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指导

2016-05-12罗荷梅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章节读书笔记名著

罗荷梅

前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让学生聪明起来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所以阅读名著是中学生的一项必修课,培养中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也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怎样让这些学生回到阅读名著的行列中来,并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呢?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了以下策略:

策略一:激发阅读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自然会产生阅读的欲望,这样阅读活动也就可以开展了。激发阅读兴趣就是转变学生的阅读思想,让他们由“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由“我要读”转变为“我会主动读”。

激发兴趣的办法有三:首先通过语文教学活动引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中学语文教材里选编了不少名著的精彩片段:《范进中举》、《杨修之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学习这些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其相关剧情补充讲解,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在学习之后让学生练习续写再将名著介绍给他们。

其次,开展活动,激发兴趣。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开展读名著、讲名著的活动,开展名著阅读读书笔记的评选活动以及名著阅读征文、名家讲座、名著阅读演讲比赛等,在促进学生阅读、思考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第三,写读书笔记,激发兴趣。读书笔记定期交流,讨论,拓宽学生的视野。

策略二:科学制订计划

中学生课程多,任务重,又面临升学的压力,所以教师必须帮助他们协调好名著阅读与学科学习的关系。

制订一个学期的阅读计划。计划中包含这个学期名著阅读的数量、品种、进度安排等等,把阅读名著这一必修内容贯穿到学期学习的全过程,既不影响学科学习,又能够开展阅读活动,实现升学考分与涵养性情的“两手抓”,共同促进。

制订每一天的阅读计划。每一天有哪些时间可用于阅读,每一天读多少,应该切实、具体地安排。这样,日积月累,慢工出细活,读书的习惯就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名著阅读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落实了。另外还可以制订寒暑假读书的计划。

策略三:开发阅读资源

要求中学生阅读近30部名著,首先必须要有书可读。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想办法开发阅读资源,丰富阅读渠道,给学生提供原著,让学生有书可读。

学校应该建设好图书馆,并向学生全面开放。学校图书馆,要求阅读的近30部基本名著,单本书的数量应该达到一个年级学生人数的数量,有条件的学校应该人手一册,条件不具备的学校,至少应该三五人一册,这样才便于教师有计划组织开展阅读活动。

策略四:指导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精读、略读和浏览三种阅读方法有机的结合,巧妙的使用。精读就是字斟句酌,反复体味;略读就是简单粗略,知其大概;浏览就是一目十行,旨在意会。阅读时,还要让学生联系实际,充分展开联想的翅膀去体验、去感悟,并且在阅读中求知——明理——知情——达意。

其次,是勤动笔,勤思考。阅读时要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阅读随时准备一支笔,在喜欢的章节或圈或点,还可在旁边写上点评;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或者精彩的片段,再或者是富于启发性的议论性语句摘录下来;之后对所读的内容进行概括、思考感悟,在此基础上写成读书笔记。

第三,还可以将默读和朗读相结合。一般的章节以浏览的方式快速地默读,遇到好的章节就大声地朗读,短且精的句子还可以多朗读几遍,在朗读的过程中细细品味。

名著阅读要追求实效,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进行评价,否则名著阅读活动可能流于形式或限于肤浅。

策略五:有感而发,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

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醒他们重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个人情感体验,就是说要以“我”之心去会“他”之意,要读出“我”的感受、“我”的理解。可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任选一本名著的写一篇读后感,之后再全班交流、讨论,从而使学生获得全方位多方面的认识。

读书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使学生增长智慧。读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让他们在日常交流中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读书,让学生不再平庸,不再俗不可耐。(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平市接渡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章节读书笔记名著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