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动的档案
2016-05-14韩婧
韩婧
纸张,是我国传统载体的档案保存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音像、实物、电子档案也成为了现代社会档案的类别,以不同方式、不同角度记录整个社会的变迁。
但是,在文字出现之前,人类为了将历史传递给后人,除了一些简单的符号记忆,记录的方式就是口耳相传,《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最早的“口述历史”著作,而在西方,利用口头叙述的《荷马史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在撰写过程中也搜集了大量的口述资料。国际口述史界将美国历史学家阿兰·内文斯于1948年创建的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视为现代口述史诞生的标志。虽然中国历史有着悠久的口述历史传统,而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概念则是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90年代末才真正有所发展,而2004年“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的成立才使中国口述史走向正规化和专业化。
承德市档案馆于2014年开展口述历史档案征集工作,截止2015年末,共录制30余人的口述访谈,有知青、老承德建筑发展的记忆等,对于口述历史档案的征集工作,也有一些小小的体会。
口述历史的目的
对于档案馆,保存口述历史资料,有什么作用呢?英国口述历史学家保尔·汤普逊对口述历史是这样总结的:“口述历史用人民自己的语言把历史交还给了人民,它在展现过去的同时,也帮助人民自己动手构建自己的将来。”
通过个人的角度将亲身经历积累,个人对其生命历程的回忆,成就了史学资源的研究,个性的叙述也可以弥补社会文献资料中对于集体及社会记忆的不足。每个人的记忆都是一个宝贵的记忆库,个人的人生经验、积累及个人对从事工作的个人情感都是宝贵的资源,这也相当于一个信息库。
口述历史的过程
完整的口述访谈,依赖于访前设计、访谈现场、访谈成果的管理。
1.提纲设计
无论访谈对象是一位市井平民,还是一位退休将领,他们在陈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时,都是通过他们的社会角色与态度,陈述“过去”。而选择什么样的人来做采访,如何确定人员范围,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预期目标,如何让被访者将他的经历、看法,通过你的问题顺畅的回忆并用语言表述出来,采访者需要前期和被采访者深入交谈,并通过资料了解被访者从事的领域,设计好提纲,而提纲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化,但也不能复杂化。过于简单,被访者的表述会表现的杂乱,过于复杂,被访者的思路会被束缚,使谈话无法深入,如果访前对被访者不了解,口述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预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对被访者表示出应有的尊重。
提纲提出后,应充分征求被访者的意见,这个阶段要求工作人员将工作做细,如被访者年龄大,提纲就无法采取电子邮箱方式,而打印稿件应采取较大字号、较大间距,方便阅读。
2.正式访谈
口述现场,应基于与被访者的相互信任,档案工作者是基于客观地将某个阶段某个被访者的观点保存历史,与新闻工作者是有所区别的,但相同的是一定要有掌控现场的能力,可以采取互动的形式,并做好充分的访前准备,让被访者愿意坦诚地说出自己的经历,但访谈过程中,被访者由于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等因素会使访谈存在很多不确定环节或者不确定的因素,这时,需要访谈者做出相应及合理的处理。
正式访谈的记录方式,可以采取笔录、录音、录像几种方式,而笔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在人力、物力允许的情况下,录音和录像同时进行显然是完整的,但是采取单纯的录音方式也是有一定益处的,一是使双方的谈话更为轻松,被访者不易紧张,可以使话题更多;二是携带方便,使用场地不受限制。
正式访谈,采访地点也是尤为重要的,首先一定要与被访者沟通决定,二是采访地点应选择相对安静的环境,不易打断被访者的思路。
采访方式不能拘泥于一种方式,照本宣科,虽然有了固定的采访提纲,但在采访过程中,被访者可能会出现打乱提纲问题的顺序,也有可能在陈述过程中,联想到其它关联的问题,或者在采访过程中突然不想就提纲的某个问题进行陈述,因此,要求采访者尽量跟随被访者的思路,不能随意打断,应随时抓住现有线索提出相关联的问题,灵活处理。
3.成果管理
口述历史在档案馆保存要经历产生、处理、保存、使用几个阶段。访谈成果,最终目的是需要利用的,要从不同的被访者的叙述中,整理出某个领域、某个时期的历史阶段所呈现的社会状况,而实际操作中,如何管理成果,是建立在双方信任及尊重的基础上的。
采访工作结束,应与被访者签订“采访协议”,以确定及确保受访者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资料可以被利用。另外,应保留与被访者及访谈地点的照片,这也是口述历史保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成果管理对采访者是有一定要求的。
采访者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如承德市档案馆目前正在做知青口述史的采访征集工作,若采访者缺乏对这一历史时期的了解,很难与受访者进行关于历史记忆的对话,因此,针对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特定行业等,应在充分了解后,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抓住重点。形成的成果需要保存在档案馆中,这就要求采访者还应具备档案学的基本知识,口述历史用于档案收藏,就需要了解档案收集、整理、编目及传统纸质档案与多媒体档案的各项规则,同时学习采编方面的知识,更大限度满足今后资料的利用的工作。口述历史无论出于何种用途,采访者应具有相关的法律或道德准则,以保证对被访者的政治观点、心理、隐私等方面的保护。
个人记忆是人类历史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口述历史的产生提供了建立记忆库的路径,可以同时与档案、历史、社会、教育、语言、传播等多方面建立联系,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口述历史不仅仅是史料,也是一种资源。因此,口述历史作为一种新的档案类别,如何将其分类、记录、管理,这也对从事口述历史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
(作者单位:承德市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