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育在西部农村地区反贫困进程中的可持续性

2016-05-10蒋平英

卷宗 2016年3期
关键词:反贫困贫困教育

蒋平英

摘 要: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贫困家庭除了积极利用外部力量与资源外,更重要的是坚持自力更生,主动地提高个人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教育是对贫困地区家庭中的个体进行,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扶贫是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因此,在摆脱贫困的进程中,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是摆脱贫困重要途径,甚至是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而教育扶贫可以有效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平衡,更有利于缓解农村贫困现象,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教育;贫困;反贫困

在脱贫攻坚中,脱贫的中心是人,而人的知识、技能、资历、经验以及技能熟练程度等都与受教育高低密切相关。通过教育的方式,提升贫困人口的素质,使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得到促进,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种长期持久的方式。集美大学的严万跃认为,现代社会的贫困问题都是知识与能力贫困的表征和结果,发挥教育的扶贫功能不仅能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还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而加大贫困地区人的投资,则是对贫困地区造血式扶贫策略。因此,对贫困地区人力的投资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最终提高贫困人口抵抗贫困的能力。

1 个人在贫困演化机制中的角色

通过教育来摆脱贫困,那么贫困的发生机制是什么呢?贫困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会随着人类的进程不断演化。贫困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制约要素,它作为一种社会中的经济问题,其形成机制是多元的、复杂的。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个人,故而对贫困发生机制的理解,更应该把它放置于一个具体的社会共同体中,从个人的文化背景、个人素质、接受教育的程度等社会网络中,对教育扶贫的重要性和可持续性进行本质性的分析与探讨。在农业经济社会个体家庭中,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性资源,也是生存的必备条件。农民通过对土地的耕作,在保证家庭基本生存需要后,剩余部分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或交换。因此,自然资源是整个共同体开展经济活动不可替代的因素。随着人类进入工业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生产工具不断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转变。物质生产的目的在于交换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经济活动则成为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心,贫困则直观的表现为个体家庭经对剩余价值的占有,人口基数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制约性逐渐减弱,非农业机会不断增加,而从事非农业所得收入在整个家庭的收入分配成为重要的来源。在生产过程中,个人作为生产者,其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成为物质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在现代社会,商品的丰富性,使个体的可选择性更加多样,个体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其知识文化水平、技能及对技能的熟练程度、思维方式等等则成为重要的因素,将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转化为经济活动中的资本,则是提升个体家庭经反贫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故而贫困所表现出来的,不仅在于物质上的缺乏与经济收入方面,还有由收入分配所引起的社会分层,不同阶层之间不对等的社会关系的方面。因此,对个人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培养成为反贫困进程中重要的途径,教育则成为对人的发展与培养的基础性方式。

2 教育在反贫困进程中的功能

在对贫困地区的贫困原因的分析上,许多学者都认为经济收入低是主要原因,故秉承快速提高贫困家庭经济收入的原则,政府给贫困家庭类直接性的现金或实物补贴,采取输血式的扶贫措施,确实也取到了短期的效果。但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地区的贫困现状,而并非长期的、彻底的解决贫困好方法。我国的主要贫困人口处于西部农村地区,有丰富的剩余劳动力,但其中许多人知识水平不高,没有技能。当前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对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些人要参与到市场竞争,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并不是只靠体力就能达到,更重要的是通过其知识结构与所拥有的技能所体现。通过教育,有计划的培其养知识,传授其技能,促进人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通过教育切断贫困家庭贫困代际的传递

林乘东于1997年提出教育扶贫论。他认为,教育具有反贫困的功能,可以切断贫困的恶性循环链;应该把教育纳入扶贫的资源配置中,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使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贫困的代际传递是贫困人口持续贫困的重要原因,在贫困家庭内,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辈的贫困并传递给下一代的循环贫困现象。而这种情况在从事传统农业的地区尤为明显,人们主要是延续祖辈的事业,从事非农业则次之,加上外出务工的不确定性,这部分人并不能完全摆脱土地的制约,迅速融入新的环境。而其中受教育程度高的剩余劳动力,适应新事物的能力强,基本可以摆脱土地的束缚。这部分人从事非农业工作,知识水平、技能、熟练程度都是外出务工获得更高收入的重要条件,但这些都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通过教育使新一代农民的知识得到积累,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教育是斩断贫困家庭贫困代际的传递链条的最佳方式。

(二)通过教育推动贫困人口价值观念的更新

贫困在某些范围内,已经内化成当地人口可以接受的一很平常的文化,久而久之,人们安于现状,对待贫困认为是理所当然可以接受的事情。在这个范围内贫困人口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都自成一套,很难接受外界的主流价值体系。我国许多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生活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都有一套相异的系统,对相异的文化体系表现出不理解的或者抵触现象。例如他们不了解基本公共服务知识,不了解基本卫生知识,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运用社会资源创造价值,也不会运用金融知识增加种养殖价值的新方法,更加不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这些都与人的知识结构与个人的社会参与程度有密切关系。因此,教育特别是越高层次的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向贫困户提供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机会,更加让他们掌握了用知识换取价值的方式。通过教育引导贫困的成人与儿童更新原有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一方面使其认识到学习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与学习新的劳动技能在摆脱贫困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其更易接受相异的文化,得以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并参与到相对发达地区的就业与经济发展中,获得就业机会所带来的收入也可以使其家庭贫困状况获得缓解或解决。

(三)通过教育加强贫困人口参与式的反贫困

贫困人口通过教育获得知识还不是让贫困人口立即创造价值的能力,发挥贫困人口自身的潜在价值,学会将知识转换为创造价值的技能和各种资源,让贫困人口进一步了解贫困原因,找到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方式,掌握脱贫致富的技术和能力。如在依靠产业脱贫方面,教育可以让贫困人口接受新技术,进而掌握和运用新技术来摆脱贫困。而许多农村地区的劳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低,文化素养不高,而针对这一种情况农村地区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的情况,基础性的教育成为重点。通过教育加强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参与式的反贫困能力,最好的方式从儿童的基础性教育出发,儿童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都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起点。在反贫困的进程中,贫困人口的知识文化结构调整与社会的进程相适应,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一种方式,而这种人力的投资所取得的的成效是长期的和持续的,也是贫困家庭更好发展持久的保障。

在教育反贫困中,要摆脱贫困最终路径是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的获得,而教育是获得脱贫致富能力较低成本的途径。从长远来看,西部贫困地的贫困人口在文化素质与相对发达地区比较,呈现较低的状态,政府要当好自己的角色,经营好环境,提供必要的支持,以杠杆化的作用撬动教育脱贫可持续发展。在教育反贫困的过程中,政府除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与创吸引高素质教师的环境以外,促进教育资源均等化。基础性教育是引导贫困人口建立全局性、持续思考的先导;职业教育则是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与技术型生产者的重要途径,通过职业教育把贫困地区的普通劳动力转换成新型的技术人才;调整成以基础教育为基础,职业教育为重点,外出务工者的技术教育培训为推动力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严万跃.论现代教育的扶贫功能[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77-80.

[2]林乘东.教育扶贫论[J].民族研究.1997(3):43-52.

猜你喜欢

反贫困贫困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基于反贫困的农村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基于反贫困的农村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