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教育路漫漫

2016-05-10孙虎原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职业高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

孙虎原

当下多数家长的教育观很直白,就是让孩子通过从小学到高中的刻苦努力,考上好的大学,拿到有“含金量”的文凭,然后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获得较高的经济待遇,为其终身幸福奠基。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为未来培养技术人才,而中国的职业教育是为当下培训技术工人——这是一个教育视野问题。

对“劳动市场准入制度”的理解,打个通俗的比方:用人单位是“婆家”,职业院校是“娘家”,政府牵线搭桥,必须把“嫁娶”双方搭配得门当户对。

三月下旬,有读者在内蒙古教育微博上发帖: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职业高级中学教师为了保证高三高考成绩的可观性,获得奖金,劝退高三某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若干名,承诺颁发毕业证书,并将其统一转入东胜某学校……拒绝该建议的学生忍受着班上学生和老师的集体孤立。该校老师剥夺学生公平受教育的权利,有违师德……

为此,本刊记者专程赴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职业高级中学进行了调查。

“劝退”的原委曲直

准格尔旗职业高级中学创办于1985年,现坐落在该旗大路开发区,有66个教学班,设畜牧兽医、计算机应用、采矿技术、化学工艺等11个专业,在校生2900多人。学校以“相信人人有才、面向人人育才、培养人人成才”为办学理念,在打牢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上,注重文化知识传授与职业技能训练,学生对口高考成绩在自治区名列前茅,2015年本科上线率达到29%。在虽然政府高度重视但社会却不完全青睐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该校的办学规模和教育质量,都已跻身全区先进行列,实属不易。

那么,“劝退”与“孤立”学习不好的学生是否真实?这要从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说起。

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就是考生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后,由招生院校直接组织考试,报请相应招生主管部门备案的招生形式。单独招生最初是示范类院校选拔优秀和特长生的绿色通道。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同样面临生源危机,单独招生已经演变为所有高职高专面向中等职业学校一般学生的“注册入学”,是通常意义上的“学困生”继续读书的捷径。

作为学校,广泛宣传单独招生政策,是他们的职责。少数家长没有按时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也没主动联系咨询学校及老师,只是急切地、主观地、武断地干涉孩子,希望通过高考“金榜题名”。于是认为学校宣传单独招生是“忽悠”自家孩子;有的学生参与了单独招生并确认已被录取后不再到原学校上课,家长便认为是被“劝退”了……

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担心高考时考不出好成绩,丢面子不说还与喜欢的高等职业学校失之交臂,于是提前走单独招生路子。应该说这种选择不算不明智。由于孩子的主张和家长的意见有分歧,极个别学生要挟家长:如果不让我参加单独招生,学校就要开除了……

——上述现象都是家长与学校缺乏沟通产生的误会。记者调查了解,准格尔旗职业高级中学不但没有劝退过任何一名学习不好的学生,而且对身体、心智、家庭等方面异常者更加关注,就连在行为上严重触犯了校规校纪的,原谅其毕竟是孩子,也没在档案上留过相关记录。

不过,这张帖子不得不让人反思当下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诸多挑战。于是记者又走访了准格尔旗教育局、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职教科等多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

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危机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受改革开放的刺激,处在较好发展期,工矿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工人,所以国家学习西方办学经验,开始教育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出“让二分之一的初中毕业生上职业高中,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进入本世纪后,中等职业学校又陆续实施了免收学杂费和课本费、每生每年享受1500元国家助学金等优惠政策。不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为了省钱选择了中等职业学校。

如今,我国人口结构性变化使得教育生源减少,普通高中教育学位紧张问题自然得以缓解,其次普通高中也实行了类似的“免补”政策,中职学校在学杂费补贴上的吸引力已经弱化,家长和学生把目光重新投向普通高中。

在一些地区,为了均衡职普比例,划定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各自的录取分数范围,却难以全部落实。一是普通高中计划内的高分学生向县域外优质学校流动,职业高中计划内的学生通过暗箱操作进了普通高中;二是普通高中以让“人民满意”为由,擅自增班或加大班容量,致使普通高中招生工作中的“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得不到有效落实,加剧了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贫血”。尤其是一些旗县职业高中门庭冷落,举步维艰。学校不得不给老师下达招生任务“找米下锅”,社会上的“米”就那么多,真为难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

中职教育尴尬背后的社会问题

据媒体报道,在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城市,仍然存在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问题。一方面是“技工荒”,另一方面是职业技术学校“门可罗雀”。原因何在?

对于上学的目的而言,当下多数家长的教育观很直白,就是让孩子通过从小学到高中的刻苦努力,考上好的大学,拿到有“含金量”的文凭,然后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获得较高的经济待遇,为其终身幸福奠基。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中职学校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不难,但有其鲜明的特征:不少企业劳动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很一般、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有的甚至没有节假日,和农民工差不了多少,薪酬2000元上下。试想,今天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有多少家长愿意将念了十几年书的孩子送进这样的企业?假如孩子能吃下这番苦,就凭这样的收入又如何应对目前城市的消费水准?养家糊口是谁也回避不了的个人生计问题。

人的认识是在社会的比对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仅靠舆论灌输难以扎根。

现以准格尔旗为例,2015年全旗3275名中考学生,经按成绩层层筛选后,分流到不同级别和类型的学校。过第一筛子的是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他们将中考成绩前173名学生录取;过第二筛子的是旗世纪中学,录取889人,最低控制分数430分;过第三筛子的是旗第一中学,录取917人,最低控制分数370分;剩下的后1124名学生是旗职业高级中学的录取新生,其中49名学生成绩不足100分。

记者了解到,准格尔旗教育局在平衡职普招生比例上,已经做了相当大的努力,才保证了职业高中有足够的生源。但是,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趾高气扬,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垂头丧气,明显的等级烙印给低分学生留下的精神创伤,恐怕一生都难以抹平。职业高中面对如此生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难上加难,而且影响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而,职业学校遭受社会冷落便不言自明了。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本科录取率在48%左右,大学毕业后有机会搭上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列车。而中职毕业生参加的对口招生考试,选择面相对狭窄。记者在调查中有一个惊奇的发现:几乎所有上职业高中的学生,不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到企业当技术工人,而是为了从这个狭小出口挤进高等院校。换句话说,学生是冲着“对口招生”而来的。这样,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一样,又陷入攀比升学率的泥潭——对口招生改变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初衷。

该怎样借鉴外国的经验?

提起职业教育,业内人士自然会想到德国。德国虽然也是学历越高、工资越高、就业形势越好,但德国约有六成的年轻人选择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他们懂得每个人并非都适合搞科研或当工程师,有的人更喜欢技术类工作。而且德国不同职业的工资收入差距不大。在职业院校毕业后会及早进入职场,这对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人来说很合算。如果这些人日后觉得所学不够,可以通过上夜校等方式补考高中毕业证,再进入大学。

我们可以学习德国举办职业教育的经验,但要清楚基本国情和社会认可度有着很大的差别。德国职业教育并不是为特定的工作培养特定的技术工人,而是要学习很多综合知识,比如数学、科学、语言和集成电路等。由此可见,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为未来培养技术人才,而中国的职业教育是为当下培训技术工人——这是一个教育视野问题。

顶层设计及其他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的教育格局。

《决定》中的“大体相当”与上世纪八十年代“职普比例1 : 1”的说法基本一致。问题在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实比例与目标要求仍有差距。2015年内蒙古部分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学生比例分别是:呼和浩特1 : 1.2,包头1 : 1.5,赤峰1 : 2.2,乌兰察布1 : 3.3,阿拉善1 : 4。如此难题要破解,恐怕不是哪位官员或专家说了算的,需要国家决策,需要教育结构的再调整,需要民众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需要一个历史推进的过程。

《决定》强调:“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内蒙古地区为例,学生进入普通高中,意味着有48%的把握能考上大学本科,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招生比率比这低得多。这一差别,导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严重失衡。增加职业教育对口招生名额,是振兴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育法律法规以及高层领导的讲话反复强调:保证让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有学可上,到中等职业学校就读——无意中释放出一种政策信号:普通高中是主体,中等职业教育是旁支。如果能做到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在招生次序上“平行”,职业教育就会得到振兴。

俗话说,职业不分贵贱,可直到今天,“白领”与“蓝领”的社会地位、工作环境、工资报酬、职业保障难以相提并论。什么时候把国家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企业工人、农牧民以及社会服务行业人员的待遇大幅缩小,什么时候便迎来了职业教育的春天。

政府不但要制定“劳动市场准入制度”,而且要严格把控。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职业院校的人才输出信息及时存储到“人才供求数据库”,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流通机制。任何单位不得录用未经职业院校培养或培训,亦即无“劳动就业许可证”的人员上岗工作。打一个通俗的比方:用人单位是“婆家”,职业院校是“娘家”,政府牵线搭桥,把“嫁娶”双方搭配得门当户对。

说到底,职业教育不能只为了高考升学率,培养模式应该是“知识+技能”。对于部分升普通高中无望的初三学生,可以探索“中职预科”,对于高考无望的高三学生,可以探索“职普渗透”;非全日制以及根据需要适当延长或缩短修业年限;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拓展和开发新的职业教育资源……都是可探索的形式。

优胜劣汰是生存法则。对于那些规模小、质量差、生源困难的职业学校,既然找不到下锅的“米”,不如索性“拆灶”,进行资源重组。有发展前景的,要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密切校企合作、提高服务意识等方面入手,在内涵上寻求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变得更好。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有所不同。让兔子参加赛跑,可能当冠军;如果让它跳水或举重,必定出丑。职业教育正是不用一把尺子衡量人、不用一个模式培养人的教育。职业学校引导家长和学生增强自我认识,寻找特长发展特长,是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

总之,要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要达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路还很长,很长。

猜你喜欢

职业高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
CLASS STRUGGLES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职业高中会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法国庆祝职业高中文凭创设30周年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