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2016-05-11马国才
马国才
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冯晓霞教授引进活动区课程后,区域活动在幼儿园得到不同程度的探索与实践。区域活动通过提供与幼儿发展相关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与之互动,满足了“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与实际操作”的条件,使幼儿获得自主的、主动的发展。然而,根据笔者调查,尽管多年过去,许多园所的区域活动仍停留在“形式”上。笔者通过对本区域内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观察,发现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问题一:各年龄段所创设的区域基本雷同
表现在小、中、大班各年龄段都普遍设置语言区、益智区、美工区、建构区、角色区、科学区等。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估幼儿园环境创设时,对区域的设置规定了数量上的要求,即:每个年龄班区角设置不少于5~7个,正是追求数量上的要求,各个年龄班在区域设置上大同小异。
:遵循区域设置主体性原则。小中大各年龄段在本阶段有其核心发展价值,要围绕其核心价值设置主体区域。例如,小班幼儿刚入园,存在焦虑感,为了营造一种熟悉的、温暖的、“家”的感觉,应设置“娃娃家”。同时,小班幼儿又是其口头语言与小肌肉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可以设置以发展其阅读和口头表达的“语言区”与促进幼儿小肌肉发展为主的“感官操作区”。中班幼儿正处在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从促进其“社会化”发展的角度,区域设置应以“角色区”为主。例如,可设置“餐厅”“医院”“超市”“发廊”等。大班幼儿考虑到入学前的适应性准备,从前读写、前运算和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可设置“语言区”“益智区”“角色区”等。在遵循区域设置主体性原则的同时,考虑到幼儿发展的全面性,可同时兼顾设置一些辅助性区域,如:美工区、建构区、科学发现区、表演区等。
问题二:区域特质不明
表现在各区域在材料投放上,不能从该区域幼儿发展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建构的多维度去投放相应的材料。例如,教师在投放“语言区”材料时,大都局限在投放“图书”“字卡”、立体情境讲述的材料、录音机等,而没有关注到语言区所承载的发展幼儿听、说、读、写、欣赏、表演等多种能力所需要的多种材料。
:抓住特质,建构多维度目标。例如,“益智区”的特质是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而思维发展其标志是发展幼儿观察、分类、比较、排序、判断、推理等多种能力,因此,在投放材料时必须从上述多维度去投放相应的材料。例如,可提供有一些细微差别的观察比较类材料;按形状、颜色、种类、大小、功能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排序的材料;带有问题解决的棋类材料、迷宫等。再如,“操作区”的核心是促进幼儿的小肌肉发展,即发展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对工具的掌控能力。教师在投放“操作区”的材料时,可从感官的训练、学习工具的使用、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等多方面去发展幼儿的“夹”“撕”“剪”“画”“涂”“搓”“拧”“系”等多种学习和生活技能,从而促进小肌肉的发展。“建构区”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最多,很多幼儿园在提供建构区材料时,一股脑把积木、插塑、纸盒、雪花片等材料“堆放”给幼儿,供他们自由建构。殊不知,建构区的关键是培养的建构能力,建构能力包括对物体特征的认识;对建构技能的掌握;对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等。小班幼儿在开展建构区活动时可提供以中大型木制积木为主,教师要注重帮助幼儿了解积木的特征,注重发展幼儿的平铺、延长、累高、围合等建构技能。中大班幼儿在开展建构区活动时,除提供积木等主体性材料外,还要提供一些围栏、动植物、小椅子、路灯等辅助性材料,供幼儿开展“主题”建构活动所用。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设计、创造、合作能力,同时注重指导幼儿掌握架空、对称、连接、稳定等建构技能。
问题三:材料的投放高控性强,缺乏开放性,幼儿兴趣不浓
表现在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过多关注的是材料所物化目标的显性功能,以期快速达到直接的预设效果。例如,教师在科学发现区投放关于颜色的变化材料时,为幼儿准备了红、黄、蓝三种液体颜色材料,同时配上了“红色+黄色=?”“红色+蓝色=?”“黄色+蓝色=?”“红色+黄色+蓝色=?”的操作流程图。这样幼儿在操作中毫不费力地就很快掌握了材料的操作规则,达到教师早已预设的结果。由于材料的可变性差,缺乏探究性,又容易掌握,几次下来幼儿就丧失了活动的兴趣。其实,这种活动并不是幼儿真正意义上的游戏,而只是一种操作作业而已。
:以投放具有开放性的低结构材料为主,同时兼顾高低搭配的原则。例如,在角色区“娃娃餐厅”中,教师除了可以投放“包子”“饺子”“肉串”“红烧肉”等具有固定功能的高结构材料供幼儿“点菜”外,更主要的应该提供可供厨师加工的各种低结构材料,如提供“面团”可供幼儿制作各种糕点;提供各种“蔬菜”“水果”以及加工工具,供幼儿制作各种沙拉、拼盘等。由于低结构材料具有极强的可变性,这样幼儿不仅可以充分的操作、创造,而且可以极大地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问题四:教师组织与指导区域活动时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
表现在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通常的做法是:先介绍材料的玩法,然后安排幼儿入区,再巡回指导,最后是总结和评价。 然而,对于所提供的材料是否能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难易程度如何?是否需要做出及时的调整?幼儿是否熟悉和适应这个环境?是否了解和遵守游戏的规则?游戏中幼儿的创造力怎样?……对于这些诸多影响到幼儿发展的关键要素,教师却不能了然心中。
:构建“引介→操作/观察→修改/定案”循环三阶段教师指导策略。在“引介”阶段,教师应逐步将所投放材料的操作方法介绍给幼儿,引导幼儿了解、适应和尊重新环境。在操作/观察阶段,教师应首先为幼儿提供“试玩”(自由操作)的机会,教师则应侧旁观察,记录幼儿与材料、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情况。在修改/定案阶段,教师应根据观察到的信息,分析材料的适宜性,及时作出调整,并藉由幼儿与材料,幼儿与幼儿之间互动时发生的典型案例,引导幼儿逐步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
总之,区域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形式和课程资源,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加以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其对幼儿发展带来的积极价值,避免形式化。
(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教师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