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习作兴趣
2016-05-10马灵芝
马灵芝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语文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小学时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我们应该在字、词、句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听 、说、读、写能力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 从一年级进行起步训练
学习的动力源泉来自兴趣,为激发儿童听说的兴趣,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启发学生自己的话,变成内容新颖,通俗易懂的故事,大胆地走上讲台,训练说话比赛,第一册学习拼音中的小短文,有意识地读成朗朗上口的儿歌,适当的加遍形象、生动的动作,让学生边诵读,边做动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轻轻地》一课,让学生分别学习小兔、小狗走在草地上的形象动作,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轻轻地”,在学生积极回答的过程中,了解了小草是具有生命的,还可以绿化环境,从而知道作为小学生应该爱护花草,不应该做什么。
从说到写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经过对简单的看图学文详细按观察顺序叙述的说话训练后,我有意识地提出简单要求,让学生写,首先,根据简单画面内容试着起题目,然后强调书写格式,根据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四方面对画面进行写作训练,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从一句话到三句话达到数量的增多,从时间到天气,环境的描述,从人物到表情、动作的扩展,勾画出了一篇出色的“小作家作品”,在调动了兴趣的前提下,发展了思维,达到了习作的根本目的。
2 决不放松启蒙阶段的片段训练
三年级是作文的启蒙阶段,也是低年级之间的过渡阶段,因此我们不能要求过高,过重的片段训练。三年级的一篇文章《松鼠》,它是一篇习作例文,要求写作一种动物,其内容不外乎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因此我们进行分步指导:一是动物的外形,让学生想起所熟悉的动物的外貌,在大量说、写的基础上,把握不同动物的特点;二是动物的生活习性,我们举行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到有小动物的家中进行实地观察,然后再将所见所闻叙述一遍,这样生活习性的描写就不困难了,最后我们将两部结合起来,动物就不难写了。另外,进行大量的日记练习,也是片段训练的重要手段。
3 开放感受系统,感悟生活情趣
生活是充满生机,充满情趣的,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尝试,因此教学时应该解放学生的眼睛、双手、口、头脑,让我们去观察,操作,说想说的话,写想写的内容。日常教学中,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写作练笔的机遇,对于每一堂比较成功的课,我会以不同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叙述最精彩生动的片段,限于一定字数即席写作,不需要长时间,从自己的所感到所思,有感而发,有感而作,真正做到“有所做而做”的目的,同时与口语实际相结合,说些不分离,再第12册积累运用五的口语交际中《我的理想》,其要求是说一说自己的理想,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理想。我采用在教师点拨、学生畅谈、师生互动过程后,当即依次为练习,进行习作题目。这样能够写出学生的心声,真正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感情真挚,语句流畅,效果很好。
4 结合阅读教学培养语句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经过编者几经推敲、精心挑出来的,文中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堪为学生的典范。而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只要稍加留神便无出不能找到。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当读到具有感染意义的关键词语,要引导学生分析体会,悟出“言中之意,弦外之音。”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继续和延伸,它也是课内活动的补充和发展。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密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图书室,积极倡导学生广泛阅读。以博览为基础,以精读为目的,并以写读书笔记为要求,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读物进行具体指导。如中年级学生,读内容较浅显的书,写出摘录式、日记式的读书笔记;高年级则独内容更深一点的书,除写摘录式日记式的读书笔记外,还要写体会式、提纲式的读书笔记。其外,还要结合实际,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各种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朗诵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课外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学生能把读到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一一摘录下来,并时常温习与品赏,那么,在潜意识里对文章的遣词造句产生爱意。爱知则亲之,亲之则效之。日积月累,想表达要诉说的欲望固然就在情理之中产生。
5 结合活动课培养日记兴趣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这是大纲对习作的基本要求。而现实中的学生情况又是如何呢,一是习作时无“话”可写,却生活材料;二是习作时有“话”不会写,缺乏规范的书面语言。小学生们刚刚翻开人生阅历的新页,缺乏生活体验,材料积累不足,无话可写是情有可原的。为此,学校要因时因地制宜,利用活动课,组织开展各种趣味活动。如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手工等兴趣小组活动。教师要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参加活动后,及时将自己在活动中所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和所想到的,用适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并告诉学生,这既是日记,又是习作的材料。长期以往,学生对习作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又由于所写的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看见的、摸得着的具体事情,因此,写起来不在时有“无米之锅”之感,而是有感于生活,一吐为快了。一下子“要我写”的强求之感转变为“我要写”的欣然命笔!这样用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学生可以放开手脚写,是禁锢的思想得到解放。训练的氛围宽松,逐步从被动学习到主动的表达-----不吐不为快的方向转变。
6 结合学习园地、班刊,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让每位同学都交出一篇字认为写得好的习作或日记。在小组里进行评选,各小组有把筛选过的习作交到班上进行竞选,把最优秀的习作推荐给学校作文园地,其余的作为班刊内容分期在班上展出。这样,在展出的过程中,对于写得不够好的同学来说,是一种促进,他们通过学别人的习作,比较出自己的不足,明确应该努力的方向。儿童天生的好胜心理会驱使他暗下决心,去追赶别人。特别是当他们在班刊或校园板报上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全班同学、全校学生欣赏,被教师们注意时,就会有一种荣誉感有一份成功的喜悦心情。
总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阅读和作文。在小学教学中,不论是低年级,中年级还是高年级,我们都应该将习作融汇于日常教学之中。使低、中、高年级在阅读、作文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根本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学生的写作上进心、自尊心和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