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缓刑》的儿童视角

2016-05-09李砚芳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9期
关键词:帕特里克儿童视角

摘 要: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在2014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之后,在国内引起了高度关注。尤其是以儿童视角创作的中篇小说《缓刑》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作者通过这部小说的儿童视角,反映了德国侵占时期,法国社会的现状。本文首先简单概述儿童视角的含义,进而简单介绍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作品《缓刑》,最后深入对该作品的儿童视角进行分析和探究。寄希望通过对其儿童视角的分析为我国小说文学的创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缓刑;儿童视角

作者简介:李砚芳(1985-),女,江苏无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法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9-0-02

一、儿童视角的含义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描写角度的不同,带来的作品体验是不一样的。儿童视角顾名思义就是借助儿童的眼光或者口吻来讲述故事。在这个故事的展现过程中,儿童的思维特征较为鲜明,在叙述姿态、调子以及结构心理等因素都局限在写作者苏兆的儿童视角,通过儿童视角下来揭示为成人世界所难以体察或忽略的生存景观。儿童的世界一般是最原始的,用儿童视角来描写成人故事,能够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一部作品通过儿童的角度来叙述成人的故事,用儿童的眼光来打量成人的生活空间,也能呈现出现实生活中不被人察觉的原生态的情境和面貌,让故事的叙述更为独特和原始。儿童视角作为一种叙事策略,或者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述方式,需要对儿童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以及价值取向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二、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缓刑》简介

《缓刑》是帕特里克·莫迪亚诺1988年创作的,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一个十岁的男孩),通过“我”的眼光来感受和看待,在德国占领时期,周围的一切,包括人、事、环境等。讲述了一个与“我”和弟弟居住的二层三个女人居住的别墅中,通过我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想从细节处描述当时的一段童年经历。

故事发生的时期在德国占领的时期,“我”和弟弟被寄居在母亲女友的巴黎郊区的一个村庄,这个房子的主人有小埃莱娜(曾经做过马戏和杂技演员)、阿妮(金黄色头发、面孔清秀),在故事中还讲述到自己的父亲有时会来看望,以及具体对观察到的阿妮的生活状态进行描述。在不足4万字的小说中,作者借助儿童的视角,描写童年回忆中无数细微的迹象,通过描述暗示了他父亲以及周围大人如小埃莱娜、阿妮等大人的命运,充分体现了儿童视角下故事的特点。比如在关注阿妮的朋友时,作者的关注重点在他们在那个时期的开的美国汽车、骑得大摩托车以及戴的新型手表等,体现了男孩子对机械类产品的喜爱以及对细节的关注。另外小说通过“我”对周围事物的疑问以及大人们身份的猜测表现了儿童对成人世界的一种好奇之心,这些都体现了儿童的思维与行为。这部作品并非儿童的文学作品,而是借助儿童世界的特殊感知,来描述成人世界,还原社会原生态面貌。

在该部作品中,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出现了记忆与以往的过程,一方面对某些片段记忆进行强化,这些记忆一般是较为痛苦的,这就表现了人物呗痛苦记忆纠缠的困境。另一方面则对更多被遗忘的记忆进行反衬,也表现了记忆的不完整性和不可修复性。

三、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缓刑》的儿童视角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缓刑》这篇小说篇幅短小,但是情感充沛,带有浓重的自传色彩。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展现了当时法国在德国侵占时期的社会原生态景象,同时也可以看到童年的经历对作者当时的深刻影响。以下通过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该作品中儿童视角。

(一)儿童视角下作品主题的表现

在《缓刑》这部作品中,每个人物都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每个人物都有一个不能公之于众的秘密。在作者的眼中,对各个身份的疑问布满全篇。因此,在这部小说当中,身份的追寻和逃离是真正表达的主题。在这部小说中,有一个东西,作者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也就是“鳄鱼皮香烟盒”,这个香烟盒是书中很多人物秘密的关键因素。这个香烟盒来自于小说中小埃莱娜的赠与,通过这个香烟盒串联了30年的时间跨度,不管在这部小说中,周围人物的结局如何,作者都对他们产生了真挚的感情。作者在童年时光中,父母不在身边,父母的朋友对自己进行照顾,虽然身份不明,但是对作者的情感确是真挚的。因为这部作品对身份的追寻主题,使得小说富有侦探小说色彩,不仅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困境,还表现了战争时期,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二)儿童视角下人物形象的描绘

在《缓刑》这部作品中,作者和弟弟接触到的人物有很多,包括:父亲、阿妮、小埃莱娜、玛蒂尔德等等,这些人物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且都是对作者和弟弟很好。父亲经常带“我们”吃饭,然后讲故事,而另外三位:阿妮、小埃莱娜、玛蒂尔德对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寄居在她们家里,她们也很用心的对待“我们”。尽管如此,作者对阿妮、小埃莱娜、玛蒂尔德的身份以及行为产生了很大的疑惑,如温柔严肃的阿妮为什么会流泪?阿妮的朋友是什么人?在作者的叙述下,每个人都有秘密,这些描述都体现了儿童视角的好奇心。除了好奇心之外,在外貌描述上也体现了儿童视角的特点,如在对小埃莱娜的描写上,写到:“她身材矮小、让我们觉得很亲近;她当归马戏演员和杂技演员,因此,在我们中间很有威望。”这些描述体现了儿童的崇拜心理。

(三)儿童视角下生活环境的描写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描述最多的当属周围的生活环境。如在对自身居住的三个女主人的房子描述上,,从墙上爬满的常春藤开始,描绘了房子的窗户、院子里的花园、坟墓以及果树等,另外对客厅的景象也进行了一定的描述。除了对居住的别墅,作者还对周围环境进行了一定的描述,如小镇的平静生活、城堡、草地、墓碑、德国士兵钢盔等。作者利用平淡无奇的描述,表现了灰暗的氛围,在看似平常的气息中,透露出隐隐的危险感。正是因为“我”作为一个小孩子,不能像大人那样感知周围的危险情况,不会像大人那样焦虑不安,因此,在生活环境的描述上才能显得平淡无奇,获得“缓刑”。

(四)儿童视角下社会面貌的展现

《缓刑》这部作品通过儿童的视角对周围的生活环境以及人物进行描述,不仅利用了儿童特殊的思维和行为特征,以及儿童对外界特殊的感知,让一个原生态的社会面貌呈现出来。如在描写父亲两次被捕的经历时,父亲被捕的原因以及被释放的原因作者均产生了疑问,并且在小说的末尾都没有揭露出原因,只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另外,还比如警察来家里搜查,作者才发现阿妮和她的那朋友都已经被捕,但是被捕的原因仍然没有揭露。通过儿童的这些疑问,体现了成人世界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对于这些疑问,小说最后也未给出答案,这也表明了生活中的意外随时会发生,有些东西在不经意间就会从生活中消失。这样就深刻表现了人物在所处时期的小心翼翼,以及生活的残酷性。

结束语:

通过儿童视角进行小说的创作,不仅能够展现既真实又充满疑问的世界,还能在文本以一种独特的写作手法来展现,进而深度体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见解。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缓刑》中通过一个十岁的男孩对成人世界各个身份的疑问和追寻为主线,对当时德国占领时的法国社会情况进行一定的展示,描述了当时特殊时期人物的特点和社会现实。这部作品充分利用了儿童视角的写作手法,给读者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体验。

参考文献:

[1]王录.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缓刑》的儿童视角[J].卷宗,2013,(8):241.

[2]高伟,秦景莉,曲喜贞等.浅析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缓刑》的儿童视角[J].学周刊,2015,(19):237.

[3]周舟.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缓刑》中的身份与记忆艺术[J].青年文学家,2015,(20):100-100.

[4]杨晓青.流沙般的童年--浅析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作品中人物的恐惧心理[J].金田,2015,(4):51-51,38.

猜你喜欢

帕特里克儿童视角
遇见奥兹(节选)
熊抱
尊重儿童视角 生成个性阅读
“基于儿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孩子像石头一样孩子像石头一样
以儿童的视角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从儿童出发,构建生态化语文课堂
粉红色的小企鹅
谁完成了帕特里克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