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馆藏文物利用研究
2016-05-10张兆干石新红
张兆干 石新红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博物馆的现状和问题,对博物馆资源的利用和研究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探求在新时期博物馆文物利用的形式,希望可以更好的发掘文物资源的价值,服务社会和大众。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利用
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给后世留下大力的文物,而许多文物特别的出土文物,就保存在各地博物馆里保藏,这些文物如果一直保藏在博物馆中,而不充分利用的话,对博物馆来说,只起到了保藏保存的作用,而没有挖掘出这些文物自身历史文化科学内涵,充分的利用好这些文物为社会服务。因此,如何提高博物馆文物的利用率,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效益,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当前博物馆光藏文物利用情况
(一)硬件条件简陋使馆藏文物得不到充分利用
一方面一些博物馆硬件条件简陋,基础建设虚弱,年代久,场地小,只有狭窄的展览馆地,因此,对这部分博物馆来说,许多分文物进馆后,进过了常规的登记、入库等手续外,从此就永久藏在库房中,被束之高阁。这些文物只不过是从一个地方搬到了另一个地方,只进行了空间的置换,而其深刻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根本得不到利用,只是博物馆的文物,而不是社会的文物。另一方面,一些博物馆硬件条件上的简陋,还体现在文物保护和利用技术的不足。一些博物馆缺乏专业机器,专业技术,对文物研究和文物利用缺乏专业先进的机器和技术,这种技术和机器上的缺乏,直接导致一些馆藏文物不能得到及时甚至是常规的检查和修复,因此,这些文物进馆后,即被保存起来,重新不见天日。
(二)文物专业人才的缺乏使馆藏文物得不到充分利用
当前,许多地方的博物馆,特别是一些小型博物馆,文物专业人员有限,许多博物馆工作人员,并非专业人才,许多人都是博物馆建成后,从文物局、文化局甚至是其他事业单位转掉过来这些工作人员专业各种各类,五花八门,只能从事常规的工作,而无法进行文物内涵研究和文物技术的研究提高。同时,小型博物馆博物馆受财力的虚弱,博物馆所在地政府对博物馆建设重视的不够,以及地方政府事业编制配额的不足,都导致了许多博物馆引进不到专业的文物研究和保护人员,致使馆藏文物的研究和馆藏技术的提高得不到有效提高,甚至长期处于停滞甚至空白状态,无法挖掘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深深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文化普及价值。
(三)利用形式简单导致使馆藏文物得不到充分利用
纵观当前国内的大多数地方小型博物馆,大多造型一致,结构固定化。虽然每个博物馆都有数个甚至更多的展厅,但这些展厅或者完全按照历史时间顺序排列展览,每个历史时期安排的文物放在一个展厅;或者是完全按照文物出土的空间位置展览,将某个出土遗址的文物集中放在一个展厅展览;或者是将历史时间顺序排列展览与出土地文物集中展览结合起来。这三种形式的展厅,往往都只有一个主题,所有的文物是按照这个主题被填充进去,陈列形式简单枯燥,许多馆藏文物如果在展厅的主题之内就能被展览,否则即使是一些具有非常高价值的文物,也只能束之高阁了。这种灌鸭式的文物展览,不能吸引社会大众主动探索文物价值。同时,这些单一主题的文物在被展览时,只注重文物的形式美,而忽略与该文物研究文的相关文字和档案资料,这些文物在展出时,只有年代,没有信息,无法吸社会大众的兴趣与思考。
2 博物馆馆藏文物充分利用措施
笔者从多年从事文物工作的经验出发,针对当前许多博物馆光藏文物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原因,认为,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充分利用,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充分运用互联网+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当前博物馆馆藏文物利用来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一方面对于许多馆文物,对于其历史内涵的研究,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将其三维立体影像传送到相关研究机构进行研究;对于许多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也可以讲该文物的现状通过三维立体影像传送到专业技术研究机构进行咨询和探讨,并由相关专业机构安排专业人员上门技术修复服务。同时,博物馆还可以建立专门网站,将全部馆藏文物上网,只要打开网站,社会大众就可以欣赏到形式上三维立体,内容上有详细介绍文字的文物,将馆藏的文物充分的展现给大众,充分 发挥出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社会价值。
(二)加强文物专业人员进行
提高博物馆人员的科研水平,要加强对文物的研究。文物是无言的,但文物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又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技术等丰富内涵,具有历史科学价值。只有让博物馆人员提高科研水平,充分将文物的特殊历史背景,历史情节深入揭示出来,才能吸引人们探寻历史的目光,才能在这历经历史沧桑的文物上发现更深层的东西。
(三)创新馆藏文物陈列形式。在陈列形式上,除了作为基本文物陈列不能废置外,要通过文物的形式揭示一段曾经的历史时间,认识曾经的历史人物,展示曾经历史发展历程。其余不在基本文物陈列的文物遗珠,可以划片作为小的展区,将每件文物的辅助陈列品、相关陈列品,一同展出,以纵横相间的方式,让游客品味历史,寻求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自己的思考。
总之,博物馆文物的利用和研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既要加强文物的管理与收藏,又要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和现实功效。
参考文献
[1]卢茂萍:《浅谈山区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利用》,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 2011(10)
[2]杨妍瑛:《浅谈文物利用与保护的关系问题》,青年与社会,2014(13)
[3]彭卿云:《关于文物“利用”的由来与衍变概述》,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4(1)
作者简介
张兆干(1982—),山东邹城市,山东邹城市文物局助理馆员。
石新红(1981—),山东邹城市人,山东省邹城市第六中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初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