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重庆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因素分析

2016-05-10陈静

商场现代化 2016年8期

摘 要:文章主要是分析财政收支、第三产业产值、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数对重庆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首先针对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建立了理论计量模型。然后,我们收集了相关数据,进而利用stata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检验,通过我们的数据筛选,加以修改,最后,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得出结论,并相应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stata;截面数据;异方差检验

自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经济的发展也使消费环境得到提升,消费能力增强,消费观发生了改变。同时就带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发展。社会消费品总额是社会上各行业制造产品,流通产品,通过销售向人们和社会提供的生活消费品的总量。是体现经济是否繁荣的一项指标,也可以及时反映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零售市场的经营状况。重庆是一个直辖市进入了二线城市,是西部的中心城市,人们的消费在这个发达并可以更好得发展的二线城市也显得举足轻重。分析重庆市的消费总额,对其的发展趋势也有参考建议。研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致分为对其的预测和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属于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利用stata软件建立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了解重庆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方向。我选择的可能因素分别是财政收支、第三产业产值、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数,找出他们的关系再加以判断。我运用计量经济学使用的stata分析软件,对重点因素进行模型建立,进行定量分析,以便更好地对各地区做出相关调整,从而使各地区更加合理的发展由此可以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为重庆的发展做进一步的了解。

一、模型设定

我所选择的因素中,重庆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被解释变量,然后根据生活中的影响因素,选出变量进行分析。在众多因素中从直接影响的方向来说,我选择消费品零售价格总额指数和第三产业作为销售方的代表,购买方则选择了人口数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来做解释购买力的情况,以及一般公共预算这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Y表示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X1表示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X2表示为年末总人口(万人) X3表示为第三产业

X4表示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X5表示为般公共收入预算

所以将模型设定为线性回归模型形式:

二、参数估计

1.参数估计和各变量在散点图上同时画出回归直线

由以上图中可以发现Y表示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选定的变量的联系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即x1和年末总人口即x2呈现线性拟合一般。X3表示的第三产业,X4表示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X5表示的一般公共收入预算呈现正相关线性拟合良好,存在线性关系。

根据以上图中数据,模型估计的结果可以写为:

可以看出R2=0.9371,表示设定的模型有很好的拟合优度,可以进行接下来的检验,模型中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

在已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1的情况下,解释变量中X1,X3,X5的P值显示分别为0.018,0.000,0.049,说明X1,X3,X5对于Y的影响是显著的,而X2,X4的P值不太显著。

最后,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1,0.0000<0.01,所以对于F检验是满足的,总体来看求出的回归方程具有很好的经济含义,并且是显著的。

三、异方差检验

在α=0.1时,P值=0.0596所以拒绝原假设,存在异方差

所以进行异方差处理,得到模型估计结果写为

可决系数=0,9277,修正可决系数=0.9160

四、模型检验

拟合优度:可决系数为0.9277。修正可决系数为0.9160。说明了设定的方程对样本的拟合程度好。

F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由F(5,31)=79.50,P=0.0000可以看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年末总人口”,“第三产业”,“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公共收入预算”的这五个选取变量的合作影响效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显著的。

t检验: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判断,自变量X1,X2,X3,X5的系数估计值对应的P值均小于α=0.1,那么选择显著性水平在α=0.1的情况下,“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年末总人口”,“第三产业”,“一般公共收入预算”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显著影响。而X4的系数估计值对应的P值为0.459,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本文中研究的重庆市消费品总额的影响不显著。

五、结论

模型估计检验可以得出,重庆各地区消费品零售总额受到x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影响,x2年末总人口,x3第三产业,x5—般公共收入预算的影响比较显著。重庆各地区的第三产业和一般公共收入预算与被解释的变量能保持比较好的线性相关。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年末总人口的线性关系就较弱。同时,可以看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不好解释重庆各地区消费品零售总额。

六、政策建议

1.重庆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多关注居民的消费变化,正确把握其成长变化,研究拟定出有用的改进方法。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消费品市场的监管与预测,可以更好地了解居民生活的消费动态;不同社会层的居民消费特点和规律都应该掌握,然后对其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控,做出改善。那么不同阶层的居民都可以跟上大环境下加速发展的重庆市,满足不同的需求。

2.对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应保证一定的稳定性,确定低收入者的生活不会因城市的快速发展而承受不起。对于第三产业,应大力支持其发展,扩大其经营范围。让企业分工更好得合作,使组织方向与工业方向进行对接,更加方便简捷地获得商品供给,是流通环节变得简单并且也减少了流通成本。这样就可以保证物价,刺激居民消费。

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依赖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那么发展中的重庆应要注重经济健康发展。第三产业是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增加地方税源的一种方法。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以从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来考虑,是增加地方收入的关键。因此,重庆市可以接下来的政策中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务等。第三产业的壮大发展可以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亚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因素分析[J].时代经贸旬刊,2007(SB):22-23.

[2]翟习宏,王贵銮.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因素分析[J].安徽省情省力,2002:6-8.

[3]陈美璘.贵州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因素分析[J].品牌月刊,2014(10).

[4]重庆统计年鉴,2014.

作者简介:陈静(1994.02- ),女,汉族,福建永泰人,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在读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