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物业公司逐步融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2016-05-14黄晨

上海人大月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物业公司居家养老

黄晨

2016年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编的《上海养老服务发展报告(白皮书)》发布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末,上海常住人口总数达2425.68万,户籍人口总数1438.69万,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413.98万,占户籍总人数28.8%,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70.06万,占户籍总人数18.8%。上海已完全进入深度的老龄化社会。

物业公司是提供养老服务的一个潜在资源

2005年,上海率先提出了“9073”养老服务格局发展思路,即:上海将努力实现全市户籍老年人口中,90%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由家庭自我照顾;7%以社区为依托,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以机构为支撑,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从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欣喜地发现,截至2015年末,上海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已完成了目标。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也将更好地推动上海养老事业的发展。

随着老人年龄增长、老人比例上升,老人身体功能逐步退化所需受到照顾已成为必然。但像过去那种由多子女家庭共同照顾老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对于身边无子女或者子女照顾不过来的群体而言,更加需要社区照顾,可以预测,采取居家养老的老人会逐步增加,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压力将会加大。

传统的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政府推动的,服务对象只限于较小的范围,如“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老年人),其费用主要由政府承担,但这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养老需求。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各地开始对养老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如何利用社会力量、更多地为自我照顾困难的老人提供简单的养老服务、帮助和减轻社区居家养老的压力,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居家养老需求大致包括:生活照料、社区日托、信息关爱、医疗康复、紧急求助等方面。上述养老需求单单依托社区、政府,即使加上民办的养老机构,也无法得以充分满足。物业公司是最接近居民生活的专业机构,物业公司融入小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推进社区依托的居家养老、提供自我照顾困难老人养老服务的一个潜在资源。目前已有不少物业公司积极参与其中。物业公司作为最接近居民的服务机构之一,如果能很好地在养老服务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将为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作出巨大的贡献。

物业公司融入社区居家养老面临诸多困境

通过走访物业公司和业委会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我们发现目前物业公司融入社区居家养老、提供自我照顾困难老人的养老服务,还面临诸多体制、机制不顺,受到社会环境约束。

已有居家养老服务的物业公司,主要是一些新建的养老社区。房产开发商在进行房地产规划时已经考虑居家养老需求,并将一部分成本放在房价中,他们在融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往往是开始时推进顺利,但要长远维持高质量的服务却也遭遇到服务人员收入不高、流动性大、进而很难保证质量等困境。

而尚未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物业公司在融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面临的问题则更多,大致包括: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物业管理条例没有明确规定物业公司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合法性;广泛存在管理问题;人力资源和资金不足;硬件难以落实。

通过调研,我们也了解到目前物业公司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如:老旧小区物业公司管理困难重重,甚至物业费都很难收齐。物业管理虽然实质上是一种市场经营服务行为,但服务内容大量涉及居民日常生活,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大部分都是公益性的服务项目,物业公司主要还是依靠收取物业服务费的传统经营模式运营,很难走出侧重住宅物业管理的企业困境。

上海物业管理行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建立新型社区商业服务模式,延伸服务链条,不断满足业主潜在的市场需求,提升为业主服务的能力,实现物业服务升级转型。

随着老龄人口增加,养老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物业公司作为居民区的服务机构之一,物业公司本身需要扩大服务内涵、满足业主潜在的养老市场,若能使物业公司融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并逐渐成为养老服务主体,不仅可以解决物业公司本身的生存问题,也有利于解决目前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但要使物业公司真正对接养老服务业,政府应有政策和引导。

扶持物业公司融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若干建议

从目前物业公司本身性质看,物业公司可先从为居家养老中自我照顾困难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开始,通过不断提升公司自身养老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准,减轻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压力。扶持物业公司逐步融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帮助物业公司转变运营模式,支持物业公司创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极为重要,为此建议:

1、政府应允许物业增加合理收费的养老服务内容,对承担养老服务的物业公司出台一定的鼓励政策,可按其不同的养老服务内容和工作量给予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可参考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鼓励政策,这不仅是对物业公司开拓养老业务、社区养老事业的支持,同时也是帮助物业公司创新运营模式。

2、物业公司一旦介入养老服务事业,民政等相关政府部门或社区应对其履行监管职责,重点是审批物业公司新增的养老服务内容,监管物业公司收费价格的合理性,是否依据服务规定和合同提供相应的服务等,避免服务不到位,或者因服务质量问题引起居民不满。

3、为区分养老服务种类和服务程度,建议按如下划分养老服务等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物业公司与居家养老需求:

4、物业公司在政府鼓励政策和监管下,根据统一需求评估分级,视物业公司实际能力,按养老服务等级选择服务内容。比如一星级的养老服务,物业公司可根据现有硬件条件,设立呼叫热线,补充建立居家养老平台和智能终端,外接有线或无线的老人专用终端呼叫器,该终端呼叫器可以实现一键拨号功能,并能提供紧急呼叫求救和求助功能,或提供独居老人的入户寻访等,一星级服务所建立的养老服务网络还可作为后续养老服务以及决策依据。物业公司可根据自己养老服务发展目标,通过技术培训和相关人才引进,逐步提供量大面广的居家养老、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中所需的生活照料等家政服务、社区食堂和日托以及医疗康复等专业化服务,真正融入养老服务之列。

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第三十五条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购买服务、委托运营等方式,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扶持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条例》第六条也明确了相关老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政府职责。物业公司逐步融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落实《条例》、发展物业事业、养老事业,人民受益的一举多得、功德无量的好事,望政府投入力量,研究给出相应可操作的实施细则。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物业公司居家养老
养老生活
加强物业公司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措施研究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物业公司不如期退还装修保证金,业主该如何维权?
房屋漏水不解决,业主8年拒交物业费,法院判决:还得交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
初四居家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