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到底“相克”吗
2016-05-14流响
文/流响
食物到底“相克”吗
文/流响
导语: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电影《双食记》?妻子发现老公背着自己和一位年轻漂亮的空姐谈恋爱后,千方百计地接近空姐,教对饮食一窍不通的情敌六道佳肴,利用食物间的相克原理,暗害不忠贞的丈夫,最终使其掉眉毛、掉头发,最后死在相克的食物中。电影中的这几道致命晚餐中有椒姜滋补羊排煲、麻辣田螺、火爆脑花、番茄芋头牛肉羹等,根据剧情分别可以让人壮阳之后大伤元气,最终伤害胃、肝、脾、心等脏器……
这样的情节看了让人心生恐惧:食物之间真的存在这样厉害的“克性”,能给食用者造成严重损害吗?
我国的营养学家和生物化学家曾对食物“相克”的问题做过比较详细的科学试验。西瓜和羊肉、鸡肉和芝麻,还有鸡肉和菊花、猪肉和菊花、柿子和鹅肉、海鲜和水果……他们把相传是“相克”的食物配合在一起,在动物身上进行了试验,确实在一些实验组结果中发现会让动物在生理上、行为上产生不适和异常感。但是同样,也有实验组显示,在食用“相克”的食物后,并没有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由此,食物“相克”的说法就变得扑朔迷离了。
今天,人们在菜篮子丰富和重视营养健康的同时,食物相克就成了一个必须理清的话题。《健康人生》微调查通过网上问卷以及亲朋好友等50位家庭主妇,在给出关于“你知道食物相克这个说法吗?”和“你经历过食物相克这回事吗?”两个问题时,有61.7%的人表示知道,而对于第二个问题,50位家庭主妇都说没有经历过。由此可见,所谓食物相克在寻常百姓生活中很少出现,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
本期,笔者搜集营养行业中一些资深专家们的说法,专题讨论“食物相克”的真相。
问题一:真的存在“食物相克”现象吗?
专家观点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营养科专家唐大寒教授:食物相克最早是中医食疗的一种说法,在现代营养或相关学科专著中并无“食物相克”一词。民间有很多饮食禁忌传说,如鸡蛋、糖精同食中毒、死亡;豆腐、蜂蜜同食致耳聋;土豆、香蕉同食生雀斑;牛肉、红糖同食胀死人;狗肉、黄鳝同食则死;鲤鱼、甘草同食则死亡;狗肉、绿豆同食则涨破肚……其实这都是误传,倘若真会产生传说的那些结果,中国也不知有多少冤死鬼。
专家观点2:
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会长、营养专家谭兴贵:中医食疗理论认为,食物也与中药一样具有寒、凉、温、热四气和咸、酸、甘、苦、辛五味等食性;而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如果将食性完全相反的两种食物同时食用可能会相互抵消其食疗效果。例如温、热性的狗、羊肉就不能与寒、凉性的绿豆、西瓜同食;不同体质的人吃不同食性的食物也会有不同的反应,例如脾胃虚寒的人吃苦瓜、西瓜、绿豆等寒凉性食物时可能引起腹泻拉稀;相反,体质偏热者若进食生姜、胡椒、酒等温热性食物,则无异于“火上浇油”。这些都是中医食疗配方中应特别注重的原则,与中药配伍中的“十八反十九畏”是同一个道理。
问题二:“食物相克”的真相是什么?
专家观点3: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营养科专家唐大寒教授:尽管食物相克有其理论基础,但在科学技术不发达和缺乏可靠研究方法的远古时代,并不能保证其每一种说法或经验都准确无误,因而就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食物本身毒素、食物污染、食物变质、食物过敏、暴饮暴食及过度偏食等饮食失节及某些偶然巧合所发生的饮食问题,都有可能错误地认为是食物相克。
最著名的一组“相克”食物——如螃蟹和柿子,螃蟹肉嫩、味道鲜美,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钙、磷等,柿子里除含有丰富的糖、果胶、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外,还含有较多的单宁酸。这两种食品除含营养素略有不同外,本身不含有任何毒素,即使同吃怎么会发生“相克”。那么前人流传下来螃蟹与柿子不能同吃的说法,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我认为可能是一种巧合。如吃了尚未成熟的柿子,或吃柿子时不讲究卫生,同时又吃了未经烧熟煮透的螃蟹,结果引起了急性胃肠道疾病;另外,柿子内含有大量单宁酸,螃蟹富含蛋白质,如果同食,又吃得过多,单宁酸与蛋白质在胃肠内结合后,很容易形成胃柿石。胃柿石长期存留在胃内,必然腐败变质,产生毒素,使人头昏脑涨,全身酸困不适,腹泻腹痛,甚至呕吐等一系列的症状。
此外,维生素C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与河虾同食过量,可能使河虾体中本来无毒的五价砷,还原为有毒的三价砷,而引起一定的砷中毒现象。
当这些现象发生后,人们就牵强附会,将饮食不当算在食物“相克”的账上,长期流传下来。
专家观点4:
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会长、营养专家谭兴贵: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要是两者同食,双倍的寒凉易损伤脾胃,尤以素质虚寒者反应明显。从医学营养学来说,螃蟹中的蛋白质是比较多的,而柿子中的鞣酸(所含的涩味)也很多。当蛋白质碰到鞣酸就会凝固变成鞣酸蛋白,不易被机体消化并且使食物滞留于肠内发酵,继而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的现象,古人即根据这种现象作出了螃蟹与柿子相克的结论。其实,这在重视医疗原理汇总,是由于混食两种或两种以上性状相畏、相反的食物所产生的一种肠胃道不良反应症状。
问题三:如何避免食物之间、食物对人体的消极影响呢?
专家观点5:
湖南纽瑞孚培训中心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熊辉:不同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或化学成分在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确实存在相互影响,其结果是影响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如茶叶中的鞣质可干扰食物中铁的吸收,菠菜中的草酸可降低食物中钙的吸收,钙、磷、铁、锌等元素在消化道的吸收相互间也会存在一个适宜比例等。但是,某种营养素偶然增多或减少,打破了与其他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只是暂时的,机体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如动用储备、减少排泄、增加代谢效率来保证器官功能的正常。此外,在了解食物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人工干预,来调和食物之间的不良影响。例如,豆腐不宜与菠菜同吃,这是因为菠菜中含有较多草酸,易与豆腐中的钙结合生成不溶性钙盐,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并无临床症状出现。当然,如果将菠菜在开水氽泡以破坏掉大量的草酸,就可以用菠菜烧豆腐了,并成为一道家常名菜。
所以,健康的人在平衡膳食的原则下,各种食物的相互搭配可以随心所欲。如果是健康本身有问题特别是存在营养缺乏或患有营养相关性疾病的病人,那么应有目的和针对性地注意避免一些不合理的食物搭配和选择,否则不利健康的恢复,但也不至于导致中毒或死亡。
结语:
谭兴贵教授和唐大寒教授也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后人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养生文化的时候应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人们只要在日常膳食中注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的平衡膳食,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偏食、狭食、狂食某几种食物,一般不可能会发生食物相克现象。因此,对于食物相克现象,我们既不可全盘否定,也不要人云亦云。多了解一些食物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制约关系,有利于在家庭日常食物采购中趋利避害,通过科学合理的膳食安排,能有效提高食物营养素在体内的生物利用率,促进食物在体内发挥更高的营养价值,一举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