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智库推演“中美七日战争”

2016-05-14

领导文萃 2016年9期
关键词:兰德潜艇航母

近日,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关于“中美七日战争”的报告出笼后,美国舆论掀起一股讨论中美冲突的热潮。

在一场为期7天的冲突中,中国的潜艇究竟能对一艘美国航母产生多大威胁呢?这取决于一个因素,兰德称之为“指示”。换句话来说,中国的卫星、无人机、侦察机、陆基雷达或者其他所谓“情报、监控和侦察”(ISR)系统能探测到美国航母,并能将这些平甲板船的信息传给中国潜艇。

1996年,按照推算,中国潜艇没有任何机会攻击美国航母,不论是否能得到目标指示。但到了2010年,情况已经不同了。如果没有得到目标指示,中国潜艇仍然相当盲目,但一旦通过ISR系统获得目标信息,将可以获得2~3次向美国航母发射鱼雷的机会。

兰德预计,到2017年,如果没有得到目标指示,中国潜艇可能仍难以攻击航母。但如果在同一时间内他们得到了目标指示,他们可能获得4或者5次攻击机会。

当然,获得攻击机会并不意味着攻击能够成功。美国海军也没有呆呆地等着中国提高自己的实力,兰德指出:“美国要想降低威胁,必须寻找办法降低中国的ISR能力,这需要提高自身的反导、反潜艇和防空能力。”

采取“副作用小”的方式。美媒认为,美国地面力量只会卷入朝鲜半岛冲突,而在其他冲突中的介入主要依靠海空力量。他们指出,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将逐渐扩展到太平洋和东北亚地区,并最终到达东南亚地区。

此外,由于中国网络战和反卫星能力的增长,美国的C4ISR系统可能遭受破坏,而且双方在该领域内的对抗对整个冲突局势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对此,美国应当采取的做法包括:升级武器、扩大地域范围、增加对方打击目标数量,从而恢复战场生存能力,打击中国方面的部队、发射架、传感器和其他能力;首先攻击支撑中国军队作战的卫星和网络;使用常规精确打击能力袭击中国大陆或其他地域的作战目标与后勤目标。而由于中美双方都不希望冲突升级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因此往往需要采取“副作用小”的对抗手法。

外交方面,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拥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强大的盟友,而为了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实力,巩固这些伙伴关系将变得十分重要。对此,美国需要采取两种手段:向盟友提供只有美国才具备的关键能力;通过反升级措施来威慑中国的升级选项,并且在必要情况下向中国表明核威慑能力。

他们也指出:“美中竞争不应该被认为是零和游戏,事实上美国有着很强的利益动机来改变这种看法。当中国成为一个真正旗鼓相当的竞争者时,它也同样有潜力成为在防务和经济领域更强大的合作伙伴。”

综上所述,美国应当采取接触与对抗两方面的手段,而这背后最根本的驱动因素是美国国家利益。反过来,在处理中美两国关系时,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两手,不仅要充分重视同美国的合作,而且还要加强周边外交和军备,才能保证不犯低级错误。

猜你喜欢

兰德潜艇航母
航母召唤,舰载机返航
十分钟读懂潜艇史(下)
潜艇哥别撞我
十分钟读懂潜艇史(上)
潜艇跃进之黄金时代
航母爱出糗
我爱航母
在航母上起飞
一类广义平均曲率Liénard方程周期解存在性与唯一性(英文)
中国智库:何时能圆“兰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