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2016-05-10付桂媛

速读·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中创新数学

付桂媛

摘 要: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深感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缺缺,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了使高中数学教学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以教学改革为契机,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大胆尝试,进行创新教育,以期使高中数学走出“雾霾”,扩展出一片崭新的蓝天。

关键词:创新;高中;数学

对于高中生而言,数学知识量大、抽象难懂,是高中诸多学科当中较为难学的科目。加之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低下,成绩较难提升。为了使高中数学教学摆脱当前局面,进行教育创新,成为高中数学教师的当务之急。

因而,我以高中数学课堂为主阵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期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备课创新,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

要实施创新教育,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进行备课创新。备课时一般做到:教学目的要创新。要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教学过程要创新。设计时可不循旧规,对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课、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教学方法要创新。可以采用提问法、发现法、联想法、操作法等等,方法不固定单一,思维不封闭僵死;教学程序要突出创新,师生合作要体现创新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着,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提问要有实践创新性。

二、课堂角色创新,以高中生为主体

新课程理念指出,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开放,思维就越活跃,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

创设创新情境,学生主动创新。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同时,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创设教学情境有多种做法,如动手操作、制造悬念、实物观察、电教媒体展示、新旧知识间矛盾冲突、“问题解决”的方法。

引导自主学习,激励学生探索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思维研究认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

运用问题解决,启迪学生开拓创新。高中学生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扶持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问题,使学生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从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迪,从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现在教师已不习惯课堂上鸦雀无声,他们从不指责学生在老师讲课时插嘴,常鼓励学生:“谁想到了什么?‘谁灵感来了?”“谁的方法有新意?”“谁的解法多?”“不用举手就可以说”课堂上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教师反而会鼓励学生:“就应该这样,有多种看法,才会有相互启发。”种种不同的看法,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了学生的主题意识,而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学会了创造性思维。

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创新。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让学生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相互促进、主动求知、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一个人要有所创造,除了个人努力钻研和具有开拓精神外,还要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功能,给学生较多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善于合作,集智取长,协作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进行作业创新,对高中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作业是巩固新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创新性作业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为此,练习设计首先要注意层次性,主要有三个层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的练习目的各有侧重:基本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综合练习的目的是深入理解知识,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发展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练习设计还要注意形式多样,可以设计如下形式:①口头作业;操作实践作业;②综合作业;③开放性作业等。这样的作业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评价创新,保持高中生的创造力

评价,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课堂环节之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及时评价必不可少,创新教育中,教学评价要注重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而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评价内容也更全面了,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不仅有书面作业,还有行为观察、问题研讨、研究性学习、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在于看学生的分数、平均分的高低,重点要看教师的教学过程,比如看教师的教学设计上是否有创新思想,是否能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高中数学的发展规律,课堂上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看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是否扎实灵活等等。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要实行激励性评价,不论是课堂提问、做作业,还是其他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注意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势在必行。我在课堂教学的这四个环节进行创新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成效。高中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而是在“海闊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下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猜你喜欢

高中创新数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