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

2016-05-11冯婷

高教探索 2016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业实践

冯婷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强音,这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内在地包含着对创新精神的高度肯定,而且在创新精神培养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实质是对创新精神的阐释;辩证否定观的灵魂是创新;普遍联系观点遍布着创新的思维方法;求实以确保思维价值性的实现。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关心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未来人生的规划,以更加开放、全面、创新的思维模式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落到实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创业;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决策,既是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创举,又符合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岗位紧缺的国情,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大学生创业创新将在全国成为“双创”的范例,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秉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精神,抓住机遇,努力为大学生实现其人生理想做好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我们世界观、人生观的依据,对每个个体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提高思维创新能力、开展创造性活动和实践创造性思维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它阐述了创新的重要性,将成为我们指导大学生进行“双创”的有力思想武器和行为指南。

(一)实践观的实质是推崇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是他的实践观,这一观点内含着对创新精神的肯定,是我们在指导大学生“双创”时的思想保障。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之所以可以绵延至今日且蒸蒸日上,正是依靠一次又一次大胆而科学的实践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仅表现为物质运动的特定过程,也反映着人类主体的创造性。不难看出,人类社会从最原始的落后生产力一步一步向着现代化机器大生产发展,历时长久,循序渐进。社会经济由游牧、农耕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也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各个民族的不断繁荣兴盛、整个人类社会的进化,这一切都源自于主体创造力的发展。创造力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崇的本质力量。

(二)辩证否定观的灵魂是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思想的基石,其正确性、科学性在于其批判性。唯有批判地、辩证地思考问题才是找到真理的有效方法。它在把握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的同时,力求创造性地改变世界,改变人类整体的生存条件。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指出,辩证法的精髓之一在于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中既包含肯定性的理解,也包含否定性的理解,特别是否定性的理解是不同于以往其他哲学的科学性所在。其精髓之二在于对每种形式的理解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用发展、运动的眼光去审视,是对事物形式暂时性的理解。其精髓之三在于它的本质是革命性的、批判性的,革命的真理性在于对任何一种现象、观念、知识、理论体系提出质疑,而质疑的目的在于找出真理,非单纯性的批评指责,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发生对原有事物的改造与创新,并衍生出新的理论体系。辩证的思维方法体现着怀疑与批判,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除二者之外最主要还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经典言论就有“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理解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

(三)普遍联系的观点贯穿着创新思维方法

任何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探寻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的指导再次进行更深入的实践,以获取更多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成果,在这样的反复过程中,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无疑是指导创造性实践的风向标。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客观上改变着每个个体的思维方法,而优秀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个体是否具有创造性且创造的价值是否值得共享,这是尤为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就是优化人们思维方法的最佳途径,其中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基础。万事万物普遍联系。联系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一观点已被现代科学的一系列实验所证实。人的思维要进行创造性飞跃,就要摸清事物之间或是事物内部的普遍联系。客观事物的联系隐藏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自始至终需要我们思维的创新才能准确找到,服务于生产实践。同时,普遍联系的观点也为我们思维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把握这一观点才能使思路开阔起来,寻找事物本质规律,在实践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四)求实以确保创新思维的科学性、价值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别于古往今来众多哲学流派,其科学性在于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又肯定了精神对物质世界的有用价值,在一切实践活动面前坚持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毫不含糊地要求任何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首先必须遵循客观事实,坚守实事求是的态度。脱离了实事求是的创新必然会导致空想、异想,甚至危害实践活动的成果,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亦或是膜拜活动不但成为伪科学,遭到摈弃,也会使思维固步自封,走上绝径。作为传播真理、追寻真谛的大学课堂,求实精神与创新精神如同两架马车,并驾齐驱才能塑造更多优秀人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当然不止于此。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实践、武装自己的思想,就是要通过哲学思维的熏陶、渲染,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坚守自己的行动指南。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充溢着创新的伟大光芒,它作为我们国家各大高校学生必修的“两课”,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将要面对的创业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因素的配合,归结而言表现为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两大方面。以下分别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大学生这两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行分述。

(一)有利于大学生智能因素的创新发展

在创新活动中,主要应用的智能包括了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这些思维能力的相互协作才使得创新成为可能,其中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创新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大学生“双创”中智能的顺利发挥有何重要作用呢?即表现在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上。创造性思维不难理解,它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能够开拓新领域、创造新成果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相对于习惯性思维,主要体现在一个字——“新”上,表现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就是对某一问题的思考方式多种多样、解决问题的方法推陈出新,且这样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层出不穷、源源不断,总会找到与前人不同的解决途径。实践证明,类似于比较法、分类法、综合法、头脑风暴法等等都属于创新的有效方法,都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找到依据与启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敢于解放思想。作为高校教师首先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来开导他们。除此之外,各个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来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并且是最成功的创新,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成果,这是指导大学生创新极有说服力的例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创新、能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一步步引导大学生走出思维的定式,提高其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大学生智能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其在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水平,所谓术业有专攻,拥有完备的知识结构及掌握科学的知识体系才能使创新成为可能。完备的知识结构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广泛的基础知识和哲学的研究方法,专业知识是核心;基础知识则应涵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方面;哲学的研究方法就是研究中最实用的工具,三者相互配合才能使智能的创新更为顺利。在这里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创新的工具,它汲取了古往今来众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智慧,不仅使这些学科串联在一起共同发挥效能,还不断更新自身,成为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科学。因此,在我们的高校基础教育中加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必修课,帮助大学生客观求实地认识世界、认识周围事物;进而把握整体、突出重点、研究难点;紧接着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最后融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精髓,创新自己的思维,提高自身创新的能力。

(二)有利于大学生非智能因素的创新发展

智能因素虽然在大学生创新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智能的发展,还有非智能因素的影响。非智能因素包括动机、意志、情感、品格、兴趣等,是个体之间差异的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在这些方面促进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激发创新的思想动机

创新活动的实践可以说是从大脑萌发出创新动机的那一刻开始的,并且由于每项创新活动需要的时间长短不一,创新活动的坚持和顺利完成也需要创新动机的维持与调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学生的创新动机取决于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判断是非,人生观决定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学生高尚的人生品格和情怀。开设这门课程有利于激发大学生正确的创造动机,并维持其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是指导我们创新的理论依据,但它并非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的教条主义。马克思曾指出:“辩证法是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2]创新也同样需要不断解放自己的思想、更新知识,一切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僵化思想都是创新道路上的拦路虎。

2.形成创新观念

有了积极的创新动机,并不一定能产生创新活动。在人类创新的活动过程中,精神因素往往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观念上的创新将成为创新实践的先行者,创新的主体性更加凸显。然而观念的形成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并非一蹴而就的。在物质生产领域,“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3]。观念的创新还要受精神发展规律的制约,要以创新主体所在的时代为背景,这是合理的创新观念形成的前提。人们不断地改造自己,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用更多已经被掌握的规律去创造有价值的新生事物,这也是创新的主体性体现。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我们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向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及指导思想,从根本目标上讲就是想要引导学生从宏观层面把握主客体世界的统一,追求真正美的事物、善的行为,这才是观念创新想要的结果。

3.磨练创新意志

意志力是人的一项重要心理品质,是非智能因素中对大学生创新影响颇深的一种可贵品质。创新活动本就极为困难,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做后盾。人的创新实践又具有多种不确定性,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要取得成功需要与很多“心理敌人”作斗争。特别是青少年时期,我们的大学生面临着许多的机遇与挑战,在创新、创业的路上要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的各种考验,也可能要经历各种逆境重生才能取得成功,古往今来无数杰出人士便成了他们学习与效仿的榜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就是这样的例证,我们国家早期领导人民取得胜利建立共和国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们,更是用自己的献血证明了坚强意志力的可贵。虽然现在处在和平年代,但创新的艰辛路程犹如当年先辈们勇往直前的革命战场,需要大学生勇敢拼搏、积极进取、坚定信念才能取得成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使学生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积极处理生活学习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为创新、创业扫清拦路虎。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行途径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业精神的培育,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大学生作为时代进步的先锋军,理所应当成为创新的表率、创业的模范,而指导与带领大学生“双创”更是我们每一个高校工作者当前重要的责任,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双创”值得深思。

(一)国家层面

首先应从国家层面入手,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寻找机遇与政策。关于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步步推进,创新已深入到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学校对大学生的各种培养,也是以创新发展为目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奖励创新活动的优厚政策,不仅直接针对大学生团队创新、个人创新,也关乎教师个人的创新,以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走上创新的科研路。关于创业,对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讲尤为重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岗位紧缺成为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挑战。随着教育化程度的提升,就业难题顺延给了大学,普通高校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任务巨大。现今毕业生面临着人多岗少的窘境,必须加快引导他们自主创业,才有可能缓解整个国家的就业压力。目前,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给予许多优惠条件、资金、技术支持,例如减免大学生投建企业的相关手续税费,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成本;开设大学生创业培训课程,从专业知识上指导大学生创业等等。

(二)社会层面

相比于国家层面的各项政策支持,社会层面在大学生“双创”中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国家各项政策的实施,并利用一切可能的社会监督体制对这些活动的开展进行监管,在整个社会中形成全民创新、创业的积极氛围。人们常说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对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讲,社会既充满了挑战,又弥漫着诱惑,他们一方面在课本上、老师的讲授中朦胧地认识着社会,另一方面对社会的变化之快又不甚了解。因此,应该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多接触社会、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才能使他们的创新活动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创新的产品能为社会所用,产生应有价值。并且完善创业援助系统,鼓励大学生提前进入社会进行“试创业”,将未来创业的困惑与困难解决在学校阶段,为真正的创业扫清障碍。

(三)学校层面

1.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大学生的“双创”理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它统领着大学生进行“双创”活动的最高思想和行为动机。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双创”就不可能取得成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变迁,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培养的人才要能适应未来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甚至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全人类创造更多可以共享的价值。通过观念的更新,我们将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定位在培养“双创”型人才上,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所在。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热烈的创业激情,还要拥有创业的实践能力,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的体现。

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双创”型人才是学校转型期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途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普遍开展“双创”教育和培训,既是发展的必须,也为大学生从进校起树立正确三观、培养“双创”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供平台和创造环境。

2.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与师资相配合,提升大学生“双创”的专业性、理论性

首先,确保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开设及相应课时量的完成。高等院校院系众多,大致分为文史类和理工类,文史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轻松,有部分还是专业课,但理工类就较为薄弱,学校必须保障该学科的基本课时量,甚至可以根据理解程度的不同适当增加课时量。其次,建设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这样的师资包括两方面人才,一是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的宣传者,以确保大学生思想上的创新得到理论支持;二是创业导师,以确保大学生行动上的创业得到有效指导。再次,学校应出台更多政策使产学研结合起来,实行导师制,让导师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到科研中来。

3.打造“双创”团队,让理论与实践接轨

学校在大学生的“双创”中除了培养其理念、提供优秀的师资外,最终应落实到实践行动中来,即为他们的理念打造专业的创新基地和创业实训模拟平台。在社团活动日益频繁的大学校园,建立创新创业社团并非难事,学校可以利用这样的契机为学生打造一个平台,提供一些绿色通道,譬如学期末综合考评加分奖励之类,让学生们自己行动起来,集众人的智慧将自己的创新理念付诸实践。除此之外,还可以创办创业实训平台,即开办一些微型的企业,由学生自己开办,并在学生中进行交易,最终成果由他们自己总结并改良,教师只做领路人和观察者。

大学生的发展,一个时代永恒的话题,将在国家、社会、学校三方的密切配合中得到实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将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其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自我进步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念,用实际行动将大学生“双创”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21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业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