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咖神话破灭未来怎么走
2016-05-14
玛咖,一年时间,售价振幅上十倍!是谁把玛咖推上神坛?又是谁把玛咖拉下泥潭?做了三年玛咖生意的沈学章表现了精明生意人的先见之明。“我去年下半年开始出货,现在剩余的已不多,所以损失不是很大。很多人去年还在囤货,现在肯定亏惨了。这两年满山遍地都在种玛咖,这种粗放的种法都收不到很高质量产品的,产量又大幅增加,我是觉得最终肯定会跌价,只是没想到跌得这么快这么狠。”
“天价”玛咖横空出世
玛咖原产秘鲁,是印加人食物之一。来自一些西方国家科学报告称,玛咖起到增强体力、抗疲劳、调节内分泌系统等功效。而这些功能属性在国内被商家夸大为“养颜、壮阳”。目前,玛咖更多是被定位为保健药,食用方法有泡酒、泡茶、泡水、煲汤、泡蜂蜜等。
2002年,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将玛咖从秘鲁引入云南,并在丽江驯化引种成功。玛咖最适合在低纬度、高海拔、冷凉地区种植,云南玛咖种植适宜面积约有几十万亩。在这些高海拔冷凉地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常有霜冻,环境恶劣,只能种青稞、燕麦、荞麦、洋蔓菁等作物,玛咖的种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海拔冷凉山区粮食及蔬菜品种少、数量不足的矛盾。
中国卫生部2002年正式批准玛咖进入中国,并于2011年批准为“国家新资源食品”。从此,玛咖迎来历史转折点,从丽江市到云南省,政府先后都开始将玛咖作为重要产业推进。
云南丽江高寒山区成功引种玛咖后,由于亩均纯收入较传统作物高出2-3倍,倍受山区农民青睐,加上“政企研”联运助推产业发展,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带动高寒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2010年,玛咖种植面积不超过2000亩,主要在丽江;2011年开始增加到3200亩;2012年,云南全省种植面积为2.5万亩,年产量约为2400吨;到2014年,迅速发展到15万亩,其中仅丽江的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到了2015年,全国玛咖种植面积达60万亩,产量高达31000吨,其中,丽江玛咖产业基地突破14万亩。
按照云南省《关于促进玛咖产业有序快速发展的意见》规划,2020年云南玛咖种植面积将发展到20万亩,干品年产量达2万余吨,农业产值超过25亿元,预计加工销售收入可达500亿元,是文山三七近年年均销售收入的5-10倍。
政策先行,招商随后。从2013年开始,各路资金纷纷落地云南玛咖产业,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均开发玛咖保健酒;2014年年初,康美药业推出了康美玛咖;同年9月,广药白云山的“白云山铁玛”项目计划亮相。
玛咖价格也就是那两年暴炒起来的。2011年,云南黄玛咖批发价约为220元/公斤,2012年上升至300元/公斤。2014年,市场上最差的玛咖价格都能卖到400元/公斤,好的黑玛咖和紫玛咖能卖到上千元。
行业标准待解
飙升的价格最先惠及的就是种植户和外来投资者。在云南、四川、贵州、西藏和新疆等省份中,只要稍微能种植出玛咖的高原,都在想方设法种植玛咖。
据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薛润光介绍,玛咖只适合在2800米-3500米的高海拔地区生长,而在秘鲁原产地,很多玛咖都是产于海拔4000米以上土地。玛咖生产一年一季,或者两年一季,由于该植物吸收土地养分能力很强,通常种植一季后,种植地要修养几年,执行4-7年轮种。
目前,我国不少海拔2000多米的地区都在种玛咖。低海拔地区温度相对较高,容易发生病虫害,喷洒农药在所难免;此外,为了增加土地产量,种植户会大量施肥促进玛咖加速生长,每隔三四个月便收获,且亩产量大幅提高。高海拔自然生长的玛咖亩产量只有两百多公斤,而低海拔施肥种植产量可达到八百公斤。
目前在种植方面,没有统一区划,种植混乱;玛咖种子、种苗混乱;加工粗放模;宣传功能被夸大。
2015年3月丽江市提出要将种植面积控制在8万亩以内,但全市年内仍发展到14万亩,超出年度控制面积的80%。
此外,还有不少人去原产地秘鲁种植。2014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秘鲁玛咖的第一进口国和消费国。当年进口的玛咖原料和加工品达到8000-10000吨。2015年国内玛咖产量加上进口量之和达到38000-40000吨之间。
未来怎么走
玛咖滞销的原因有多种,除了玛咖种植盲目扩张以外,全国消费市场尚未真正打开是重要原因。此外,一些不符合实情的片面舆论宣传也给产业带来负面效应。
“壮阳说”过于夸大了玛咖在提高性功能方面的作用。玛咖的真实功效是调节激素平衡。抗疲劳、利睡眠,对男性的前列腺有好处,能够提高精子活力,能平衡女性的荷尔蒙分泌,延缓更年期,长期服用能增加受孕几率。
而商家的“壮阳”宣传显然会使消费者对玛咖产生误会。有些商家为贴合“壮阳”的宣传,甚至往玛咖粉里添加伟哥粉,吃完后很快就能见效。一些玛咖压片,添加剂达到90%,这就意味着只有10%的玛咖粉。
丽江2015年先后出台了《丽江玛咖栽培技术规程》和《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玛咖干制品》等相关标准。围绕以“品质”为核心的产业升级正在进行。
除了制定标准,丽江市政府还在玛咖收购、品牌战略、价格协调等方面作出努力。比如召开全市玛咖工作会议,要求坚持“谁供苗谁负责收购玛咖鲜果”原则,各企业要确保按种植合同对玛咖鲜果进行全部收购。
丽江市政府部门将建立相对统一、合理的玛咖价格协调机制。根据综合成本测算,建议鲜果每公斤价格在20-25元之间、干果每公斤价格在120-160元之间,这样才能兼顾种植户、加工企业、销售商、消费者各方利益,逐步规范玛咖产品定价走向合理的区间。此外,在种植方面,也将加大计划性,减少盲目性。2016年丽江计划种植规模控制在9万亩,鲜果产量在2.7万吨-3万吨之间,实现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玛咖价格回落,中间炒那些人没利润就不干了,留下那些真正做事情的人来规范市场。现在玛咖没那么好卖了,那以后市场上就没有玛咖了吗?不会的。客观地看,玛咖产业仍处于一个成长、上升、调整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