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题材电视剧要回到历史真实
2016-05-11祁建
□祁建
抗战题材电视剧要回到历史真实
□祁建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而悲壮的民族史诗,面对这段逐渐远去却从未淡出的历史,抗战剧的经典在于在敬仰中传递一份勇气、一种激情。唯有如此,才是对抗日历史最好的追忆,对抗日英雄最好的告慰。
抗战剧热播不仅让中国人民牢记屈辱的历史,激发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情感,也是重新审视历史、反思历史,传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伟大精神的重要载体。但是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抗日神剧”让这种作用蒙上了一丝阴影。一颗手榴弹可以炸下侵略者的飞机、一把飞刀竟然可以灭敌重炮、武林高手“手撕鬼子”、柔弱女子用功夫将一群带枪日军全部干掉、裤裆藏手榴弹……此外,鹰爪功、铁砂掌、轻功等等,将战争游戏化、日伪白痴化,“抗日神剧”实质上疏远了抗日主题,抗日只是噱头,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已被空洞化和游戏化,变作掩护暴力刺激的一张虎皮……。难怪观众怀疑:这是抗日剧,还是“抗日神剧”?
创作抗战题材还要回到历史真实,要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去对待历史,要赋予历史,或者还原给历史一种神圣感、庄严感,特别是抗战对于我们民族应该说是民族的集体意识,或者说我们集体心理产生的无穷无尽的一种影响的这样一段历史,尤其应该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
娱乐但不能如此轻浮
不错,电视剧需要有娱乐成分,但是再娱乐也不能如此轻浮。一方面,抗战是严肃的题材,即便是突出娱乐性,也应该尊重事实,而不是毫无底线。另一方面,观众尤其是年轻人,需要从抗日剧里找寻历史真相,而“抗日神剧”不仅歪曲历史戏谑历史,误导年轻观众,还会让年轻人感到抗日“太容易、太简单”,从而失去对于历史的敬畏感与危机感。
四川广汉的一位老先生,曾对电视屏幕上没完没了的抗战剧提出质疑:“抗战哪有这么容易,几个人就轻易干掉鬼子的一个连队?如果真的这样,我们还用牺牲那么多兄弟,艰难地抗战八年吗?”这位96岁高龄的老先生名叫张文治,是淞沪会战唯一健在的川军老兵。这些热闹的抗战剧里到底演了些什么,为什么让抗战老兵都看不下去了?虽然现在确有全民娱乐、解构严肃的现象,但是,与其他脑残剧最多被大家吐槽一下创作者的个人审美和品味不同,抗战神剧的问题在于来势太猛,大有占据电视屏幕半壁江山的势头。如此,不得不担心,那些抗战神剧会影响电视观众对历史的理解。那么,这些神剧,还可以被当做一种开心的手段来轻松对待吗?
不是这些神剧有多可怕,而是这么多神剧,却没有几部真正引发人们对那段历史产生思考和追问的好剧,才是最令人不安的问题。在抗战正史大剧方面,我们至今还未出现一部如《南北乱世情》那样表现美国南北战争的经典史诗剧,《战争与和平》那样表现拿破仑征俄的经典性作品……再如前苏联《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将叙事主体转向了战争中的人性丑美对决。
抗日神剧的非理性显示出对于残酷战争的狂妄无知,这种“用娱乐埋葬历史”“用娱乐呈现战争”的方式,会使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看不到八年抗战的艰辛,看不到一个民族被侵略、被蹂躏、被迫反抗的悲壮,更无法理解和铭记无数先烈惨烈的牺牲……这种为了娱乐、为了收视率而将本民族的血泪史拿来戏说和娱乐的本事,归根到底是丧失文化自尊的表现。这种缺乏严肃历史观的创作态度,也使得这些“抗日神剧”已不是艺术作品,而是烙印着文化硬伤和艺术硬伤的文化“速食品”。
这种沦为商业附庸的抗战剧,不能有效扩展创作空间,只会让创作者愈加短视,在题材经营和手法创新上缺乏耐心,一步步走向同质化。倘若以抗战历史之名行娱乐至死之实,给观众的历史认知和文化认知带来负面影响,这种电视剧即便很火,也注定不能长久,因为它缺乏道义与担当。
看神剧如何保证不“入戏”
为什么对金庸小说里那些出神入化、匪夷所思的武侠招式能够理解,对抗日神剧就不断挑刺?笔者当年看《铁道游击队》里面的骑飞车,也觉得很过瘾啊,完全没想过自己骑自行车不可能骑到那种程度……抗日老兵觉得“雷”,不仅是指这些抗战剧的某个情节夸张,更有可能的是,电视剧所呈现出来的“历史”对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记忆,形成了一种颠覆。
大多数健在的抗战老兵对日军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评价:日军不怕死,枪炮奇准。在经历过惨烈历史的人看来,浮夸堆砌的自我膨胀和漫无边际地羞辱敌人,都只起到一个作用,让观众在嘲讽中忘记这段历史本身,而这是他们最难以接受的。
现在,确实有很多所谓的“抗战剧”,主要功能基本上就是娱乐,或者说给观众打鸡血。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都会带有教化功能,特别是对低龄观众来说,很难说他们的历史观是不是源自这样的作品。那么,一段相去未远的历史,以这样一种娱乐化的面貌呈现,难道不荒诞吗?这些雷人场面和情节的制造者,是否顾忌过那么多战争亲历者、受害者的感受?
除了娱乐化,再来说说这些神剧中的情色化问题。有人说,是为了吸引观众,加入或突出这些情节;也有人说,当电视剧题材范围受到限制,难免会在情节上搞“创新”;甚至有学者调侃称,不排除以后会创作出科幻的抗战题材电视剧……
现在人们总希望能从虚构的文艺作品里去寻找历史,这就如同人们喜欢看野史大于对正史的兴趣。但话说回来,抗战的历史难道能寄托在影视作品上来普及传播吗?我们吐槽神剧的槽点,究竟是它们怎么这么神,还是它们怎么没有正确讲述历史?
要市场,但不能丢掉历史
从早期的《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地道战》《地雷战》到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思想的解放、史料的解禁,抗战题材剧越来越接近于历史真实,越来越接近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尤其对国民党坚持正面战场,以及其他一些非共产党领导的民众抗战有更多新的开拓,1986年拍摄的电影《血战台儿庄》甚至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改善。近几年还有一些剧,如表现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的《血战长空》《远去的飞鹰》《长沙保卫战》《我的特一营》,以及表现非共产党领导的民众抗日的《永不磨灭的番号》等,使抗战题材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拓宽到全民抗战。《东北抗日联军》正面表现了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斗争史,被称为一部有诚意的向东北和全国人民的“尽孝之作”“史诗之作”。这些“品质剧”“良心剧”的思想和审美品格在于:展现了在历史困境下的悲壮与崇高,以及在故事中塑造的一个个视死如归的英雄个人和群体。
抗日神剧的存在,更多地应从市场的角度去审视:为什么雷人情节,普遍包裹在“抗日”的名义下?试想,如果是神话剧或武侠剧,“手撕”也不一定显得夸张……可是这些情节一旦出现在严肃而沉重的抗战剧中,就显得不伦不类。这是否说明,很多雷人情节其实在其他类型剧里已雷倒观众,现在又在抗战题材里复出了。
为什么“造雷者”选择抗战题材?或许是因为能够保证所谓的“主题正确”。其次反映了我们的电视节目制作跟风严重。一部抗战剧火了,一大堆抗战剧跟着诞生,数量增多却难以保证质量,就如同《甄嬛传》带动宫廷戏风潮是一个道理。
为什么非要在电视剧里去寻找历史,变得很重要。与引起轩然大波的热播剧相比,一些纪录片中也许有更准确更丰富的抗战历史;但纪录片的收视率与电视剧如何能比?同样的,我们追捧一些不着边际的所谓“轻史读物”,而更多凝结心血的真诚之作却乏人问津。可能就是这种“乏人问津”,导致了神剧的涌现与困扰。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历史,人们对神剧的看法自然会趋向于平淡,创作的空间也才能够扩大,而不至于过分扎堆。
(作者单位:新华网)栏目责编:曾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