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文化助推企业“化蛹成蝶”

2016-05-14罗育桂

企业文明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铁职工建设

罗育桂

中铁七局构建的“家”文化打破了内部固有的地域观念界限,树立了五湖四海、和合与共、与人为善的良好风气,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了生产力快速发展、企业管理持续升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企业年营业额、年新签合同额从成立之初不足20亿元、25亿元,到2015年提升为330亿元、358亿元;企业资产总额从成立之初的23.9亿元,到2015年提升为250.83亿元。重组成立10余年来,中铁七局发展进步有目共睹,这离不开“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支撑。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并大力推行具有行业特点和自身特色的“家”文化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逐步实现了文化自强,提升了企业凝聚力,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了生产力快速发展,企业实现了“化蛹成蝶”的蜕变。

文化自觉源于“家”文化建设

符合国情企情民情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引领企业发展的魂、凝聚职工心智的根。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严峻的市场竞争,我们充分认识到,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培育统一的企业文化体系,将全员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一面旗帜之下,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企业内在活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家”文化符合时代特色,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号召,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大又对如何实现文化强国进行了深刻阐述。作为国有经济组织,国有企业既要承担经济责任,也要承担社会责任,肩负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责任。按照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我们从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创新,全面推进“铸魂、育人、塑形”三项工程,总结提炼了具有时代特色和企业特点的“家”文化,以“家”文化催生强烈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和国有企业的自身优势,以此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家”文化符合企业实际,有助于提升企业凝聚力。2003年底,按照铁路主辅分离的改革部署,中铁七局由原郑州、武汉、洛阳、安康、襄樊5家铁路工程公司及原中铁一局三公司共计6家单位重组而成。组建之初,中铁七局工程合同额仅有20亿元,参与施工的国字号工程寥寥无几,下辖的10个子分公司、11 000余名职工分布在河南、陕西、湖北三省。面对“闯市场、管企业、带队伍”的严峻考验,加之在改革重组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以及三大地域干部职工生活习惯不同、文化积淀各异的复杂考验,我们通过反复商研,认为只有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家”文化建设,把全体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家”文化的旗帜下,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扎实做优做强企业打下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经过充分酝酿讨论,中铁七局企业精神、经营思路等一系列以“家”文化为主题的基础理念初步确立,同时写进了中铁七局十年发展规划,并向全局宣贯。

“家”文化符合群众需求,有助于提升职工幸福感。首先,建设“家”文化,有其深厚的群众基础。重组以后,为了适应中铁七局所属企业各自历史沿革、地域特征和文化背景的实际,使企业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使“家”文化得到广大职工的参与和认可,我们倡导开展了区域性文化建设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对文化建设先行先试。经过积极实践探索,所属三公司“家”文化、郑州公司“合”文化、武汉公司“正合”文化等相继拉开建设序幕,得到职工的积极响应。2012年,为打破狭隘的地域性观念,避免发生小团体“文化壁垒”现象,我们在基层单位子文化系统建设取得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对全局企业文化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总结、提炼和整合,形成了有群众基础、有生命力的“家”文化文化体系,并于2013年9月正式启动。其次,建设“家”文化,符合职工的情感需求。“家”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它所倡导的“以企业为家庭,视员工为亲人”“团结千钧力,家和万事兴”等理念以及关心关爱员工的一系列举措,顺应了工程人四海为家的工作现状和他们内心深处对家的向往,有利于提升职工的幸福指数,更容易被职工群众认知认同,有助于在基层一线生根发芽。

文化自信源于全员对“家”文化

内涵的认知认同

文化建设既不能纸上谈兵、空喊口号,也不能脱离中心,导致经营管理与文化建设“两张皮”现象。“家”文化是我们在管理实践中经过多年积累沉淀,通过不断总结、提炼、升华而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在“家”文化建设中,我们明确提出并建立的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相符的、切合员工思想文化习惯的理念体系,得到了员工的广泛认知认同,培育了全局上下高度的文化自信。

建立理念系统,完善“家”文化框架体系。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我们成功构筑了“14511”“家”文化工程建设体系,即精心编制了1个“家”文化VI标识系统;构建了安全文化、质量文化、效益文化、廉洁文化4大支柱;完善了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宣贯体系、保障体系、激励体系5大体系;设立了1个“家”文化数据库,并编印了1本《员工手册》。“14511”“家”文化体系系统阐述了文化理念、思想、主张、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健全了“家”文化整体框架。同时,我们编印了《“家”文化手册》,充实“家”文化思想内涵,确立了“以企业为家庭、视员工为亲人”的文化核心、“团结千均力、家和万事兴”的文化实质,以及经营理念、管理方针等一系列理念,内容细致、严谨、规范,为“家”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融入企业管理,强调用先进的制度经营管理企业。我们把“家”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对建局以来所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去粗取精、推陈出新,配套修订完善了91项企业管理制度,明确了企业和员工在安全、质量、成本、技术以及党建等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基本行为准则,使其更加完善有效和科学合理,企业的经营行为更加依法合规,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持续提高,实现了经营管理精细化的转型;提出了安居工程、“三工”建设、健康体检、企业年金、帮困助学、薪酬激励、人才培养、学习教育、职工休假等多项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保障和激励制度,充分体现依靠职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职工的根本原则;从制度层面要求领导干部做到“三先”“三个一”“三有”,“家事三字经”“全员八荣八耻”规范了干部职工职业操守。在“家”文化的大旗下,经营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实更加规范有效,并逐步成为全局员工的自觉习惯。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升员工的获得感。“家”文化的实质是“团结千钧力,家和万事兴”,愿景是“企业兴旺,员工幸福”,始终着眼于对人的尊重、信任、关怀、教育、培养,强调从构建和谐企业出发,用企业发展成果的更多分享提升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我们大力推进“三工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实现了项目驻地园林化、工地建设标准化、农民工管理亲情化;推进集资建房、优惠价购房,修建了养老度假小区和机关单身公寓楼;实施了机关食堂改革,新建了员工活动中心和员工素质提升中心;建立了员工工资正常增长与保障机制、企业年金制度,员工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的稳定增长;认真落实“三不让”承诺,建立了困难员工“五有帮困”救助机制,开展了“冬送温暖、夏送清凉、一年四季送关爱”“金秋助学”等活动,使每名员工都能享受企业发展成果,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

强力宣贯推进,确保实现落地生根。以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固化于制为要求,我们成立了“家”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宣贯“家”文化理念,推动“家”文化建设落地生根。其一是大力完善工作制度,我们印发了《中铁七局集团家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对“家”文化建设的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建设的途径与方法、组织领导及检查与考核进行详细阐述,并明确了“一年宣贯,三年培育并使之基本成型”的工作目标;印发了“家”文化建设检查考核办法、年度推进计划,每年度对各单位宣贯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督促“家”文化建设的各项制度、要求真正得到落实。其二是积极强化理念宣贯,坚持以各类会议、报纸、网站、微博、微信、专栏等多种方式,持续开展“家”文化核心理念的宣贯,使“家”文化逐步达到识别、认知、接纳、传播、扩散的目的。其三是高度重视品牌建设管理,我们在两级机关、项目驻地、施工现场以及办公用品、企业产品等形象展示上,全部融入“家”文化相关元素进行统一设计,提升了“家”文化的品牌效应;与外部院校联合开展了大数据下的“家”文化落地研究,促进“家”文化建设换挡升级。其四是不断丰富文化场所和阵地,筹建了中铁七局“家史馆”,年均接待中外来宾50批次以上,成为对外展示形象、对内励志育人的重要平台;创办了《家风》《家故事》文化期刊,创作了“家”文化建设专题片《家国梦》、主题曲《家之歌》等文化产品,扩大了“家”文化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家”文化在全局落地生根。其五是十分注重典型引路,选树“家”文化建设的先进集体,在企业内外媒体大力宣传典型经验,树立榜样。其六是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事业,我们成立了书画摄影协会,建设了文体活动中心,积极开展职工篮球赛、家书创作笔会、书画摄影作品展、工地文化DV大赛等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活跃了全体员工和家属的文化生活,形成了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家”文化在员工中入脑入心。

文化自强源于“家”文化强力推进下

结出的累累硕果

作为国有企业,就是要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重组改革,最终实现员工价值、企业利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综合效应的最大化。按照“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的建设目标,我们把“家”文化建设真正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强力宣贯,注重实效,有力地推动了“家”文化在基层单位和项目一线落地生根,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了“强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共同理想,推动了企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实现了员工、企业与社会三者共赢。

“家”文化提升了企业凝聚力,推动了生产力快速发展。“家”文化打破了中铁七局内部固有的地域观念,树立了五湖四海、和合与共、与人为善的良好风气,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了生产力快速发展,企业管理持续升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铁七局年营业额、年新签合同额从成立之初不足20亿元、25亿元,到2015年提升至330亿元、358亿元;企业资产总额从成立之初的23.9亿元,到2015年提升为250.83亿元;年上缴利税额从成立之初的0.78亿元,到2015年提升至12.5亿元;全局安全质量平稳有序,装备、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所辖的国内工程、海外工程和房地产开发齐头并进,经营市场涵盖了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房建、水利水电、通信、信号与电气化等领域,工程合同履约率100%,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企业步入了高效发展的快车道。

“家”文化打造了企业品牌,展示了中铁七局全新的形象。“家”文化使企业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个性更加鲜明,制度更加完备,人文环境不断优化,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扩大了企业在行业和全社会的知名度。中铁七局现已跻身建筑行业骨干企业之列,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最佳施工企业”、河南省“省长质量奖”和中国中铁“优秀企业”等殊荣,连续4年获得全国总工会“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创国家级优质工程17项,获省部级优质工程82项。“家”文化将职工、企业与国家紧密结合,将实现中国梦与企业梦共同打造,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地方捐资助学、修缮校舍、援建操场,勇于投身汶川地震救援、玉树震区自救,为南方冻雨和洪水灾区踊跃捐款等,树立了国有企业良好的形象。

“家”文化促进了企业和谐,提升了全体职工的幸福指数。近年来,我们通过优惠价团购建房、建设养老度假小区和机关单身公寓、新建员工素质提升活动中心等方式,改善了员工、家属居住及生活条件。通过“家”文化建设,中铁七局不断健全职工生活保障体系,落实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保障、职工休假、薪酬待遇、职称评定等制度,认真落实“三不让”承诺和困难员工救助机制,持续开展“三工建设”“五有帮困”“送温暖”“金秋助学”、健康体检等活动,构建了覆盖广泛、运行有效的职工服务体系,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近五年来,中铁七局在册员工人均收入年均增幅9.6%;累计发放“送温暖”、帮困慰问资金2 835万元,救助困难职工6 401人次,救助困难学生1 707人次,让广大员工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实惠,职工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以企业为家庭、视员工为亲人”的核心理念深入人心。

家和万事兴。在“家”文化的感召下,如今的中铁七局管理制度优化、员工行为规范,实现了人人立正气、担责任、做表率,个个遵家规、守家训、铭家戒、记家律,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在这个大家庭里,老有人尊、少有人爱、困有人帮、病有人问,处处散发着和谐友爱的正能量。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和财富,“家”文化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中的角色地位日益突出,必将引领中铁七局在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破浪前行,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李万全)

猜你喜欢

中铁职工建设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中铁银通支付有限公司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