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愁新情

2016-05-12辛晓阳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16年3期
关键词:汉语拼音乡愁身份

辛晓阳

大学三年级时,因为偶然与机缘,我得到了赴台湾交换学习的机会,为期半年。清晨五点的北京萧萧瑟瑟,迷离着腊雪残冬的冰冷,朋友拖着我的超大行李箱,去机场的路上若有所思又沉默不语。未了,他把行李交给我,在安检处的入口郑重其事地对我说,如果在那边受到什么委屈,不要着急解释,更不要发泄情绪,要忍耐。

走过安检处的时候,我知道他在后面直直地望着我,但还是一路都没有回头。身后是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是乍暖还寒的初春,是空气中飘浮着的熟悉的味道,是时散时聚的雾霾和没来得及升起的太阳。而身前,是那片载着余光中先生满满乡愁的海峡,是潮湿温暖的春天,是陌生的青山和海岸,是清新的海风和淡水河上的夕阳。

所有已知或未知的一切,都让人充满期待,又莫名恐慌。一朝北京,一夜台北。

宽敞的四人间,早到的室友是一个白嫩可爱的印尼华侨。我们聊天到夜里三点,聊得头脑浑浊。我处于严重缺乏睡眠的状态,整个人都飘忽不定,直到把手机递给她,让她帮忙输入自己的联络方式,忽地听到她惊喜地大叫——啊,你的手机输入法是汉语拼音的呢!

嗯?我傻傻地笑着,心里默默地想,一年级就开始学习的汉语拼音。难道使用起来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她却继续惊喜地叫着,啊,你用的是简体字呢!我继续傻傻地笑,是啊,还要好好学一学繁体字呢。她却抿起嘴,嘴角挂着微微的笑意,怅然地说,我学习中文的时候,也是学习的汉语拼音和简体字呢。想到那时候每周要上四次中文补习班,真的好辛苦。一晃眼,都五年过去了。她还说,是她外婆坚持要她学的,说这是文化的根,没有根的人,才会没有文化认同,才会觉得矛盾和孤独。

我依然只是淡淡地笑着,脑袋却清醒了许多。换作以前,听到别人转述给我这样一番话,我多半会觉得说这些话的人,未免有些矫情,有些小题大做。可是,当我真的去接近一个人,接近一种同根同源,却有着不同社会生态的文化,就能够隐隐约约地体会到,他们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所学习的我们司空见惯的一切,对他们来说是如何稀缺,如何难能可贵。

而这一切,是当我还待在那个承载了我十几年成长记录的小城,亦或是在之后生活了三年的北京时,都从来没想过的。我们总谈乡愁,谈到思家的心切,谈到故乡的明月,谈到街坊邻里的熟稔,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理所当然。但是对他们来说,乡愁又意味着什么呢?他们的祖父母念叨的乡愁,他们从未涉足,却要一起怀恋。故乡,对他们来说,陌生而遥远,却又亲切和自然。

而后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每天规律地起床,趁着舒适的温度赶着上早晨的课。当然也会时常想家,甚至听到旁边传来几句中原地区的方言就一阵激动,听到几句若有似无的京腔就觉得倍感亲切。但是所有的人,都对彼此保持着一份最起码的尊重,没有人聊敏感的话题,也没有哪怕无意的中伤。处在相同的文化社会里,让人觉得安全,也让人觉得亲近。

直到某个周三的下午,上“文学概论”课。讲课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老师,虽然不再年轻,但是多年研究文化与学术的气质还是让她看起来多了几分韵味。她上课并没有一些老师那么幽默风趣,甚至比较一板一眼,作业总是多得惊人。所以一直以来,不论是交换生或是学位生,都对她既忌惮又敬畏,谈不上喜欢,也不敢讨厌。

或许是天气的关系,大家都显得有些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老师照着课程安排飞快地上完要讲授的内容,突然走到我面前,微笑着问,辛同学,一直没有来得及问,你来自哪里?

我像回答所有老师一样淡定地回答,大陆。

她摇着头,显然对我的回答不太满意。转而继续问,我的意思是,你来自哪个省份?在哪里读书?

我第一次郑重其事地回答,来自河南,在北京读书。

她笑着转身,留下一脸困惑的我,和周围一片同样困惑不解的目光。

老师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喔,曾经啊,面临过一个艰难的选择。她微笑着回到讲台上,用温和的语气郑重其事地开始说她的故事——

那个时候啊,老师有一个很相爱的男朋友,在毕业之前守在我家楼下,问我愿不愿意和他一起去加拿大。那个时候的台湾,社会环境并没有那么好,吃穿用度各方面也都和现在有不小的差距。可是加拿大不同,是很多有钱的人都会选择的地方,也是成绩优异、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同学们梦寐以求的国度。以当时老师家的经济条件,如果这次不和他一起走,可能以后也没有机会了。说真的。我犹豫了很久,到底要不要去,该不该去,去或不去,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都很难讲。”

但是当他说到我们将会在加拿大定居,我脑袋嗡嗡一响,知道这是我们要分别的时候了。因为不是旅行,不是求学,不是探索,而是定届,以另一种身份,在异国他乡长久而稳定地生活。这是很多人的梦,可是不是我的。

我和他道别后,再也没有见过他,直到现在,我还能回想起青春时期喜欢他的那种感觉。但是如果你们问后不后悔,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我一点都不后悔。因为这里才是我的家,永远的家。那里的冬雪,那里的枫叶,那里的带着草坪的大别墅,都很让人稀罕和向往,但是那里,不是家。

家是什么?是一种身份认同,有了这种认同,世界上任何美好的地方,对你来说,都只是一个名字。家是那种你一想起它就能感受到幸福的感觉,就能感受到澎湃的情感,就能为它的文化、底蕴、历史感到骄傲,也会为它愁意绵绵、乡愁满满。就算你短期因为某种原因缺少了认同感,去了别地,总有一天回想起来,最珍贵的地方,还是最初的那个地方,那个有你成长轨迹的地方。

就像这个两岸关系啊,时常磕磕碰碰的,但老师还是坚信,两岸一定会统一。为什么?就是因为有这样相同的身份认同——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也就是对于“家”的认同。我所希望的是,不久的将来,研修的同学被问到来自哪里,不会模糊地讲“大陆”,而能像各位在宿舍初见那样讲“北京”“陕西”“福建…‘新疆”。我希望到那个时候,我们听到这些省份,都会产生一种家人一样的亲近感,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中国人啊,这就是我们血脉中不能割舍的部分,也无需再愁了,这是乡情,是情。

不管你信不信,当时呆呆地坐在下面听完老师这样一席话,我真的热泪盈眶。每一个字,都结结实实夯在我的心上。是一种真真切切,踏踏实实却又字字触心的感觉。

老师后来又讲了她到黑龙江看雪,每一步踩在脚下,都想象着祖父曾经在这里生活的情景。那种乡愁复现的感觉,竟然用语言都讲不清楚。

台北的三月充满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就像家乡的小城里初春还寒的雨夜。我们总会往前走,但总有一个地方,踏足那片土地,我们不叫“过客”,而叫“归人”。

而对所有人来说,还有一个共同的情愫,她,就叫“中国”。

编辑/梁宇清

猜你喜欢

汉语拼音乡愁身份
乡愁
乡愁
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识记浅析
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识记浅析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回头一望是乡愁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自测题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