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文人之夜

2016-05-10欧少莹

速读·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元稹白居易文人

欧少莹

摘 要:唐代是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比较发达的时期,唐代政治清平,社会稳定,民风奢华,经济发达,在实施宵禁制度时,文人的夜生活较为单调,夜间的活动多为上层贵族、官僚阶级和部分文人在豪邸中进行的宴饮活动,市民阶级的活动较少。到晚唐五代时期,宵禁制度有所松弛,由原本的里坊制度转变为坊市制度,出现专门的草市、夜市,丰富了下层民众的娱乐生活。本文研究的是中唐时期,即“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繁华文明受到摧残,诗人沉浸于缅怀盛世的辉煌,伤叹战乱的余波下的夜里的生活,文人之夜包含了会友夜游,夜泊望月,夜宿见闻,夜宴饮乐等等。

关键词:中唐;文人; 白居易;元稹;夜

一、 夜泊

“夜泊”也是经常出现在唐代诗词中,据资料显示,《全唐诗》中诗题包含“夜泊”的诗歌多达61首,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钱起的《夜泊鹦鹉洲》,卢纶的《夜泊金陵》。《枫桥夜泊》是作者在躲避安史之乱的时期写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写的是诗人夜泊时看着月落,听着钟声,心有愁绪难以入眠的场景。之所以有许多关于“夜泊”的诗歌流传至今,除了夜泊的时候流水潺潺,月光照人,引发诗人的情绪,除此之外,在水中飘摇的小船也容易让诗人联想到自己飘摇不定的人生,“船”有人生理想、航向的象征寓意,夜泊的时候,也会想起人生理想,想起社会现状,思念亲人。又如钱起的《夜泊鹦鹉洲》,“月照溪边一罩蓬,夜闻清唱有微风。小楼深巷敲方响,水国人家在处同。”夜闻渔歌,表现出诗人一种闲适悠然的心境。

二、 夜宿

唐代文人多参禅涉佛,有许多是虔诚的佛教徒。据资料显示唐诗中包含有“夜宿”二字的有40多首,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如张继的《宿白马寺》“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还有卢纶的《山店》“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唐代思想文化风气开放,儒法道合流,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文人志士缺乏盛唐时期的伟大抱负,沉浸于昔日的盛景,却又不得不面对当下不安动荡的社会现状,诗人们通过参禅,通过自己的信仰,寄望佛教中带来的精神的超脱。或是夜宿于寺院,或者夜宿于深山中的人家,淳朴自然的景致使诗人暂时忘却现实的苦难,并从中参悟出佛理,以解决心中的苦闷。

三、 夜值

夜值,又称“寓值”,寓,指寄直,值,通值。唐代初期,朝中除了尚书左右丞、御史中丞以上的高级官员外,都有值夜班的义务。《唐会要》载:“尚书省官,每一日一人宿直,都司执直簿转以为次。凡内外官,日出视事,午而退,有事则直,官省之务繁者,不在此限。”武则天时,“令宰相每日一人宿值,其后与中书、门下官通值”,从此中书、尚书、门下三省的首长都要参加本部门的轮流值班,这便是著名的“三省通值”制。夜值的文人官阶品第并不高,因而他们的夜值生活条件也比较辛苦。白居易写过很多关于夜值禁中的诗,如《冬夜与钱员外同值禁中》、《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夜惜禁中桃花因怀钱员外》等。“风翻朱里幕,雨冷通中枕。耿耿背斜灯,秋床一人寝。”(白居易的《禁中秋宿》)这首诗描述了白居易在风雨夜里独自值班的情景,表达出诗人的孤独寂寞。《冬夜与钱员外同直禁中》)“夜深草诏罢,霜月凄凛凛。欲卧暖残杯,灯前相对饮。连铺青缣被,对置通中枕。仿佛百余宵,与君同此寝。”这两首诗都是白居易在担任宪宗元和初担任翰林学士时所作,我们也看到,白居易与夜值有关的诗中很多出现钱员外,员外为一种官职,钱员外是经常与白居易一同夜值的,第二首诗讲述了诗人深夜起草诏书的情景,忙里偷闲的时候和同僚一起赏菊。在单独夜值的时候也会思念亲人,如对月忆元九。夜值条件虽然艰苦,但却是文人最靠近皇帝的时候,可以为国君分忧,施展个人的抱负,表达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夜宴饮乐

除了上述文人夜间单独的活动外,上层阶级、官僚阶层也会进行集体的宴饮活动。如白居易的《对酒吟》:“一抛学士笔,三佩使君符。未换银青绶,唯添雪白须。公门衙退掩,妓席客来铺。履舄从相近,讴吟任所须。金衔嘶五马,钿带舞双姝。不得当年有,犹胜到老无。合声歌汉月,齐手拍吴歈。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可见在夜饮的过程中,常常有女性相伴。这些妓女多是能歌善舞,女性的加入使得唐代文人的宴饮生活充满了脂粉香泽之气。除此之外,士大夫们还喜欢通过各种酒令活动来增加娱乐气氛,如文字令、抛香球、筹箸令等。香球在席座上抛递,停在谁的手上,谁就要喝酒,此种游戏叫作“抛香球”。元稹《香球》诗云:“顺俗唯团转,居中莫动摇。爱君心不恻,犹讶火常烧。”这里描写的就是筵席之上,依次抛掷香球的情景。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小宴闲谈笑,初筵雅献酬。稍催朱蜡烛,徐动碧牙筹。”又指筹令游戏。通常情况下,文人夜宴也不会那么早散席,通宵达旦也是常事。韦应物的《钱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就说明了这一点:“丝竹促飞觞,夜宴达晨星。”佳人、美酒、才学和故友,激发了文人的创作热情。元稹的《夜饮》就展现了一副宴饮上灯火通明,诗人意气风发的情景。“灯火隔帘明,竹梢风雨声。诗篇随意赠,杯酒越巡行。漫唱江朝曲,闲征药草名。莫辞终夜饮,朝起又营营。”除此之外,唐人还喜欢在夜间进行艺术欣赏,其中多为各种各样的音乐,如琴、琵琶、箜篌、觱篥。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歌舞场面。对弈也是古代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如元稹的《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异日玄黄队,今宵黑白棋。斫营看迥点,对垒重相持。”

总体而言,虽然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当下如此发达,然而唐代的文人夜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单调。无论是独自度过漫漫长夜的文人,还是与众朋友宴饮享乐的文人,又或者是普通的老百姓,在中唐后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动荡不安,相应的对民间思想文化控制也相对松弛,不像盛唐时期,虽是诗词文化发展的巅峰,却少于体现诗人自己的思想,反映自由真实的娱乐生活。中唐时期的文人,思想感情丰富,有对当下政治的不安,有对盛唐的怀缅,有对自身享乐的追求,文人之夜只是洞察文人生活状态的一个小窗口,却也是时代特征的反映。

参考文献:

[1]《论唐诗中的夜情境》刘洪忠

[2]《唐代长安宵禁制度与都市文化》朱耀华

[3]《中晚唐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晚唐词的关系》

猜你喜欢

元稹白居易文人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早春(节选)
文人与酒
文人吃蛙
元稹:你不懂我的忧国忧民
共苦的爱
宋代文人爱睡觉
元稹与灯影牛肉
文人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