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舞蹈课程改革的几点设想
2016-05-10杨蓓蓓
杨蓓蓓
摘 要:美育教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根据相关文件内容及精神,结合我院人才培养方案,回归本次教改,目的是想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中加入地域性、实践性更强的课程内容,为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关键词:音乐教育;舞蹈;改革
1 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改革的背景
我校音乐学院现有音乐学、音乐表演(含声乐、器乐、舞蹈三个方向)、学前教育(艺术)三个本科专业,音乐教育(学前艺术)、舞蹈教育两个专科专业。其中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将优秀毕业生输送到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从近几年来的就业信息显示,我院历届毕业生大多数畢业后都走上了中小学教师岗位或培训中心。但从学生实习以及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了解情况得知,毕业生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校园舞蹈的编排以及活动的策划能力不足,以至于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无法在工作中得到体现,为此,学生不得不重新花时间报班或自学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目前,我院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大纲中,第一学年为《舞蹈基训》,训练课程为芭蕾基训和古典舞基训,软度也要有所涉及。但学生无任何舞蹈基础,课程训练中兴趣不高,加之舞蹈非专业课程,在心理上加强了对舞蹈课程的排斥。第二、三学年为《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民族民间舞蹈由于根植于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极大地要求了舞蹈的风格性、地域性,教师在一学期的课程中可能只能推两个组合涉及两个民族,但每个组合也只有一个民族元素,学生无法感知其实用性,加上课下练习时间不足,风格把握不强,导致舞蹈动作不标准,学生自信心更显不足。第四学年为《舞蹈编导》,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要求较高,教学大纲中对舞蹈专业的学生也是大三才开始,所以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更是有较大的难度,教师在推行课程中由于学生的作业完成度不高,很多练习无法顺利进行,学生的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
2 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改革的计划及内容
美育教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美育教育的相关政策,当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校园舞蹈是校园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进校园工作是国家的要求、学校的追求和学生的需求所决定的。因此,根据相关文件内容及精神,结合我院人才培养方案,回归本次教改,目的是想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中加入地域性、实践性更强的课程内容,为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而努力。设想如下:在第一学年的《舞蹈基训》中加入舞蹈编导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对舞蹈、舞蹈作品的编排及创编都有所认识。基本功练习以基础性组合为主,多推地面组合。扶把组合的设置以单一元素为目的,对体态以及发力方式进行严格要求。第二、三学年的《民舞》加入校园舞蹈的创编内容,由教师带领,学生从动机开始到舞段,从民族民间舞类别到当代舞类别,针对校园舞蹈的主题,进行舞蹈的改编及创编练习。民族民间舞蹈类别以西南片区主要民族以及风格特征较为突出的民族为主。第四学年的《舞蹈编导》加入校园舞蹈剧目的编排练习,让学生除了会编,还要会排练,为其未来的项目打下坚实基础。做到学生课堂与实践的无缝连接,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未来的实习或工作当中。
3 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改革的目标及措施
通过此次教改内容,能够让学生学习到舞蹈创编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中小学校舞蹈创编的主要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了解中小学校园活动的各种类型和模式;能够策划和组织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符合校园主题的文艺活动。教改中的课堂将采取教师示范,案例讲解,小组创编等模式进行教学活动。通过学习、模仿、练习等方法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舞蹈创编的学习和练习中来,切实掌握中小学舞蹈创编的主要方法。借鉴成都优秀中小学美育教师的成功案例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学会在案例中寻找自己的教学创编模式。带领学生进入培训中心交流学习,鼓励学生实地参与小型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4 结语
音乐离不开舞蹈,校园离不开艺术。时代在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美育课程的教学与开发,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即使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学好专业知识,其次也应该了解及掌握基本的舞蹈知识,熟知舞蹈排练方法,将专业的音乐知识与较为实用的舞蹈知识运用于工作和实践当中,成为创新型人才,在中小学校培养出更多的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