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挣脱心灵的桎梏

2016-05-09王天璐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1期
关键词:海达易卜生精神分析

摘 要:《海达·高布乐》是挪威著名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的剧作之一。该剧中人物的心理刻画和性格描写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紧密相连。故事情节的发展体现出人物内心的冲突。本文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即意识与无意识理论、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理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理论,与戏剧文本相结合,对海达·高布乐的人格特征进行分析,旨在让读者深入了解主人公复杂深透的内心活动。

关键词:精神分析;《海达·高布乐》;亨利克·易卜生

作者简介:王天璐,出生于1988年8月,女,汉族,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1-0-02

引言:

挪威著名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1906)是近代现实主义戏剧家的杰出代表之一,被称作“现代戏剧之父”。他思想深刻,创作艺术技巧精湛。创作出的作品对后代剧作家甚至世界各国戏剧都产生了极大影响。1890年,他创作并发表了剧本《海达·高布乐》(Hedda Gabler)。剧中易卜生为大家描绘了一个时刻幻想浪漫并且想要拥有独立权力的女子——海达·高布乐。她与周围单调、枯燥、没有人情味的社会生活格格不入,从而产生出种种看似令人无法理解的思想和行为,直至最后一幕因无法妥协于现实而持枪自杀。

该剧初演至今已经一百多年,人们对剧中女主人公海达的形象褒贬不一。甚至有评论家指责海达自暴自弃、道德败坏,缺乏社会教益意义。不管怎样,今天的读者和评论家肯定了这部剧的成就,并且认为这部剧作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剧中易卜生对主人公海达·高布乐的形象和性格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海达与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可以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解析。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精神分析理论是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创立的。此理论亦可应用于文学作品的解析中来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方法使用。本文选取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当中的几个主要观点,即意识与无意识理论、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理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理论,来对海达·高布乐的人格特征逐步进行解析。

一、意识和无意识理论

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我们可以得知,意识与直接感知相关,而无意识则与欲望相关。这些欲望包括人的本能及原始冲动,由于受控于道德和法律而被长期压抑到意识之下,但是这些欲望仍然在不知不觉中活跃着并追求满足。另外,还有一部分属于无意识中可召回的,即潜意识,这一部分存在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潜意识代表着人类更深远、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欲望。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满足;正是这些东西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马新国,2002)。”

剧中首次出现有关艾尔务斯泰夫人的头发的描写时,当回想起她们上学时的对话,爱尔务斯泰夫人仍然后怕不已。她对海达说:“那时候我非常害怕你,无论什么时候你在楼梯上碰到我,都要扯我的头发,有一次你还说要烧了它们(Walter Kaufmann,2000)。”海达的头发不够漂亮、不够浓密,嫉妒之心由此而生。她羡慕艾尔务斯泰夫人的头发,恨自己没有那样漂亮、浓密、波浪般的长发。从那时起,海达对艾尔务斯泰夫人头发的嫉妒就深深埋藏在心中。当海达曾经爱过的乐务博格再次出现在她们面前时,海达与艾尔务斯泰夫人成了情敌。深埋在海达潜意识中的嫉妒心理开始爆发。海达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女人,她喜欢掌控他人。而如今昔日不如她的同窗跟自己曾经喜欢的男人纠缠在一起,过上自己想要但不敢尝试的生活,这一点是她无法忍受的。内心嫉妒和恼恨从潜意识中迸发出来,海达把它们发泄在艾尔务斯泰夫人的头发和她和乐务伯格两人共著的手稿上。她想要烧了它们,发泄自己心中的怒火。当海达焚烧手稿时,这种变态的心态达到了高潮。她疯了似的把手稿扔到炉火之中,幼时对爱尔务斯泰夫人头发的嫉妒在潜意识中重现。她认为她焚烧手稿的行为就是在烧他们的“孩子”和爱尔务斯泰夫人漂亮的头发,让它们伴随着心中的愤恨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作为一个出身于贵族家庭的将军之女,海达有贵族的品位和期望。婚前的海达出入于各种晚宴,倍受众人的瞩目。她多才多艺,骑马、射击样样精通。于潜意识中,海达自觉高人一等,但昔日同窗敢于抛弃世俗、追求自我,这些是她想做但做不到的。伴随着自己的不作为和一直存在于潜意识中的嫉妒和愤恨,海达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了解了这些,我们对她的一些举动就不会感到奇怪。

二、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

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在海达·高布乐身上也同样有所体现。“婴儿的初级心理系统的特点是顺从心理冲动、追求快乐,这就是快乐原则;同时,人生活在社会中,道德、法律等都要求人们克制本能冲动,适应现实生活,否则不但得不到快乐,反而会痛苦,这就是现实原则(王延慧,2009)。”在海达身上我们看到,满足本能欲望的快乐受到现实因素的制约。

在婚姻的选择上,出身名门望族的海达在当时社会舆论下,不敢嫁给声名狼藉、狂放不羁的乐务博格。她追求自由,灵魂却在社会压力下一次又一次做出违背自己心愿的抉择:在社会舆论压力下,她与自己深爱着的乐务博格决裂;同样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她迫于年纪不小了而与并不太喜欢的泰斯曼结婚成家。当乐务博格跟海达的关系需要更进一步时,现实生活中的危险威胁到他们的关系,在现实原则面前,海达降低了对自由的渴望。在快乐原则指导下,海达向往自由,被乐务博格的狂放不羁的性格深深吸引;然而当面对现实时,她又畏惧风险,害怕社会不良舆论,从而选择了呆板的史学家泰斯曼做丈夫。尽管海达对狂放的乐务博格心生爱慕之意,但在现实原则指导下,她不得不屈尊嫁给他并不爱的但有一定前程的书呆子泰斯曼,这样既迎合世俗的眼光又符合父母的愿望。她想要自由却又倍受束缚,没有勇气突破自己,又不能折中调和。

另外,在第一幕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海达尽力压制内心的骚动,想要保持内心平静并屈服于现实。她安慰自己说:“一个人换了新环境,也只好一点儿一点儿慢慢地习惯下来(Walter Kaufmann,2000)。”面对现实中的种种冲突,海达试图妥协。在这里,现实原则又占了上风。她嫌太阳大又不让把门关上,只让拉上窗帘好让光线柔和一些。海达需要新鲜空气,她向往的是外面的新鲜事物,但是她又不敢直面外界的阳光和真实,这就体现了她内心的矛盾。

快乐原则是导致海达自我毁灭的主导原则。快乐原则在她焚烧书稿时达到顶峰。她顺从心理冲动,抛开一切自制,肆意放纵内心的嫉妒,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只求自己发泄尽兴。海达焚烧手稿、迫使乐务博格自杀、又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她实现快乐原则的形式。她顺从自己的心理冲动,追求自由和快乐。在她看来,自杀并不可耻,是一种逃离现实的解脱,是真正的自由。她终于可以摆脱这个与她格格不入的世界。

三、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

晚年的弗洛伊德提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两个概念。“前者是同维持个体生存及绵延种族有关的最广义的性本能,它追求自我满足,不顾社会和他人;后者是一种回归无机状态的倾向,常常表现为破坏和毁灭的冲动;生本能和死本能都是人类功物性的表现,这两者之间也处于不停的搏斗中,共同构成人类行为的内驱力(马新国,2002)。”海达的内心徘徊于这两种本能之间,历经内心挣扎,最终生存本能被死亡本能所压制。

海达曾经是一个活力四射、有雄心、有抱负的人,她渴望自由广阔的天地。“在海达的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对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渴望。她和泰斯曼曾有一个协议——要有交际应酬,要招待客人(Walter Kaufmann,2000)。”这正表明了海达对于走进社会、继续生存的渴望。就像她曾对乐务博格说的话:“一个年轻的女孩,如果可能的话,没有人知道的话,会非常高兴能够时不时地向这个她们所不被允许知道的世界瞥上一眼(Walter Kaufmann,2000)。”显然,海达·高布乐内心也渴望被这个社会所接纳,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这是生存本能带来的力量。

有关死亡本能我们从一开始就可以通过海达玩弄手枪看出。枪是死亡的象征,第一幕海达就承认他的手枪是她用来消磨时光的东西。第四幕,海达用手枪射中自己的太阳穴,结束了自己毫无意义的生命。剧中她曾多次提出要用手枪来结束自己百无聊赖的生活。她多次下意识拿起并摆弄手枪。这些都为她后来的自杀做了铺垫。“海达的父亲留给她的手枪是她结婚前的生活的象征,那时她是自由的(Joan Templeton,1997)。”当这个社会已容不下她时,她选择了以死来逃避,逃避这个得不到自由的地方。海达在听到乐务博格死亡的真实细节时就知道她只有自己去死。对于海达,死亡不是消极的退却,而是勇气和高贵精神的体现。

“生的本能指向生命的生成和增进,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而死的本能则体现着恨和破坏的力量(王延慧,2009)。”海达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女子同时又是一个破坏力极强的人,同时拥有这两种强大的力量。她没有与社会世俗决裂的勇气,也没有逃脱这个家庭的胆量。她只能在对周围事物的破坏中发泄自己的不满,在毁灭中寻找自己的出路。她想主宰命运,控制他人,然而却被命运玩弄,造成自己的毁灭。

参考文献:

[1]Joan Templeton. 1997. Ibsens Wome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Walter Kaufmann. 2000. Complete Works of Henrik Ibsen.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3]马新国,2002,《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王延慧,2009,“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化身博士》中的人格分裂”,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第25卷第5期。

猜你喜欢

海达易卜生精神分析
叙述冲突中的海达·高布乐: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
创伤理论视域下《海达·高布乐》的解读
伦理困境与易卜生晚期戏剧的经典性
《白日焰火》的精神分析美学解读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电影的幻象与欲望的辩证关系查鸣
疯狂背后的生命真实
易卜生长诗《在高原》的自然意象
“十二五”塑料机械自主创新的分析研究(十八)
寻找被忽视的那个易卜生——评《易卜生诗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