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6-05-12邓超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体育课德育

邓超

在体育教学中,也不应该只关注“才”而忽视了“德”。体育是开课最为持久的课程,从幼儿园到大学,其影响力不可小视,所以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尤为重要。

一、德育教育的意义

德育主要包括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以培养出有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

小学生正处在不断观摩、模仿以及学习的阶段中,道德品质也在这样的阶段中逐步建立,体育课程有着师生交流多,学生实践性强,学生参与度高等优势,并且体育课程中较易渗入德育教学内容,体育中合作精神、忍耐力、毅力等也都与德育教育息息相关,所以体育教学对德育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体育课中德育教育渗透的现状

1.不重视体育课。大多家长以及学生将体育课视为副科,或是单纯将体育课视为玩耍的课程,自由散漫地对待体育课,甚至于以其他理由逃避体育课而将时间用来学习功课,完全没有意识到体育课是锻炼孩子们毅力、团结精神尤为重要的一门课程。

2.教师缺乏德育教育的意识。就目前的教育体制,多数教师还是停留在注重分数而忽视道德教育的应试模式上。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只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锻炼学生的体魄为主要目的,注重技能和学习的培训,忽略了德育教育,忽略了孩子的道德层面。

3.德育教育体制未完善。我国对小学体育教学缺乏完善的德育教育体制,没有评价标准,使得即使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效率也相对较低。教师没有标准,依循传统理论教学将德育传递给学生,不仅学生的接受度低,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也举步维艰。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1.教师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并且还未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所以教师的力量可谓是无穷。教师在上课期间起到带头作用,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发扬团结、坚持、自信等优秀品质,充分展现出积极向上的面貌,通过自己的表现来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理论与娱乐结合。小学生多数爱动,体育课能够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玩耍平台,而在体育课中用理论知识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效率会极低,但加入游戏,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高,亲身体验也能让学生能在游戏、比赛中领悟到体育精神,德育教育。通过娱乐再向学生们传输理论的德育教育,做出总结,能够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道德的教育,从而提高吸收率。

3.完善德育教育体制。完善的德育教育体制,完善的道德评价标准,能够协助教师在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学校出台相应的德育评价,能够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同样也能提高家长及教师对于孩子们德育教育的重视,有着全面的约束,学生们能够往好的方向得到全面的发展。

优良的道德品质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长、教师都应该重视德育教育。小学体育的教学能够为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对德育教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桥学校)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体育课德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品质培养势在必行
体育课上的“意外”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讨厌的理由
“好奇”的代价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