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运动攻守对抗的思考

2016-05-09李强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9期
关键词:无球篮板球篮球运动

摘 要:本文通过对篮球比赛中攻守对抗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赛场上对抗的应用。篮球运动中攻守交替的变化,事实上就是双方运动员控制球的变化与争夺。通过分析对抗的特征、形式等内容。对训练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合理利用篮球运动中的对抗,要在篮球训练中加强对抗性练习。

关键词:篮球;攻守对抗

作者简介:李强(1988-),男,汉族,山西省,助教,研究生,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图分类号]:G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9--02

前言:

篮球运动中攻守交替的变化,事实上就是双方运动员控制球的变化与争夺。篮球运动中对抗应用是整体战术指导下,个人进攻防守的必备条件。篮球拥趸属于同场竞技类集体项目,集体对抗能力由个人对抗能力组成,但不是个人对抗能力的简单加和。合理的战术运用不仅能最大能力体现个人对抗的作用,还能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个人对抗能力和整体对抗能力是篮球战术成功运用的必要保证。

1、攻守对抗的特征

1.1攻守对抗的特征

现代篮球运动向攻守目标明确,攻守转换速度加快,鼓励身体接触的方向发展。篮球规则也是向快速进攻,加快攻防转换,鼓励正面接触的方向倾向。这样一来攻守对抗的程度就会不断加强,攻守时身体接触就会增加,这样一来就要求运动员有更强的身体和更高的身体对抗能力。篮球技术和篮球规则的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篮球运动激烈性、准确性、公平性、综合性的特点。

1.1.1激烈性

篮球比赛是在28米长15米宽的场地上,进行48分钟的积累对抗。全场紧逼、中场堵截、场角夹击、地板争抢、拼抢篮板球这些都是对抗的基本形式。各种积累的争抢、限制与制约盛满了整个比赛和赛场。我国篮球在进攻端与防守端都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在身体对抗方面,有些著名专家、教练指出,中国国家队致命的弱点是全队和个人的对抗性差。所以提高个人与集体的对抗水平是一支篮球队首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1.2准确性

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的体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体能条件下,运动员在不停地进攻与防守中,力求体能的经济性。这就要求运动员对动作判断的准确性,做球的判断对方的动作、意图在做出相应的动作与反应,来减少多余的动作保证从配的体能完成比赛。近些年,篮球规则不断改变,在规则要求的本井下,运动员的动作要符合规则,这就要求运动员对规则理解、动作运用的准确性,减少违例、犯规动作的出现。

1.1.3随机性

在篮球比赛中针对每种进攻与防守的各人或集体是都有很多不同的应对方式。运动员在赛场上可以随机的运用各种进攻防守技术。这对运动员身体各部分攻守对抗的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运动员在身体接触式各部分可以随机对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动作效率,还能最大程度上保护运动员身体不受伤。

1.1.4综合性

现代篮球是身体、心理、技术、战术、作风、意识全面抗衡的时代。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把个人因素整合到集体行动中参与全队竞技,这样才能在比赛中获得胜利。在各种比赛中,运动员不仅要在体能、技战术上有较高的水平,并且要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方面医药有良好的发挥。但是教练员往往在安排训练时忽视心理方面的训练。现代篮球更强调全方位的对抗性训练,所以在篮球训练中应注意全面性,这样才能提高运动员的临场积极水平。

2、攻守对抗的形式

在不同的篮球教材中,关于篮球对抗的分类有很多原则和分类方法。本文选择的以球为住的分类原则,将篮球比赛中的对抗方式分为有球对抗、无球对抗和篮板球对抗三种。

2.1 有球对抗

有球对抗是指防持球运动员和持球运动员之间出现的对抗。这种对抗在规则的约束下,攻守双方在破坏与控制运球、传球、突破和投篮时的对抗。在整个对抗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运用很多种的技术动作和技巧。在比赛中,有球对抗是为了争取球权、赢得时间、获得空间,从而取得整个比赛的胜利。

2.1.1有球对抗技术在实践技术中的运用

在整个比赛中,有球对抗的时间非常少,但其对抗强度更大,对抗形式更直接,是球权变化的关键。有球对抗看似是双方一名队员之间的较量,其实质是上场所有运动员之间的对抗。在比赛过程中,有球运动员运用各种技术来达到得分目的,而无球运动员利用各种防守技术来夺回球权,双方运动员进行激烈对抗,力求完成双方攻防任务。

2.2无球对抗

无球对抗是指双方不持球运动员之间的攻守。双方的对抗是围绕这接球与破坏接球来产生的。在比赛过程中,双方运动员利用合理的跑动、站位等技术动作来进攻和破坏进攻,目的与有球对抗相同。

2.2.1无球对抗技术在实践技术中的运用

在无球对抗中,进攻方运动员利用启动摆脱、变向、切入等技术或者利用无球掩护等战术配合,拉开进攻空间,寻找最佳进攻方式,创造进攻机会并得分。所以,要求进攻运动员无球对抗的行动路线、战术方法、启动时机和战术意识非常高。其是全队进攻战术形成的基础,全对战术的合理运用往往能获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在无球对抗中,防守方运动员利用转身抢位、启动堵截和跟进等技术或者利用防守战术与同伴合作获得最大的防守空间,达到做好的防守效果,破坏对手的进攻战术,限制对手的进攻时机。因此,防守运动员无球对抗的能力、技术和意识,关系到整个队伍的整体防守效果。

2.3篮板球对抗

在比赛实践中,争抢篮板球的实质就是就是在争夺对球得控制权的对抗。篮板球是球权的重要来源,攻守转换的重要阶段,球队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篮球的发展,攻守速度加快、投篮次数增多对篮板球的争抢也更加激烈。

2.3.1篮板球对抗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

在比赛中,投篮不中的情况下,攻守双方的篮板球争抢是获得控制球权利的重要途径,这个过程参与的运动员数量较多也很具有观赏性。前场篮板球是发动二次进攻的基础,而后场篮板球可以增加进攻次数和发动快攻。争夺篮板球的技术要求有很多,在投篮不中的情况下场上所有运动员都有争抢篮板球的机会。这就要求运动员有更高对抗能力。

3、攻守对抗训练

3.1“人数差”的训练

在对抗训练中通常采用多攻少或者少防多的训练方法。这样的训练方法中人数的差异,必然带来一定的训练强度与难度。但在比赛中多打少、少防多的情况并不是经常出现。对抗往往是出现在对位的运动员之间,身体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对抗性进攻防守的成败。所以在训练时可以采用“车轮式”训练,也就是多人轮换进攻或防守。这种训练手段更接近于实战,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攻防对抗能力效果更加明显。

3.2“设定条件”训练

教练员在安排对抗训练时,可以设定一些的定的规则,如“三对三”对抗中,得分一方下场行休息,失分一方在场上继续防守直到防守成功进行攻防转换。这样不仅能给枯燥的训练增加一些趣味性,而且还通过激励方式给运动员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让运动员自发的去寻找对抗的方式与手段,提高运动员参与对抗的信心,对对抗训练起到一定的帮助。

3.3“制造矛盾”的训练

在篮球比赛的过程中,一切活动都应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但是训练中尤其是对抗训练中,教练员在保证运动员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安排一些超出规则范围的手段来辅助训练,从而达到提高运动员的对抗能力。教练员刻意的制造合理矛盾就成为提高运动员对抗能力的基础。

4、结论与建议

4.1合理利用篮球运动中的对抗

在篮球比赛中,双方的活动都在规则的约束下进行的,而对抗无处不在,包括心理上的和身体上的。合理的对抗可以增加进攻、防守的成功率。所以要求运动员在对抗的同时要以智对抗、以巧对抗、以技对抗。这样才能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利用对抗取得比赛的胜利。

4.2要在篮球训练中加强对抗性练习

在篮球训练中,教练员要不断强调对抗的重要性,让运动员从心理上重视对抗,而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把对抗性训练贯穿到整个训练计划中,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对抗意识。并设计多样的对抗训练方法来加强运动员的对抗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成录.对抗中的身体接触剖析[J].篮球,1997,1.

[2]黄频捷.论篮球运动员的身体接触[J].篮球,1997,4.

[3]刘俊庭.身体接触与训练[J].篮球,1989,5.

猜你喜欢

无球篮板球篮球运动
幼儿篮球运动
篮球比赛无球队员移动摆脱接球方法和配合行动
初中学生篮板球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篮板球意识及方法研究
论足球比赛中的无球跑动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浅析篮球运动中拼抢进攻篮板球技术及其训练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篮强队无球掩护配合运用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