适当的唤醒、引导他们释放、发现抑或是选择才能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因此,幼儿园的园务管理亦然是一门艺术。
七堇年有诗云:做学生的时候,身是不自由的,但心却很自由,有多远梦多远。而今,身是自由的,有多少梦,路就有多远。幼儿园始终围绕“发展孩子、服务家长,成就教师”的办园目标,秉承“乐享童年,幸福成长”的宗旨,坚持用“阳光温暖童心,让真爱守护童年”的精神让幼儿快乐全面的发展。为进一步满足周边地区幼儿就近入园,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缓解保障房地区入园难的矛盾,未来三年内,西花港第一分园办园规模将不断扩大,同时还新开办两所分园,求真务实的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对提升办学质量,不断丰富办园文化内涵是大有裨益的。
一、文化管理——守望嬉乐童年,艺美成长
作为一个生活在南京二十年的研究者,目睹了这所在栖霞区教育局领导下的幼儿园成长变化旅程。这中间的点点滴滴,都使我对这所幼儿园有了情感和责任。我将幼儿园的幼子看成自己的孩子们精心呵护着,从办学伊始,我就明白一个幼儿园的文化传承与否与它的精神建设不无关系,于是我在积极的探寻管理过程的同时,潜心研究作为一个优秀幼儿园的文化管理思路,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它的过去,现在和展望未来。希望我的感悟无论是在管理层面还是实践结合之处都能给予管理工作一些价值和意义。
1.潜心经营,构筑核心理念
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哲学家哲学家霍基金森认为:实践是指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反思性行动。将实践一词运用到管理中来,那意味着管理艺术与道德价值的融合。在塑造了属于它的文化理念同时,又不失对实践求真务实的追求。精神文化即由校园文化创设的思想与心理氛围,理念文化作为核心,是幼儿园文化发展的方向保证和决定性因素。
就核心教育理念来说,旨在提出的主题为:嬉乐童年,幸福成长。它诠释了幸福的概念,是孩子们成长的标志。只有让孩子发现生活、创造生活,才能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因此,我们框架性勾勒了愿景目标是给孩子一个嬉乐的家园,寄托现在,展望未来。此外,我们从精神、园训、园风、教风以及学风的角度分别概括宗旨为和谐发展,快乐为本。
2.悉心建设,打造形象定位
目前在幼儿园的管理实践中,主要借用的管理理论有学习型组织建构理论、管理激励论、管理决策理论、组织文化理论等。其探求了基于幼儿行为的角度以态势感知与决策机制为锲入点进行文化理念的构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黄爱玲撰写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幼儿园组织管理的启示》中谈到,“幼儿园本身就是学习组织,因此学习型组织理论也适用于幼儿园的管理”。验证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能在幼儿园创建的尊重、理解和信任的价值取向,实现人与组织的双赢。
让孩子感受欧嬉乐童年,就是告诉孩子们来到这个可爱的世界,人都要经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打造“嬉乐童年,艺美成长”的南京名园。
3.衷心展望,弘扬文化精神
幼儿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而存在,其对象是“人”,体现着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其具备三个层面的特征:即办园条件、教学设施等外部客观环境;其次是人与人,教师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制度的实施等约束行为规章制度;深层次的则是校园文化构建,精神文明的传承,这是幼儿园价值观念塑造的核心。阳光温暖童心,让真爱守护童年,体现了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文化的积淀。
对于近况我有着详细的分析,并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对于未来更好的开展文化建设的衷心展望。幼儿园通过创造积极情境,强化积极的文化因素;以文化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凝聚力以及建立和传达核心价值观为共同目标,以文化为载体形成自己的办园特色。
二、组织机构管理——力争和谐至微,科学明晰
从不断的管理中,我渐渐发现了诸多问题。层级过多的组织机构带有明显的科层制特征,过于繁杂的处理过程导致办事效率大大降低,同时也缺乏有效的回馈、修正与监督机制。从执行维度看,是否权责一致也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幼儿园的管理原则是:大事做细,细事做精,总结八字为“和谐至微,科学明晰。”
1.实行家长开放制度,增进交流
认真制订家长学校工作计划,组织展开丰富多彩的各类亲子活动。研讨家教工作新举措,探索家长工作新模式,实行开放教育,提高家长满意率。并成立家教指导站,实现教育资源双向开放,开展育儿咨询,家教讲座、材料发放等,开拓新型、多元的家教指导模式,提高社区家教指导受教率,使更多的幼儿享受优质教育。从家长的角度转变家长工作的思想观念,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工作的积极性,资源共享。
2.建构开放组织系统,寻求平衡
对于管理的艺术而言,组织机构的实施改进不是一朝一夕解决的,建立一所高效优质的幼儿园,在我国的目前教育体制下,只能从内部提高管理水平入手。科学明晰的方式解决制度问题可以建构开放的组织系统,它一方面要求教育社会化,一方面要求社会积极配合园区的教育管理工作,从而形成内外平衡的组织机构,这样充分发挥了开放系统的反馈功能。一个成熟的幼儿园管理机构应该具备内部监督系统以及外部反馈系统。
三、制度管理——确保合理高效,刚柔并济
无论是制度的合法性以及制度的稳定性都是值得推敲的问题。因此,我们通过总结过去的案例制定了未来新三年发展的行动计划,为积极营造和谐健康的园所文化,修改和完善各项制度,确保明理可行,科学明晰。
具体措施有:①实行岗位优化竞争制,中层干部上岗竞聘制,实行层级管理,保证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层次清楚、责任明确、管理严谨,通过计划、执行、监督、总结等过程,确保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②确实保证幼儿园保教经费的合理运用。切实提高教工待遇,保障教工的利益,真正做到让教职工“快乐工作、享受工作”。
1.规范竞争制度
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能够一身作则,勇于承担责任,在制度的执行中,园长首当其冲,一旦幼儿园在制度执行中出现问题,管理者首先要检查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先去指责下属。幼儿园的制度必须是科学的、规范的,以落实园务委员会下的园长负责制,完善管理体制;
2.逐级管理,确保新制度的可行性
实行逐级管理,探索科学的管理模式,并完善园务公开制度的内容和方法。确保制度的可行性,一般而言,新的制度实施是需要一个缓冲期,收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调整,从而令制度具有前瞻性,制度的制订既要适合现有的状况,又要高出一步,发挥行为指向作用。
综上所述,幼儿园园务的管理是个庞大的体系,它包括文化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以及其他的方方面面。在此就办园宗旨“乐在童年,幸福成长”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园务管理既是体系同时又是一项艺术,要想经营好并不容易,从CIA专案项目设计大的方向抑或是保障房建设等细微的角度看,园务管理这一项艺术需要人们去精心绘画,勾勒一副美好的蓝图,对未来进行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大时代带给我们的益处颇多,我们要善于利用科学的方式筛选及管理有效的信息可以大大提高效率,数字化的办公和管理方式将是幼儿园管理的必然趋势。基于有着广泛运用的数字化网络管理平台随着深入分析与设计也会实现。
我想,有梦想是教师成长的标志,而成才的标志,就是如何去实现梦想。我不能说我们夏美如花,活的完美而睿智,飘如秋叶亦离我们非常遥远,当下最真实的,不过是付诸行动去追随,对自身、对他人、以及期望和梦想并存的世界。
青春是生活最温暖的被窝,是生命最华丽的裙袂。
我们要不断的耕耘落在尘埃里的花朵,去守望花朵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南京市马群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