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初探

2016-05-12白兴翔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小学数学

白兴翔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课堂、学生作业、考试等各方面着手,长期地、坚持地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小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他今后的发展也将会起着重要作用,受益终生。在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计算错误率较高,一些简单的题目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错,这就是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不好的一种表现,好习惯才能造就好学生,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在老师进教室之后再把课本文具之类的拿出来,有的同学甚至发现自己的课本或文具找不到了,然后向老师报告,这样一来,不仅耽误了上课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影响了老师上课的情绪,因此,在上课前要求学生做好下堂课的准备,把课堂用的东西规范摆放,预备铃声一响就保持安静,等待老师来上课。同样教师对学生的坐姿、回答问题时怎样举手、怎样站等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培养了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二、良好的课前预习

有效的预习,能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明确,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数学学科的学习,应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在学新课之前,学生一般都要预习,特别要注意预习方法的指导。有些知识,预习时可看一看、读一读、记一记。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发现问题,使学生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

三、认真的课上听讲

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具体做法:

除了平常的学习常规的教育与训练外。还要做到:

1.教学内容趣味性: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教学中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游戏竞赛(夺星大赛)、低年级的同学可以给会听课的小朋友奖励小红花等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教学语言儿语化: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数学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

3.练习形式多样化:数学课教学主体结构是讲练结合,巩固运用,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专心听讲的学习情绪。在练习设计上要有利于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趣味性、多样性和科学性,练习安排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以练促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关注全体学生:数学的学习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每位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快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专注地听,并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5.用多种评价手段反馈学生倾听态度,与小组评分结合起来,以此加强小组成员的提醒和监督。

四、正确的读、认真的看

书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数学教学同样要让学生学会看书,学会阅读。而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看书,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有的教材内容,学生不易看出重点,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寻找答案,弄清算理,掌握法则。有的教材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知识基础,可由学生先做尝试性练习,再与书本对照、印证,加深理解。有的教材内容,学生能独立看懂,就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然后组织交流所得,进一步消化理解。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數学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美国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忘记;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所以,凡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东西,教师一定不讲或少讲,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五、积极的动手动脑

数学教学中良好的思维习惯所包括的内涵很多,但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方面:爱思维和会思维。所谓“爱思维”是指学生能主动、积极、独立地思维;“会思维”是指学生能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及掌握的思维方法,正确、灵活地思维。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推理、操作、实验、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通过”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你还能想到什么?””你有独特的见解吗?”你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吗?”等言语,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不怕出错、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

六、认真的完成作业

认真作业的习惯与学习态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一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错误并不是完全因为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引起的,而是由于作业习惯不好。所以平时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在进行学生作业规范化训练时,突出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态度上的要求——认真,思维上的要求——独立。同时紧紧把握住演算草稿和检验答案这两个细节,对学生作业态度进行严格要求。

2.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完成作业。学生在作业时往往提笔就做,不去认真的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弄清算理,这就导致了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机械模仿例题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认真作业习惯养成,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训练,也是一种消极思维定势的障碍。

七、有效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作业主要包括检验、估计和自我改正错误、自我评分等方面。检验主要是检查理解题意是否正确,数量关系是否找对,列出的算式是否合理、符合题意,有无漏写现象,计算时运算顺序和结果是否正确等。估计,主要是对答题进行估计。检验和估计后发现错误,就要找原因,自觉地改正错误,最后自己根据作业情况打一个自评分。

总之,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整个过程充满着对意志的磨炼,不能急于求成,我们要有打持久战和反复战的心理准备,学生需要经常提醒,教师要有耐心,要经常性的鼓励,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个学生做起,为他们的数学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培养小学数学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