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新课导入”

2016-05-10郭睿

速读·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课导入品德课思想品德

郭睿

每一个老师都知道,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良好的“新课导入”一直都是教师的追求。特别是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而言,由于学科性质本身比较枯燥和严肃,所以新颖有趣的“新课导入”便成为很多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关心环节。

一、课堂教学新课导入的重要性

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开始,一般而言“新课导入”时间大约为3至5分钟,虽然新课的导入在整节教学课中只占很少的时间,但它关系到如何上好后面的课以及整节课堂教学的效果。

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为整个教学过程奠定良好的氛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时候,往往就考验一个教师应该如何恰当应用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在课堂之初就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和深化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使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新的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认识倾向,不断提高课堂听讲的效率,同时消除学生对新课的厌学心理,使学生对新课、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友好感。

诚然,每一位老师对于“新课导入”的重要性都有自己的认识,而且在平时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每一个教师也都在努力地探索不同的“新课导入”方式,但有时候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二、新课导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直接授课

确实存在一些教师在讲解新课的时候,往往都是因为没有准备或者懒于准备,而没有设置“新课导入”方法。所以,他们往往采取的是直接没有“新课导入”就开始干巴巴地授课。这样不但吸引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往往也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由于思维惯性或者懒惰等原因,没有意识到到“新课导入”的重要性和其巨大的课堂教学影响作用。

(二)方法单一

有的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则总是用固定的、单一的方法行事,使学生感到枯燥而乏味,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趣。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对“新课导入”认识不够,在课前没有充分备好课,或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教学资料,找不到恰如其分的方法和材料。虽然他们认识到了“新课导入”的重要性,但是在灵活地运用各种导入方法上却乏力无助。

(三)长篇大论

有的教师在引入时则占用大量的时间,长篇大论,让学生不着边际。特别是在他们认为自己课前找到的材料是十分精彩的情况下,急得要把自己掌握的所有材料都告知学生,而忘记了“新课导课”在教学过程中是个“引子”,导入的时间如果占用太长,影响正课的讲解。

那么,一堂课改如何导入呢?我们知道,其实并没有统一的导入方法,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因为即使是同一课书的内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也会不一样,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针对所教学生和班级不同的特点,要精心设计好导入的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新课导入的主要方法

(一)以旧带新法

这是教师比较常用的一种课堂教学“新课导入”方法,即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抓住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而导入新课的方法。这样的导入方法,无论从检查掌握知识来看,从知识的联系角度来看,还是从激发学生兴趣都是一种好的方法。我们课堂导入新课时,并不一定局限于刚刚学过的旧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甚至是其他学科或其他方面学过的知识。例如:在讲授九年级思想品德《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时,先复习七年级下册所学过的内容《感受法律的尊严》。然后提问:我们国家法律体系中有哪些法律?它们是怎样的关系?引出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地位和作用,从而引入新课。

(二)故事导入法

根据初中学生爱听故事的特性,在“新课导入”时,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运用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民间传说等方面的素材导入新课。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而且类似的导入方法更容易吸引学生,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会讲故事的老师也往往更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不过,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教师应尽量做到以事论理,寓理于事,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力度。例如在讲九年级思想品德《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我讲述了清朝末期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落后,落后受到挨打的历史故事。引出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从中导入新课。

(三)時事导入法

在现在传播和信息获得渠道都那么方便的时代,现在的学生都对时事热点非常感兴趣,所以通过热点时事导入的方法也越来越被教师使用并效果良好。时事导入法就是把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与当前的热点时事联系起来,巧妙而大胆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讲九年级思想品德《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时,我会跟当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其所行使职权的热点时事结合起来,引出人民是怎样当家作主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权力,从中导入新课。

(四)互动导入法

在课前组织学生演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品、相声、短剧或其它互动类的活动,然后在课堂上以这些的吸引学生兴趣和关注力的方式导入新课。这种方法适用于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新课导入”,方法较为新颖,容易吸引学生,课堂气氛活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来。例如,在讲九年级思想品德《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时就可以编演“超生游击队”的小品,让学生认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从而导入新课。

当然,我们也知道,方法论即使再好,也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终极途径。在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新课导入”是一门艺术,良好的“新课导入”是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环节中极为重要的首要环节,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作为每一个现代教育新课标要求下的合格的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必须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践和探索,不断地学习与反思,努力提高“新课导入”的水平,从而确实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杜丽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思想道德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2008(05)

[2]明生,王康.初中生思想道德状况及教育策略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4(11)

[3]陈玉兰.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渗透道德教育[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2(12)

[4]陈安.浅谈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J].珠江教育论坛.2004(11)

[5]李国华.浅析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猜你喜欢

新课导入品德课思想品德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