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社会批判吗

2016-05-09孙伯翰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0期
关键词:观众社会价值冲突

摘  要:长期以来,许多人对于《阴谋与爱情》这部作品的评价重点都是在“启蒙”与“批判”上。作为18世纪德国文学“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代表作,席勒的这部《阴谋与爱情》固然表达出了这样的内容,但是他的魅力就真的只在于此么?我要探讨的,就是《阴谋与爱情》这样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他的魅力在哪?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这样的文艺作品呢?

关键词:社会价值;冲突;观众

作者简介:孙伯翰,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西方戏剧文化研究方向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0-0-01

想要探究《阴谋与爱情》魅力的来源,就必须了解造成其中主人公费迪南与露易丝爱情悲剧的原因。 我们可以把造成他们的悲剧的原因分为两种,一是封建制度,这是以往的作品分析中所侧重的。二是个人原因,这是各个时期众多爱情悲剧都包含的重要因素。从剧本整体上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在席勒笔下,上层贵族像公爵、宰相、侍卫队长这些人均以反面形象出现,因此在评论《阴谋与爱情》中的人物形象时,我们常常会说:“宰相瓦尔特是剧中封建反动势力的代表。”[1]这样以阶级身份而非人物个性来做出的判断。这里面自然牵扯到了对于封建制度的批判,对青年人的赞扬。在评价剧种的爱情冲突时,许多人也会说“斐迪南和路易斯恋爱的壁垒是市民阶级和封建阶级的对立。”[2]这部作品是有当时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背景因素在里面的,而且这种因素被席勒明确表达了出来。但是,撇开时代因素不谈,一对年轻人之间恋爱,受到恶势力的阻碍最后酿成悲剧的故事模式,也还是从古至今各种文学、戏剧表现爱情悲剧的重要传统。从这个角度上说,这种模式的重点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而非对于所谓封建阶级的批判。

对于《阴谋与爱情》来说,他的魅力产生于作者想要表达的对封建阶级与封建制度的批判,还是文学传统中的个人间的冲突造成的悲剧。简单来说,我们要弄清的是,《阴谋与爱情》的魅力到底是社会价值,还是作品的故事。

时代在变,社会构成在变,相似的故事却在不断出现。我们把《阴谋与爱情》的主要内容挑出来并不复杂,这就是一个男女主人公相爱,却受到家长及第三方阻碍的故事。此种题材,既可以写成悲剧,甚至也可以写成喜剧,无非是故事走向不同而已。写的比较经典的悲剧,就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写的比较经典的喜剧,就可以是现在还在热播的琼瑶的《还珠格格》。同样,这种故事也可以表现作者不同的思想,席勒用在《阴谋与爱情》中表现的就是反封建专制。而同样是悲剧,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表现出来的是反对家族仇恨。而到了中国孔尚任的《桃花扇》却是“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当然,他们的主题是不一样的,情节有着巨大的差异,可是故事的核心却都是相爱的一对恋人与阻碍他们的因素做斗争。这种阻碍他们的因素,无论这种阻碍因素是社会的、家庭的、伦理道德的、最终还必须要以人表现出来,说到底,就是人的冲突。

故事中的冲突好看,戏剧的戏剧性才能体现出来,戏剧才能好看。对于多数观众来说,一个戏精彩不精彩,主要在他的故事,而不是他所表达的主题。如前文所说,无论背景如何,作者表现的主题如何,这类故事的核心在于男女主人公与阻碍他们相爱的各种因素的冲突,表现出来就是人与人的冲突。因此,观众的兴趣点是在冲突上,而不是什么社会背景、主题思想。只有故事好看,人物塑造的饱满,冲突表现的激烈,这个作品才能够吸引观众。因此,一个悲剧,能够让人感同身受的是故事本身,而不在于他的背景是社会制度造成的还是家庭问题造成的。当然,这不代表作为故事背景和思想内涵的社会制度问题、家庭问题不重要,而是说,作为一个悲剧作品他的生命力在于他的故事能够打动人的心灵。从《阴谋与爱情》这部作品来说,它的优秀之处在于他对费迪南、露易丝、宰相、弥尔芙特等等这些人物的刻画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建构。它能打动我们的是费迪南对爱情的坚定、露易丝纯洁善良的心灵,而这自然是在冲突中表现出来的。席勒对于爱情的描写是深刻的“在席勒笔下, 爱情的破坏力得到了较为忠实的表现, 没有药酒与魔法, 费迪南和路易丝终于在爱情的烈焰中飞蛾般死去, 父母失去了儿女、 家族失去了承继、 国家失去了希望,而只有爱情得到了升华。”[3]我相信多数人在意的是这些,而不是它是否批判了封建专制。当然我们会在感动之后想到作者对与封建专制的批判,可毕竟对故事的感动在前,故事才是观众欣赏与感动的重点。

当我们回朔这些伟大的作品时候,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社会价值,更要注意到他们所蕴含的艺术价值,这才是他们作为艺术作品而非政治宣言存在并供我们欣赏的最重要的原因对于。作品艺术水平优劣的分析才应该是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吴兆芳《阴谋与爱情》的思想与人物[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8:4.

[2]安国梁 论席勒的《阴谋与爱情》[J],河南师大学报,1982:1.

[3]张秀宁《阴谋与爱情》中的个人政治美学[J],兰州学刊,2009:5.

猜你喜欢

观众社会价值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探析环境舞蹈的艺术表征
浅议观众的认知在主题乐园互动设计中的主体地位
民生新闻播音中的人文取向
电视节目编排要做到更加合理和科学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产品设计创新的社会价值最大化探讨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