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方女性意识的不同
2016-05-09史秀艳
史秀艳
摘 要:中西方女性主义自形成以来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全文从起源差异,表现方法差异,社会地位差异三大部分叙述中西方女性意识的不同,通过对中西方女性在历史进步过程进行对比,加强对女性文化的进一步关注,简明地感受女性意识产生发展的深层次的原因。本文旨在全面了解中西方文化,呼吁人们重新去审视女性在社会中的价值和社会地位,推动女性主义的进程。
关键词:女性主义;中西方;起源差异;表现方法差异;社会地位差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0--01
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爆发,一大批女性主义研究者涌现,女性主义又被称作女权主义,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解放妇女与要求男女平等。女性在努力改变妇女歧视问题的同时又注重女性自我价值的培养,凸显女性个人的魅力。
一、起源差异
相对来说,西方社会女性主义发展比较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女性主义的思想启蒙,例如薄伽丘的《十日谈》,出现了对女性身份的认可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在《西方女性学:起源,内涵与发展》中,主要介绍了西方国家对女性主义探索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国外女性主义研究的成果和进程。西方的女性主义大约在19世纪萌芽,资本主义产业的巨大发展极大地推动女性勇于冲破世俗的枷锁,踏入社会舞台,从此开始了反抗女性歧视的斗争运动。资产阶级的妇女运动最先开始于较早出现女性意识的法国,又在英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然后又波及了北欧等国家。最后在美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不久便已经遍及了整个西方社会。法国的女性主义是在大革命中逐步产生起来的。约翰·斯图尔特·穆勒所写的《妇女的屈从地位》,所描述的就是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角度出发,为英国女性所处的低下地位进行反抗,鞭挞和抨击了腐朽的政治制度以及封建的社会制度,要求男女地位同等。女性主义运动18世纪末期产生,玛丽·戈兹公开发表了《女权宣言》,这一时期作品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和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为代表。人人熟知的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成形是运动的第二次高潮,1970年,凯特·米利特《性政治》正式拉开了女性主义文学形成的帷幕。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女性主义出现比较晚,确切来说,中国女性文化应当是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外来文化。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是女权主义运动的代表,她们反对封建婚姻和封建道德束缚下的制度与传统。但是由于我国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失败,使得中国女性主义历经长久的平静,在20世纪90年才能够重新复兴,出现了大量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例如以林白,陈梁等人的作品,通过展示个人来表达女性主义,从此使女性主义文学才有了一定地位。
二、表现方法差异
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为西方女性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各个地区的妇女积极参加了各种反战运动,然而在中国,在传统王朝中,统治者多为男人,自古以来只有武则天是女皇帝,男性一直都拥有话语权,在文化层面,后代的诗歌文赋、琴棋书画、踏青留字、远渡重洋、丝绸之路以及各种发明,大多数都是男子创造的,在古代,女子不允许读书,在婚姻制度方面是一夫多妻制,女性不允许参加社会活动,女子对待自己的丈夫百般顺从,没有个人价值和主张,而丈夫对待妻子随心所欲,特点就是女性服从男性,比如在具体的作品中,崔莺莺她只能生活在寂寞的闺阁之中,她的命运同众多女子一样完全被父母所操控,老夫人封建思想浓厚,她要张生的得取一定的功名才能够迎娶莺莺,莺莺虽然有反封建的意识,但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的牢笼里,她的力量单薄,也折射出了旧社会妇女的痛苦命运。而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作为西方的女性代表,注重个人的生存价值,有权利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喜欢的人,她有能力改变这一切。在作品《飘》中,主人公郝思嘉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婚后成为了为寡妇却仍然乐于参加上流社会的活动,而且毫不忌讳与其他男子跳舞,想尽办法使自己从苦难中挣扎出来,回到自己的庄园后,她主动承担,恢复家业,并在生意场上做生意,这是一位坚强勇敢,有责任心,用于冲破困难的以其坚强女性形象。但是在中国只有多年的封建伦理纲德来遏制已婚妇女的行为。相对比而言,中国的女性主义作品明显没有外国女性的意识更为强烈。
三、社会地位差异
由于西方的宗教观念影响范围广,西方女性的整体境遇好于中国,中国的传统观念深厚,造成了女性长时间以来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西方的一夫一妻制一直占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妇女地位的进一步下降。有童养媳的现象,妻子被称为“贱内,内人”,经济上依附于男性,有“缠足”之风。在婚姻上也并没有独立自主权,一生只能嫁给一人,并绝对地服从,完全依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人有三妻四妾却很是正常,所以,对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古代女子来说,追求自主无疑是一种奢侈,是一种愿望。
我们从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解读女性主义的来源及发展,虽然无法起到足够巨大的影响,但希望尽微薄之力去改变我们这代人的女性主义观念,为女性的现代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去感受女性地位的提高。同时可以帮助我们借鉴西方文化的女性主义发展历程,比较出中方的不足,了解双方文化。现社会仍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妇女歧视,比如就业歧视,情感歧视,家庭暴力等等,提高个人的女性意识也具有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刘霓.西方女性学:起源,内涵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
[5]玛格丽特·沃特斯.女权主义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