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山歌的艺术特点与文化价值
2016-05-11胡晓
胡晓
【摘 要】柳州山歌取材广泛,格律严谨,富于动态变化,并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承载着教育、审美、娱乐等多种功能,具备深刻的文化价值,是侧面记录历史、汇集文学知识、描绘生活画卷、传递人文艺术的重要文化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柳州山歌也需要不断提升其固有的文化价值,因而营造属于柳州山歌的地方文化生态环境,推动山歌艺术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成为今后的重任。
【关键词】柳州山歌 艺术特点 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161-03
柳州山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堪称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柳州山歌一直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其艺术特点非常突出,发自田野的原生态歌唱不仅具有朴实的韵味,还兼具宝贵的文化价值。在当今社会文化繁荣的背景之下,柳州山歌也充满积极向上的活力。因此,探究柳州山歌的艺术内涵,推动其文化价值的发挥成为当代柳州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柳州山歌的艺术特点
长期以来,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山歌艺术源远流长,柳州人在山野间劳作生活,用耳口相传与即兴演唱的方式描绘出特有的图景,将思想、情感凝聚其中,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其艺术特点尤为突出。
(一)取材广泛。古往今来,柳州人围绕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歌唱活动此起彼伏,多姿多彩的生活也为柳州山歌的创作和表达提供了广泛的艺术源泉。由于柳州山歌最初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继承,歌手大多不识字,只能由师傅带领徒弟学习掌握歌唱的精髓,这更增强了歌唱者捕捉艺术元素的意识。面对朴实无华的山野生活,人们更愿意挖掘其中的精彩和乐趣。而且柳州当地不仅有汉族聚居,还有壮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汇集,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从而为当地民歌艺术注入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因此,柳州山歌的取材涉及农耕、爱情、历史、天文、地理、风俗、时政等多种内容,能够广泛吸引群众的参与。例如,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时的对歌“哪样一年开两花?哪样两年又复渣?”“茶花一年开两花;花生两年又复渣。”形象地描绘出田间耕种的场景。再如历史上柳州人代代传承山歌技艺时,也将历史画面真实地记录下来,古歌《迁徙歌》真切记录了苛捐杂税对百姓的逼迫。而《背带歌》“林中要数木棉树,木棉不比云彩直,黄花背带背外甥,背出云杉岭上立”又将少数民族的风俗礼仪讲述得淋漓尽致。
走过历史,再看今朝,柳州山歌在当代仍然绽放着特有的风采,从传统的历史、风俗、知识描述到时政的宣传,这种创作上的转变折射出柳州山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可以跟随历史足迹不断积蓄生命力的民歌形式。动听的《山歌好比春江水》,红遍网络的《网上寻歌》,都从不同角度说明柳州山歌正紧跟时代步伐,在取材上力求推陈出新,其未来更加值得期待。
(二)格律严谨。民歌作为某一地区或民族特有的文化成果,通常在曲调、歌词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且善于借用比兴、谐音、重叠手法,柳州山歌在格律方面的表现则堪称极致。例如,耳熟能详的陕北民歌《信天游》歌词押韵,曲风豪放,音乐的感染力极强。相比之下,柳州山歌往往不是以音乐取胜,而是通过歌词传情达意,对格律有着严格的要求。柳州山歌不仅使用赋比兴、夸张、重叠手法,在语言上又细分为壮语和当地方言,由此形成“欢”和“加”两种形式。“欢”多流行于壮族聚居地区,基本形式是每段五言四句,第一句、第三句的脚韵对第二句、第四句的腰韵。而在多民族聚居的市区,较为盛行的是“加”的歌唱形式,歌词为七言四句,二、四句或一、二、四句押韵。总体来看,这两种形式的山歌都是以格律严谨、平仄规范著称,词句把握犹如精雕细刻。例如,“莫唱先,三姐今天不得闲;等到明年中秋夜,再来和你唱三天”中先、闲、天分别押韵。
无论是独唱、联唱、对唱,柳州山歌的地域色彩都非常鲜明,除壮语外,当地苗族、瑶族、侗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歌唱的山歌也十分动听,并且促成了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特别是演唱者为使山歌更加幽默诙谐,还会在句中加入地方俚语,如《登登调》:“天上星子(登登嗬)朗朗稀(嘛歇歇),莫笑穷人(零零落啁亲呀我的妹)穿破衣(嘛哈)。”这种独特的方言、韵律使柳州山歌贴上了明显的地域标识。
(三)动态变化。一般的民歌多是以固定曲目的形式得以流传,如《月光下的凤尾竹》《南泥湾》《茉莉花》等经典之作,长期为人们所传唱。柳州山歌虽然在历史流传过程中形成不少珍贵的歌本,拥有众多值得回味的曲目,但歌唱内容也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歌唱者并不是完全沿袭已有的曲目进行歌唱、比赛,或是创作出新的曲目试唱、推广,而是凭借即兴创作,现场编制歌词进行对唱,营造出激动人心的对抗场面。广西壮族集聚地区将定期举办的传统歌唱节日称之为“歌圩”,如中秋节、三月三,歌唱者都会相约组成歌队,遵循既定的对歌流程比拼才艺。对歌过程中既有幽默的调侃,也有慷慨的传授、真诚的赞赏,现场可谓妙趣横生。
柳州山歌的即兴发挥有着较高的技术难度,一方面,山歌的传情达意常常比较含蓄,不是直接袒露心声,而是借助诙谐的语言、传神的比喻甚至犀利的讽刺加以表达,同时还要融入赋比兴、夸张、重叠的手法,保证押韵和平仄,唱出真情实感,展示知识阅历,着实是对创作者、歌唱者的高标准、严要求。另一方面,歌圩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歌唱者不仅要注重双方的唇枪舌战,还要兼顾与群众的心灵沟通,用精心力作和聪明才智引发群众共鸣,缔造令人叹为观止的民间绝技。所以柳州山歌的动态变化也是其代代相传、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二、柳州山歌的文化价值
柳州山歌虽然诞生和繁衍于山野田间,饱含芬芳的自然味道,但民间艺术作品也同时承载着教育、审美、娱乐等多种功能,是人们智慧与情感的结晶。所以柳州山歌不仅词句动听,旋律优美,更具备深刻的文化价值。
(一)增加对历史的记录方式。对历史的记录可以有多种形式,如不同朝代记载的历史资料、考古挖掘的文物,都能从不同角度诠释历史。单纯从和文字有关的记录来看,与《史记》《汉书》等史书形式不同,柳州山歌对历史自然而然的书写和歌唱成为一种松散型的记录方式,不仅变化多样,而且形象生动。以往历朝历代的史书描述具有严谨、严肃的特征,记录也以平铺直叙为主,力求客观、真实地再现历史事件和场景。而柳州山歌则展现出浓郁的地域色彩,更能从局部反映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繁衍生息过程,为历史考证和探寻注入有价值的信息。壮族的创世古歌《世间万物哪里来》就是通过山歌的方式讲述民间神话,流传在融水地区的《盘史歌》更是犹如一部生动的历史百科全书,闻听歌声宛若历史尽收眼底。
(二)树立音乐与文学融合的典范。柳州山歌对创作者和歌唱者的文化底蕴有着较高的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运用,到格律的把握,以及歌词素材的捕捉,各种元素需要融会贯通、浑然天成,形成有机统一体,成就整部作品的艺术魅力。音乐对柳州山歌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艺术载体,是令文字容光焕发的粉妆。看似纯朴的田间山野生活,却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柳州山歌的的确确是音乐与文学融合的典范之作。广西属桂中地区多民族聚居地,本身就孕育出特有的文化风采,目前已定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刘三姐歌谣(即柳州山歌)、侗族大歌、文场、彩调等超过12个项目,这些都是桂中民族文化的瑰宝,反映了桂中族群的生活、生存方式、原生状态及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
(三)描绘美好的生活画卷。柳州山歌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而且从社会层面来看,山歌艺术的传承也深刻反映着桂中地区族群生活的印记,是人们生存方式、原生状态以及审美观念的集中体现,代表着桂中族群的文化基因。一个地区、一个族群的繁衍生息除了需要客观物质环境的支撑外,精神依托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文化的繁荣、永续同样也是对人们内心情感的生动诠释,是民族精神汇聚的动力,从中勾勒的美好生活画卷值得人们品味、咀嚼,并促成社会文化的持续发展。所以很多时候群众欣赏柳州山歌,已经不仅仅是倾听歌唱本身,而是将生活情感融入其中,共同感受多民族融合共生的温暖。
(四)传递宝贵的人文艺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的宣传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日益深刻的认识,不少音乐爱好者也在广泛探寻各地的特色音乐形式,并积极融入相关的音乐活动当中。这种社会文化氛围的改变也使柳州山歌的文化价值逐渐提升,特别是借助信息时代的优势,柳州山歌已经不仅仅是当地喜闻乐见的活动,同时也感染了众多的网迷朋友。著名的“柳州山歌王”从现实走进虚拟网络唱山歌,随时随地与网迷对歌,从而让柳州山歌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使民俗艺术向着更广阔的方向传递。此外,柳州山歌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柳州山歌展示馆的建立、旅游活动的开展,都在从不同角度传递着宝贵的人文艺术。
三、柳州山歌价值提升的思考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作为艺术的陈列,成为历史的文化沉淀,同时也需要生动的群众基础,去增强其文化生命力,使其艺术价值不断提升。
(一)营造地方文化生态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柳州山歌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原先山歌艺人依靠技艺为生,即使没有文字记录的支持,师徒之间也能实现代代相传。但是社会的变迁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柳州人已经不再将山歌技艺作为谋生的重要手段,文化认同感也在减弱,后备人才匮乏的局面随之呈现。特别是在文化繁荣的时代,现代文娱方式也给柳州山歌的发展带来一定冲击。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远离其所有者,缺乏赖以生存的环境,反而有种被束之高阁的冷清,即使柳州山歌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但这种保护也存在明显的被动性,可以说这样单纯的保护并不是最为理想的保护方式。传统的文化艺术需要传承的原动力,孕育其所需的文化生态环境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柳州山歌本身根植于广西地区,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其文化价值的缔造不能脱离相应的生态环境,从地方本土出发,构建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是柳州山歌传承和发展的艰巨任务。因此,政府在将柳州山歌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基础上,还应当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构建柳州山歌活跃发展的整体氛围,从基础设施、专业研究、人才培育、社会宣传、文化交互的不同角度加强建设,使柳州山歌的文化价值持续积累。
(二)品牌化、产业化经营。正如吴桥杂技、舞龙等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一样,柳州山歌今后的传承之路尤其值得思考,有效的传承才是其文化价值提升的保障。柳州山歌是依靠民间师徒相袭、口传心授来相传的一门技艺,本身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当脆弱,加之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柳州文化面临着可能后继无人的危险。而从山歌文化传播所需的要素来看,歌手、歌本、歌圩必不可少。这就要求传统的山歌文化(下转第171页)(上接第162页)能够与现今的社会经济环境建立有机的关联,才能为艺术的发展提供生命力的依托。在此方面,《印象·刘三姐》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借鉴。
彩调剧《刘三姐》之后还出现了歌剧《刘三姐》、电视剧《刘三姐》、交响乐《刘三姐》等刘三姐文化再生产的系列作品。面对这些“基因”相同、“几代同堂”的作品,《印象·刘三姐》以传统为基础,以创意为先导,以整合为手段,以项目为载体,实现了中国乃至世界演出史上的一场“革命”,同时也为柳州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的走向提供了指引。由于山歌文化目前还是以歌圩的形式为主,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努力实现传统文化与市场的对接,实现品牌化、产业化助推才能让柳州山歌获得更广泛的群众支持,赢得更热烈的呼声。将柳州山歌融入影视作品、综艺节目、人文绘画、节日互动、旅游休闲等活动之中,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价值。
综上,柳州山歌拥有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其充满内涵的歌词、动听的旋律以及生动的对抗表达,无疑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累增添了色彩。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日益提升,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促进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增强柳州山歌的艺术活力成为极具挑战的工作。山歌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生命力,具备适应时代变迁的能力。作为当代人,更要运用创新的思维为柳州山歌编织美好的愿景,让民间艺术珍品更加活色生香。
【参考文献】
[1]郭兴.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柳州山歌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5(2)
[2]覃晓宁.广西柳州山歌的现状和传承[J].剑南文学,2012(9)
[3]何明智.广西壮族民间山歌文化传播要素及其当代变迁[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5)
[4]凌春辉.以创意为先导 以项目为载体——广西民歌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路径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5]于钟民.大力发展广西山歌文化产业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