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生命的“拥抱”
2016-05-14吴军霞
吴军霞
一个“拥抱”就能拯救一个早产儿的生命,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它真的正在发生。因为“拥抱”,到2016年,有十五万名早产儿得以延续生命。而它的发明者美籍华裔简·玛丽·陈,更是得到了全球关注。
“拥抱”是一个婴儿睡袋,但它并不是普通的睡袋,它具备了保温箱的功能。然而它的售价却只是传统保温箱的百分之零点一,而且方便携带,操作简单。
“拥抱”的发明缘于陈在印度与一位母亲的相遇,那时她还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在一次课堂项目中,她被要求为农村地区制作低成本的婴儿保育箱。为了研究成果能得到生活的验证,她带着制作好的成品到了经济落后的印度考察。在印度的一家诊所里,她遇见了前来看病的母子俩,孩子是一名不足月的早产儿,医生建议她使用保温箱,诊所里没有,陈带去的保育箱又必须在通电后才能使用,可那里没有电。就这样,这位母亲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在自己怀里慢慢变冷。失子母亲悲痛绝望的眼神让陈无法忘怀。接着,她又到处走访,发现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
通过走访,陈了解到:早产儿刚出生的第一个月,应该是在保温箱里度过的,因为早产儿身体里没有足以调节体温的脂肪。可是,使用保温箱的高昂价格让这些贫困家庭望尘莫及。
每年到底有多少早产儿因为没有保温箱的呵护而死亡?经过查阅相关资料,陈得知全球每年有四百多万早产儿死于这种情况。她震惊了,这个庞大的数字深深刺痛了她的心。她想,她该为孩子做点什么。
回到美国,她组建研发团队,开始研究低成本保温箱。经过认真反复研究,团队最终把产品定为睡袋的样子。
为了找到合适的睡袋布料,她们买来了市场上婴儿的保暖用品,一件件研究。合适的布料很快就找到了,可用什么材料达到恒温却成了试验取得突破的阻碍。试验毫无起色,这让她感到迷茫,可一想到会有早产儿因为用不起保温箱而死亡,她的心就备受煎熬。
团队的每个人每天都怀着对生命的热爱坚持工作,她们常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一天,托着婴儿模型,从早讨论到晚。终于,她们找到了符合条件的材料。这是一种形似蜡的渐变形材料,熔点是人的体温37℃,用热水就可以融化,融化后能恒温4~6小时。一切准备就绪,再配备轻巧的加热器,一个完美的睡袋出炉了,它被命名为“拥抱”。当第一个早产儿在“拥抱”的温暖中得到生命的延续时,陈终于松了一口气。
在TED演讲台上,她动情的演说让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加入了她的慈善队伍。在她的努力下,“拥抱”真正达到了她当初的预期。随着“拥抱”越来越被广泛地使用,越来越多早产儿有了生的希望。
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对生命的关爱而梦想成真。而陈的勇敢、坚强,还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也是她走向成功的关键。
PS:简·玛丽·陈是斯坦福大学女性管理项目的主旨发言人,被评选为福布斯影响力三十人之一。世界经济论坛评选她为青年全球领袖,获得了著名的经济学家创新奖,并入选鸽派人士“真正的榜样”运动中的女性代表。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她到白宫,并对她的济世情怀进行了充分肯定和赞赏。然而,被她救活的那数以十万计的生命光束才是她身上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