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戏剧教学策略研究

2016-05-10余景怡

学周刊 2016年6期

余景怡

摘 要:戏剧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且符合新课标关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要求。而且,教师应用戏剧教学策略,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领悟。因此,教师应重视戏剧教学,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关键词:设置问题;把握情节;解读人物性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6-01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6.063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课本编排了一个单元的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正是由于戏剧有如此之多的体裁方面的特征,我们的语文教学者也必须从中学语文教学特点出发,在戏剧教学过程当中围绕这些特性来进行戏剧教学,使学生懂得戏剧这种文学样式本身的艺术规律,为学生的后续性发展打下基础。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戏剧的魅力?如何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解读人物的性格呢?对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感受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抓住戏剧文学的三个特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一)特点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方法指导:理清人物关系。理清人物与时空的联系是把握戏剧文学的基础。这一环可以通过预习,课堂上由学生派代表收集资料自主讲述,其他学生补充修正,最后以图表形式归纳总结。抑或者可以由教师设计图表,让学生在查找资料基础上完成图表,再用多媒体或板书形式呈现。这样既发挥了学生主动性,又使学生获得了直观、明晰的感受。

(二)特点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方法指导:提前布置学生收集剧情资料。课堂上,或由学生简述戏剧情节梗概,或者播放学生自己收集影视资料,让所有学生参与过程。这一步骤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信息提取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学生能切实把握情节脉络,且对整部戏剧的情节以及节选部分在全剧中的地位有个总体、系统的把握。

(三)特点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

方法指导:剧作家创作剧本时,总是将深刻的思想通过人物形象来展示。对此,教师可指导学生借鉴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方法,利用剧本中的舞台说明和人物台词,对人物进行个性化的品析。小组内交流后将意见汇总,在课堂上呈现。

二、把握戏剧的情节,引导学生探究情节中矛盾冲突的合理性,进而把握剧本突显的主旨

戏剧是生活的镜子,是浓缩的人生。它必须用更快的节奏,大开大合地叙述故事。为了增强戏剧效果,作者往往会用悬念、夸张、对比、突转等手段来强化戏剧效果。

例如,在教授《威尼斯商人》的时候,我就尝试让学生抓住情节中的几个悬念的设计来深入文本。《威尼斯商人》中出现的悬念有以下几个:(1)夏洛克断然拒绝了公爵的规劝,接着拒绝巴萨尼奥的请求。夏洛克决心不顾一切实施报复。“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让矛盾冲突尖锐。(2)鲍西亚先劝夏洛克“慈悲一点”;又拒绝巴萨尼奥“把法律稍微变通一下”的要求;设计让夏洛克明确表示不答应三倍还款;还让夏洛克请医生为安东尼奥“堵住伤口”,“免得他流血而死”。契约精神与生死之间的矛盾冲突,似乎会让安东尼奥失去一切。(3)鲍西亚提出可以割一磅肉,但“不准流一滴血”,不能“相差一丝一毫”,一下子就让夏洛克陷入绝境。金钱与契约选择哪个?学生在文本中找到了这三处悬念,也就对故事情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接着,我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悬念是偶然中的必然。也就是说,戏剧中设置的悬念或矛盾冲突,是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原因的。《威尼斯商人》所叙说的那个时代,契约等同于法律仍然是一项普遍的原则。违约等于违法,违约不偿就会遭到严厉处罚。于是,贪婪凶残的夏洛克、慷慨仁爱的安东尼奥、聪明机敏的鲍西亚围绕“割一磅肉”的契约,展开“法庭审判”。这充分展现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民族、宗教的矛盾。莎士比亚用自己的理想对中世纪的教义进行了解释,赋予基督教以仁爱、宽恕的思想内容,让作品有更加深刻的内涵。

三、抓住戏剧中的舞台说明等,引导学生解读特定场合、特定背景下的人物性格

初中学生较为熟悉的文学样式是小说、散文和诗歌,对戏剧文学相对生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因为是在特殊的矛盾冲突中展现的,所以,学生要对人物所处的环境、社会大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而剧本中的舞台说明、画外音等能帮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的信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

如在教授《枣儿》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对剧本开始时的舞台说明进行了充分解读。通过舞台说明能侧面了解到老人是一位辛苦劳作、难离乡土的长者,具有满怀亲情,富有爱心的性格。也正是这样的性格才有下面老人与并未出场的“枣儿叔叔”之间产生戏剧冲突。在社会转型期中,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是: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重的考验。老人说:“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够吃出个甜味。”其中“慢慢吃才能够吃出个甜味”一句,所要表达的并不仅仅只是吃枣,它隐含着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深厚情感。男孩的一句“迷路了吧”也许就是喻指情感的流失、人生的迷失。在戏剧展开的情节当中的人物台词,配合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物丰富细腻的情感,从而理解本剧多元而深刻的主旨。

四、利用戏剧表演的形式,演绎剧中人物形象,让学生感受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性格表现

由于我们阅读的是导演、演员用的“蓝本”,所以,无法使学生感受那种综合艺术带来的震撼。因此,我们师生要完全依靠自我的领悟才能理解作品。但是,仅仅通过分析文本无法完全、充分地把握人物形象的。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矛盾冲突、最激烈的情节来表演。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学生对人物的台词展现方式、对微表情的控制模拟可以参考课本舞台说明和人物台词。舞台说明在戏剧发展过中能起到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补充人物对话时的动作神态的作用。人物台词又是戏剧冲突的外化,因此,人物表演应与把握戏剧冲突有机结合。

学生的“演”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其他学生也应该参与点评。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抓住表演者是否符合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来点评,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剧本中的人物和主题。

而人物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节来想象演示,或可形成书面的小习作,这样也更有助于学生深度解读人物。

对戏剧教学的探究,我觉得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拓展。我们要研究的东西还有很多的,如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语文戏剧教学的运用,戏剧教学与其他文学体裁教学的融合,戏剧教学中的审美意识的培养,等等。我谨以此文和大家就戏剧教学做初步的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讯.浅谈初中语文戏剧教学的突破方法[J].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10(12):69.

[2] 赵春红.以《雷雨》为例浅谈戏剧文学的教学[J].新课程:教师版,2011(4).

Abstract: Drama teach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cultivate student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 in Chinese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new curriculum. Through learning drama, students can enhance their literature understanding and insight.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rama teaching

Key words: setting the problem; grasping the plot;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racter

[ 责任编辑 张翼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