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视域下《黄帝内经?素问》英译本的研究
2016-05-09朱婷
摘 要:本文在评价理论的指导背景下,以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素问》的一个英译本作为主要研究语料,对中医语篇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并分别进行了较详细的语言分析,探讨语篇的特征及翻译对等性,冀希望能够更好地传递中医名著语言的特征及文化意识形态。本文不仅深化了对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研究的范围,也拓宽了对中医概念、语言和理论翻译的理解,可为进一步相关研究提供资料。
关键词:《黄帝内经·素问》;翻译
作者简介:朱婷(1989-),女,研究生学历,江西师范大学英语语言学专业毕业,工作单位为南昌理工学院。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1--02
新世纪科学发展的特征是学科的交叉与综合。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社会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学科。而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从人际功能角度出发,就语言读者或听者,作者和说者的观点和立场而言的补充。《黄帝内经·素问》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通过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研究语料的整理,初步了解中医语类的结构反映出的古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语境。
通过检索传统中医理论语言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发现目前针对医书语言的研究较少。中医语篇有异于一般语类,它具有较强的语义密度的特征,其理论体系存在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这些有益的探索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研究思路。
1.英译文中评价尺度对等性的探讨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大分支系统即评价系统(APPRAISAL),其中又包括三大子系统,即介入系统(Engagement),态度系统(Attitude)和级差系统(Graduation)。
黄帝内经的译本有很多版本,如国内的译者如李照国、朱明,国外的译如Maoshing Ni、ILiza Veith等等。而本文从一部较少人研究的Paul U. Unschuld的英译本选择译例进行分析。本文重点从评价理论出发,讨论文本评价尺度对等性对《黄帝内经·素问》译文质量的影响。
2.评价理论角度分析译文
2.1原作者与译者的评价尺度一致
例1.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In former times there was Huang Di.When he came to life, he had spirituality and magic power.While he was [still] weak, he could speak.While he was [still] young, he was quick of apprehension.While he grew up, he was sincere and diligent. When he had matured, he ascended to heaven.
分析:文中描述黄帝的评价词汇有“神灵”“能言”“徇齐”“敦敏”。 “神灵”做两个词看,神就是神通,灵就是灵明,特别聪明。“能言”,指会说话。“徇齐”,对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敦敏”,非常厚道,而且绝对的聪明。在评价理论中都属于判断系统中用来解释语言使用者按照伦理道德对于人或其行为作出的评判,为社会认可。译文当中“spirituality and magic power” “could speak” “quick of apprehension” “sincere and diligent” 同属评价理论当中的社会认可,且评价级差一致。由此可以认为此处原作者与译者的评价尺度是一致的。
2.2原作者与译者的评价尺度不一致
例2.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Yin and yang, they are the Way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myriad beings, father and mother to all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s, the basis and beginning of generating and killing, the palace of spirit brilliance. Heaven and earth, they are the above and the below of the myriad beings. Yin and yang, they are the beginning of the myriad beings.
分析:“变化之父母”译者字面译为“father and mother to all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s. ”实际上,“变化之父母”的意思是“万事万物变化的根本”在评价理论中有积极的判断态度评价意义,理应翻译为“the change of Yin and Yang are the origin off variation. ”而译者并没有把原文当中的评价意义完整的翻译出来。因为文化差异,读者并不能理解父母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意义与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态度评价意义,从而导致译文与原文产生评价尺度的偏差。
2.3译者增加原著没有的评价意义
例3.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Yang diseases move up to the extreme [top], and descend.Yin diseases move down to the extreme [bottom], and rise. Hence,if one was harmed by wind,the upper [parts of the body] receive it first. If one was harmed by dampness, the lower [parts of the body] receive it first.
此处原文中省略了较多内容如“极”“上”“下”,若不增译补充则无法完整的表达作者的意思。例句的白话文意思是“阳经的病邪,先上行至极点,再向下行;阴经的病邪,先下行至极点,再向上行。故风邪为病,身体上部首先感受;湿邪成疾,身体下部首先侵害。”文树德先生此处增加了“extreme top” “extreme bottom”等表示级差的评价词汇,使得译文增加了评价意义。译者同时增译了“parts of the body”这样的词汇便于读者理解原文所指,降低读者对于中医术语的认知障碍。
2.4译者减去原著的评价意义
例4. 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Yin and yang, they are the beginning of the myriad beings.
分析:“治病必求于本”意思是“治病必须以阴阳为根本考虑”,这就包含了评价理论中的判断评价意义,那么恰当的翻译应该是:“Yin and Yang must be considered while exerting treatment.”然而,译者的翻译却又是按照字面译为:“Yin and yang, they are the beginning of the myriad beings. ”,这版译文,绕开原文的治病的根本这层意思,直接译为万物的起源,导致原文的评价意义缺失,甚至可以说是曲解,所以此处有待商榷。
三、小结
本文分析了Paul U. Unschuld的英译本译例中的评价对等性,这一分析能够从微观上更好地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图,并对译文提出建设性的对等分析。另外本文也论证了评价理论作为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的基础上所作的发展,它对语篇翻译有深层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Paul U. Unschuld. Huang Di Nei Jing Su Wen Nature, Knowledge, Imagery in an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Text [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2]雷燕,施蕴中. 译者主体性对《黄帝内经·素问》 译文的影响 [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 7. 12
[3]李照国. 定静安虑 而后有得———《黄帝内经》英语翻译随想[J] 上海翻译, 2006.1
[4]李照国. 《黄帝内经》英译得失谈[J] 中国科技翻译, 2009.11
[5]兰凤利. 《黄帝内经素问》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10
[6]南怀瑾.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M]东方出版社, 2008.1
[7]王冰(注).《黄帝内经》[M]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3.11
[8]王庆其. 《黄帝内经》理论与实践 [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6
[9]张巧霞. 《黄帝内经 》的“中和”观[J] 河北学刊,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