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这里看懂一个国家

2016-05-10许志杰

祝你幸福·知心 2016年4期
关键词:跳蚤市场集市巴黎

许志杰

我们夫妇一起出国几趟。妻子对我说,到了国外不愿去看那些所谓的著名景点,而是特别喜欢赶集和逛跳蚤市场。对于陌生人而言,国外的每一个地方都是景点,看不胜看,却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赶集或者逛跳蚤市场,能够更多地了解市井生活,目睹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在这里看懂一个国家,知晓一个民族。

我也有这个爱好,不要说到国外,即便在国内出差某城市,我早晨一定会去逛早市。不买东西,只是转转看看,透过这么一个小市场,本地的人文、风俗、物产、饮食习惯,也就了解个差不多了。有时候开车外出,见路边、村头有集市、市场,我经常停车去逛。跟当地的百姓打个招呼,唠几句家常,问问价钱,买点土生土长的农副产品,十分有趣。

早期出国时,都是跟着代表团之类集体活动,根本没有多少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且强调组织纪律,个人不得脱团外出,即便购物也要一起到大商场、大超市。跳蚤市场、农贸市场一概去不了,乡村的集市就更甭说了。随着出国次数的增加,自己的胆子大了,敢于脱团到酒店周边的地方走走,要是周末的话就有可能碰上早市、跳蚤市场。有了几次经验,慢慢摸出国外城市的市场规律,提前做做功课,再到哪里,抽空就去了。

这次到巴黎之前,在莫斯科、赫尔辛基、汉堡、阿姆斯特丹,正好赶上周末,我们就把这天的旅游参观改到当地的跳蚤市场。的确,在不同城市的跳蚤市场看到的是不同的城市文化形态和市井、世俗,以及历史印迹。在巴黎,和侄子开车正好路过一个周末书市,我们进去转了一圈。那里绝大部分的书是法文、英文版本的,看不懂,但也有不少中文版的老书,如马、恩、列、斯的著作,还有四大名著,以及近些年出版的畅销书籍。我猜想这些中文书籍应该是中国人到法国时带来的,后来不读了,或者再回国不好带了,就采取了这种就地处理的办法。

其实,这些在城市里开的书市也罢,跳蚤市场也好,虽然与国内出售的商品不大一样,但基本形式是一回事,没有多少不同之处。让我眼前一亮,特别感兴趣的是在巴黎近郊的一处乡村集市,看到的赶集场景,记忆深刻,意犹未尽。

从巴黎开车去诺曼底时,高速公路边的小镇上,有一处人头攒动的地方,似是乡村集市。但因要赶路,只能匆匆而过。第二天,再从圣米歇尔山到圣马洛的路边,又看到了一处这样的地方,我们便停下车,兴冲冲地跑了过去。

是一处乡村集市,面对此情此景,我有些兴奋,同时心生思乡之情。在我老家的村里也有一个不是很大的集市,按农历算每月逢初四、初九,或十四、十九,以此类推,就有一个集。四里八村的乡亲把自己家里的农副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赶集的以本村人为主,也有邻村的,买点肉、菜类的副食品,还有卖农具的、修理农具的。这一天,村里像过节,大家有事没事地去遛一趟,不仅是为了买什么东西,也是和老朋友见见面,打打招呼,问候一下的好机会。我只要回家,赶上赶集的日子,一定去转一圈,平日里很难见到的老人,在集上都见到了。赶集甚至成为村里人的晴雨表,谁谁没来赶集,人们开始打听他干什么去了,要是老人就关切地询问是不是病了,等赶完了集便会三五成群地到家里问候。一个小集,可以温暖很多人,联络村里人身后的感情。

我看法国的这个乡村小集市,也像我们村里的那个集,赶集的人互相都认识,见面问候拥抱,像久别的亲人,煞是激动。不过转了一圈发现,这个集市更具有娱乐性,像周末镇上人的小型聚会。首先是在这里摆摊的人,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买卖人。其实,连我们村里的那个集市,都有不少专业买卖人。他们今天这个集,明天那个集,把批发来的商品,通过赶集的形式再卖出去,从中赚那一点儿差价。这个小集不是这样,赶集的人估计都是来自旁边这个镇上的,他们兜售的那些商品,一瞧便知,都是自家用不着的多余之物。集上不见菜、肉这些食品类的东西,倒是在集市的一边有一排白色帐篷,帐篷里既有咖啡馆,也有酒馆,还有很正式的快餐馆。在另一块空地上,是一处儿童乐园,骑马、射箭,很多游戏。

有几位白发苍苍的慈祥老人,他们面前摆着东西,还摆放着一张很大的桌子,上面铺着洁白的桌布。桌子上摆着高脚酒杯,里面盛着晶莹剔透、红得发紫的上好葡萄酒,以及不多的小食品。老人们坐在椅子上,穿着十分讲究,上身是开襟大衣,配白色衬衣,下着短裙配半高筒靴子,看上去好像是在准备一场正式的舞会。本想买几件老人摆着的东西,可看着她们那份欢快和陶醉,不忍打扰。让老人们静静地尽情享受这份畅快和欢乐吧。

整个集市是在一大片草坪上摆开的,除了留出人行过道,每个摊位都在草坪上覆盖一层布,免得踩坏草坪。整个集市显得整洁、有序。我开始了自己的购物之旅,在这里,每件物品都有一张小纸片,上面已经写好了价格。价格是如此之便宜,我心欢喜至极。我喜欢欧洲出产的一些风景看盘,盘子并不是多么精致,但上面的画作或风景,很有意境。至今,我已经从世界各地淘回近300个看盘,十分壮观和有趣。对比其他地方的看盘,这里的价格可以用低得惊人来形容,由此更可看出,在这里摆摊就是一种娱乐,一种集会,一种仪式。至于赚不赚钱,能赚多少,无人计较。法国人不喜欢讲价,卖东西的人也不会乱要价,这个集上东西的价格已经低到不好意思还价的程度。我基本是看中后交钱拿走。其中在买一件铜制的双马挂盘时,我零钱不够了,就拿出一张稍大票额的钱,摊主见故,二话没说,把我手里仅存不多的零钱拿了去。后来我想,那个看盘的价格是7欧元,我手里的那些零钱加起来不足4欧元,实在不好意思。

能在法国碰上这样纯粹的乡村集市,实在有幸。侄子说,法国人本有的淳朴、简单,现在也只能在乡村的集市上体味到了。大概在十多年前,包括在巴黎这样的都市,如此具有法国原汁原味的小集市和早市类的跳蚤市场,还能见得到。如果赶得时候好,还真可能有漏可捡。欧洲人有一个生活习惯,他们一般不在家里放一些没有太多使用价值的老东西,那些被认为没用或者用过了的物件,就会被处理掉。处理这些物品的办法有两种:晚上放到家门口的大街上,让清理废品的城管人员拉到回收场;有情趣的人则利用休息时间,把东西拿到跳蚤市场或集市摆摊。因而,早些年中国游客经常在这些地方捡漏,再带回国内卖高价。此等美事,一传十,十传百,迅速在中国游客中传开,于是,过去不常见到中国人的地方,中国人成为常客。欧洲人对金钱绝非视若粪土,看到中国人如割韭菜一样地掠走他们手里的东西,价格也随之被轰然抬起。而且,现在一些大城市的跳蚤市场,出现了一批“职业”淘宝人。这些来自中国,又在欧洲长期定居的行内人士,掌握着每个城市开集的时间、特点,每到时候就会准时出现在市场上。在莫斯科、汉堡的市场上,我都碰见过这样的人,他们有的是爱好、收藏,有的就是想办法带回国内,进行销售。

回到巴黎的住处,我们认真地对买来的东西进行清点。大大小小的看盘,总共15个,全价21欧元,一套6件红铜质的纯手工煮锅38欧元,就这套铜锅,卖铜至少也能收回50欧元。另外还有小孩玩具、崭新的茶具等,装了一大行李箱。回国时,我只带了那15个看盘,其他留给了侄子。就是这样,在巴黎机场还花钱加运了一件行李,即便如此,算下来,在乡村集市买到的东西,也还是超低价,十分合算。

妻子说,下次再到法国就让侄子开着车,到乡下赶集,太有意思了。

猜你喜欢

跳蚤市场集市巴黎
敖德萨跳蚤市场
巴黎之爱
热闹的集市
高中作文选粹
巴黎的每一个Moment都值得盛装
跳蚤市场意义大
征战巴黎之路
热闹的集市
巴黎
热闹的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