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节白蜡的栽培与养护管理探讨
2016-05-14赵海娟
赵海娟
摘要:探讨了北京园博园引进的对节白蜡的栽培与养护管理,包括苗木的选择、移植,栽后各项养护管理措施,以确保了对节白蜡树木长势良好,并与周边景观相呼应。
关键词:对节白蜡;栽培;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S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9018902
1 引言
对节白蜡又名湖北梣(Fraxinus hupehensis),木犀科,白蜡属,仅分布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钟祥接壤的大洪山余脉,属于湖北省特有珍稀新品种保护植物和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1]。对节白蜡夏秋叶色苍翠、枝叶茂密、树形优美、耐修剪,冬季落叶后根干苍劲、曲干虬枝,是理想的园林绿化树种。对节白蜡对干旱、寒冷的北方气候有较强的适应性, 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虫性,可以通过播种、嫁接的方式在北京繁育成苗、开花结果[2]。为丰富绿地景观、实现生物多样性,北京园博园引进了一批具有观赏价值的对节白蜡,通过苗木的选择、移植,到栽后各项养护管理措施的探索实施,确保了对节白蜡树木长势良好,并与周边景观相呼应,构成一幅山水画卷,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
2 对节白蜡的移植栽培技术
2.1 对节白蜡苗木的选择
苗木质量是保证移植成活率和后期植物健康生长的基础,本次移植的对节白蜡选择的是已经成型的具有观赏性,树冠丰满,植株健壮,生长量正常,无严重病虫害,立地条件适宜掘苗、吊装和运输的苗木;选定需要进行移植的树木后,在树干南侧做出明显标记,标明树冠的朝阳面,以便栽植时参考。
2.2 对节白蜡苗木的移植
此次移植苗木全部采用带土球移植,于2013年立春后至清明前采挖起苗。为了挖掘方便,起苗前1~3 d适当浇水使泥土松软,以便于多带宿土,少伤根系。苗木栽植前进行适当的修剪,剪口平滑,尽量缩小截面。土球的大小按树木胸径的10倍左右确定。
栽植前按照要求定好位置,沿四周垂直向下挖穴,其深度要比土球高度深10~20 cm。穴挖好后,在树穴底部回填适当的腐殖土和河沙,中间稍隆起。栽植时,看准树木位置和朝向,使树木一次直立穴中心。对节白蜡树木栽植深度应以其根颈位置与种植地表面高程相一致或略高为宜。在移栽之前要观察树木的根颈部位是否在土球上表面,若不在则说明原种植地埋土过深,应格外小心查找其表层主根的所在位置,并以此确定种植深度,即由根颈部位测得土球高度,或从主根所在位置测得土球厚度再加3~5 cm得到埋深数据。种植深度一定要确保根颈位置与种植地高程相对一致,以避免由于种植过深前期出现地温低生根缓慢、浇水稍过又易引发烂根,后期出现根系吸氧向上生长,根系随树木生长越长越浅、长势颓废。树木放稳后,用支柱将树身支稳,再填土。种植时的回填土,为种植土加腐殖土(充分腐熟有机肥、草炭等)混合使用,配制接近原土壤性质的土,混合均匀。分层填土,分层夯实,注意保护土球。最后在穴口的外边缘用细土培筑一道高30 cm左右的树堰,拍实。
2.3 对节白蜡移栽后的管理
新栽种的对节白蜡,在栽植后设立三角形支撑架固定,支撑点要选在大于树木总高度的1/3处,支撑杆与地面夹角尽量接近45°,不可大于60°,支撑点用无纺布等软材料保护,以防伤皮,以起到稳定树干,抗风摇动,促进移栽对节白蜡尽快形成根系,保成活,迅速恢复树势。
定植后应马上浇第一次水,第一次灌水量不太大,起到压实土壤的作用。新移栽对节白蜡大树,因根系损伤而使吸水能力减弱,对土壤保持湿润即可,水量过大,不利于根系的生根,还会影响到土壤的透气性,不利根系的呼吸,严重的还会发生沤根现象。栽后2~3 d内浇第2次水,适当加大水量。一周内浇第3次水,浇透水,每次浇水后应培土封堰,防止漏水。对树冠进行适当的喷水,以减少水分散失,保持树体水分平衡。
园博园的对节白蜡主要栽植在永定塔及古民居景区,种植周边为园路和广场等硬质铺装,这种硬质铺装的强地面辐射与日照辐射叠加,极易使新植树木发生树干甚至大枝灼伤,从而影响树木存活。为防止对节白蜡灼伤,在树体主干密缠两层草绳,对树体进行必要的保护。
3 对节白蜡的日常养护管理
3.1 水分管理
对节白蜡喜水、喜光,为保证其成活和生长旺盛,在保证地下部分水分充足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地上部分水分的散失。浇水以灌根为主。根据北京市气候特点,3月至6月、9月至11月是植物灌溉的关键时期,应多浇,在雨季则不浇或少浇;在高温时期,宜早,晚浇水,切忌中午浇水。浇水应见干见湿[3],做到不干不浇,干就浇透。雨季雨水较多时,及时做树池排水措施。
3.2 土壤肥料管理
此次移植的对接白蜡全是成型的苗木,需要控制肥水防止疯长乱型。于早春、晚秋结合松土、除草,采用穴施的方式,施用有机肥料各一次。在生长旺季,经常浇水容易造成土壤板结,每隔7 d要松土,疏松土壤,保证土壤的透气性,结合松土,可施薄肥,补充树体生长和树势恢复所需养分。
3.3 病虫害防治
对节白蜡树对城市环境适应性强,具有耐盐碱、抗涝、抗有害气体和抗病虫害的特点。对接白蜡的病虫害相对较少,移植后的对节白蜡病虫害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加强对节白蜡的栽培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增施有机肥、疏松土壤,适时灌溉与排涝,及时浇封冻水、返青水、合理修剪,冬季做好防寒、夏季防日灼,秋季清扫地面上的病落叶,减少越冬菌源。做好以土、肥、水栽培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植物保健,促进对节白蜡健康生长,增强其抗病虫能力,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
3.4 防寒
为保证移植的对节白蜡能够安全在北方越冬,在2013年和2014年的11月份陆续采取了一些防寒管理措施。
3.4.1 浇灌封冻水
选择浇水时期非常重要,封冻水浇得过早,易使苗木推迟进入休眠期;浇得过迟,由于地冻常使水难以在短时间内下渗,聚集于地,极易引起苗木冻害,浇水的最佳时期应选在土壤封冻前的无风晴朗天气。
浇水前先开树穴,大小以能浇透水为宜,在土壤封冻前浇2次透水,1次封冻水。灌水深度不低于30 cm。
3.4.2 草绳缠干
对节白蜡主干基部先用草绳缠绕、包裹起来,高度在1.8~2 m左右,然后再在草绳外自下而上顺时针缠绕宽10~20 cm的带状无纺布,对树体进行防寒处理。
3.4.3 搭防风障、覆盖塑料薄膜
在对节白蜡周围采用搭设防风障,覆盖塑料薄膜或无纺布风障、稻草帘子的防寒措施,减少地面辐射散热。风障内悬挂温度计随时观察塑料薄膜里的温度,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3.4.4 及时浇返青水
在春季来临之前,及时浇足返青水,使苗木根部土壤贮存热量防止遇到低温,发生冻害,同时能及早补充树干叶面的水分,对于抗寒防风也有好处。
4 结语
经过3年的养护管理,对节白蜡对于干旱、寒冷的北方气候有较强的适应性,有较强的抗病虫性,树木长势良好,并与永定塔及古民居徽派建筑周边景观相呼应,构成一幅山水画卷,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
参考文献:
[1] 刘晓武.湖北京山珍稀乡土树种——对节白蜡[J].林业实用技术,2006(1):46.
[2]袁继功,张东林.对节白蜡在京津地区的引种栽培[J].林业实用技术,2002(8):14.
[3]张明辉.对节白蜡在岭南地区的四季管理[J].中国花卉盆景,2003(8).
[4]苏丕林.对节白蜡的繁殖[J].湖北林业科技,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