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绿色食品产业转型升级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
2016-05-14王琦
摘要: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发展中一些主要问题逐渐显现,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交织在一起,成为制约绿色食品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性瓶颈因素。特别是目前一些绿色食品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产品难卖、优质不优价等“供需”矛盾问题。因此,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绿色食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绿色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7.002
1990年5月15日,我国正式推出绿色食品品牌,绿色食品以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为主要特征,从诞生伊始就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和喜爱。与此同时,绿色食品产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以吉林省为例,截至2015年底,全省有效使用“三品一标”产品1093个,环境监测面积达到4960万亩,产品产量达到2936万吨,实现产值880亿元。
1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产业定位问题
客观上讲,绿色食品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缺乏一个准确的产业定位,至今仍未解决。一是绿色食品公益性和市场性属性定位问题;二是绿色食品消费需求定位问题;三是绿色食品产业内涵和外延定位问题;四是绿色食品产业在整个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定位问题。以绿色食品公益性和市场性属性定位问题为例:如果绿色食品定位为满足中高端人群消费需求,其就不具备公益属性,利润空间就应该通过市场方式加以解决;如果绿色食品定位为满足大多数人群消费需求,短期看,那么其就不具备安全属性,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我国基本国情。因此,绿色食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农产品,也不具备普通农产品满足大多数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一般属性,这是由绿色食品本身特有属性决定的。
1.2发展指标问题
目前,绿色食品产业通用的统计指标包括:有效使用“三品一标”产品个数、环境监测面积、产品产量、产业产值等。就整个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而言,绿色食品产业除了“三品一标”产品个数外,环境监测面积、产品产量、产业产值均未被统计在农业农村经济统计数据之中,而且有些发展指标与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小企业、园艺特产等行业发展指标还存在严重的统计交叉。绿色食品产业对整个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衡量指标。
1.3工作思路问题
目前,各地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均以标识认证为主要工作内容,重数量扩张、轻质量管理;重标识认证、轻产地建设;重产品推介、轻科技研发;重企业自律、轻资本引入;重生产标准、轻风险防控;重培育市场、轻政府推动。这一系列问题,如不能在工作思路层面上加以解决,势必影响绿色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和持续健康发展。
1.4政策措施问题
从基层工作实际看,绿色食品产业特别是产品认证、原料基地、市场监管、机构建设等,都缺乏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发展规划、项目资金、监管手段、干部队伍等政策,特别是缺乏推进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2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应紧紧围绕生产和提供优质安全营养农产品为目标,以探索建立运转高效的体制和机制为重点,坚持“两轮”发展战略,坚持了“两条腿”走路,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不断扩大供给范围,不断提高供给质量,不断提高对整个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2.1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定位问题
一方面,紧紧围绕生产和提供优质安全营养农产品为目标。即绿色食品是出自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绿色食品标志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另一方面,以探索建立运转高效的体制和机制。即在工作中,善于用改革的方法,破除制约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体制和机制,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2.2从根本上解决工作思路问题
一是坚持“两轮”发展战略。注重绿色食品品牌的差异化,以控制总量、提高供给质量为目标,通过市场运行方式,抓好面向中高端人群的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以确保质量、扩大供给范围为目标,通过行政推动方式,抓好面向普通人群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二是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加快企业发展和基地建设,不断扩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模;另一方面,通过引入资本,培育新产品和新业态,不断提高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质量。
2.3从根本上解决政策措施问题
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一手抓法律法规、产业规划、产品标准编制;另一手抓行政执法、市场监管、队伍建设,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2.4从根本上解决发展指标问题
不断扩大供给范围,提高供给质量,提高对整个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中,重新探索确立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新的指标体系,进而确立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应有位置和一席之地。
3意见与建议
3.1抓紧编制完成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应立足未来10~20年,以生产和提供优质安全营养农产品,不断扩大供给范围,不断提高供给质量为目标,围绕绿色食品完整产业链条,区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需求,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研究提出相应政策措施,抓紧编制印发。
3.2在法律法规或政策意见方面力争有所突破
缺乏法律法规或政策意见依据,是目前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的最大障碍,从国家层面上应加以突破。在编制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围绕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措施,力争在产业定位、工作思路、目标任务、资金项目、基地建设、科技研发、市场监管、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绿色食品产业公益属性问题,也为地方加强绿色食品工作提供有力依据,真正做到全程质量监控。
3.3强化对绿色食品产业扶持力度
从国家层面,应加大对地方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反哺力度,抓紧设立绿色食品产业项目,重点对产品研发、基地建设、标准体系、检验监测、市场监管、信息预警等方面给予资金政策扶持。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工作统筹,充分借助其他部门、其他行业的项目资金,力争在企业发展、基地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同时,积极引进战略资本,加大对新产品、新业态的研发力度,培育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实现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质”的跨越。
3.4加大对绿色食品“僵尸”企业淘汰力度
针对目前一些绿色食品企业一标多用并随意扩大标识使用规模、忽视对取得绿色食品标识后的产品监管、绿色食品优质不优价、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从国家层面应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联合执法,加大对这类“僵尸”企业的淘汰力度,宁缺毋滥,拒不姑息,形成震慑,坚决维护绿色食品企业合法利益,坚决维护绿色食品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3.5创新绿色食品宣传推介方式
随着“互联网+”等新型业态的兴起,绿色食品宣传推介方式也应与时俱进。从国家层面应着手打造“互联网+绿色食品”的新型办展模式,组建中国绿色食品信息发布、产品推介、网络销售的“航空母舰”,使之成为永不落幕的绿色食品展会。
3.6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当前应加强对基层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力度,努力解决机构不健全、人员力量薄弱、经费保障不足,特别是监管缺位、制约工作开展等突出问题,确保干部队伍长期稳定。
作者简介:王琦,在读硕士研究生,吉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绿色食品认证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