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大自然的精灵
2016-05-09吕莜
吕莜
鸟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能翱翔天宇,能潜游水中,亦能跳跃枝头,是倏忽之间划过眼前的掠影。鸟是美丽的天使,它们有的嘴部夸张亮丽,有的羽毛华丽美艳,还有的尾部醒目绚烂。鸟是跳动的音符,奏响着生动美妙的旋律,礼赞着生命的珍贵和独特。千姿百态的鸟类,使得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生气。一直以来,人们对鸟总有一种最强烈的好奇心和亲近愿望。
在这个星球上,林林总总的鸟类中,每一种鸟都独具特色。鸽子栖息于世界各地,随处可见;鹦鹉不仅以学舌出名,它们的长寿也同样颇有名气;杜鹃既被人们誉为“春天的使者”,又因在巢穴寄生中采用欺诈手段而令人唏嘘不已;翠鸟让人体验鲜明的色彩对比,而当它转身离去时,仿佛是一块飞动的碧玉;鸵鸟体型庞大,奔跑如飞,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鸟”。
自古以来,鸟和人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世界各地都流传着很多与鸟有关的神话和传说。在中国,精卫填海、杜鹃啼血等故事向我们传达着美好的信念;在国外,诺亚方舟神话中的鸽子象征着和平与安宁;到了现代,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无价的启示:人们首先根据天空中飞行的鸟,发明制造了飞机,后来,又通过研究猫头鹰灵巧无声的飞行,改造了飞机的性能;人们还通过研究鸽子来预测地震。鸟激发了人类的灵感,人类根据这些灵感创造出众多的奇迹,并从中受益无穷。
鸟类缤纷绚丽的羽毛、婉转嘹亮的叫声、楚楚动人的形态、南来北往的迁飞和各种各样的传说,都是历代文人墨客吟颂的主题,因此也留下了大量与鸟类相关的传世之作。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家喻户晓,开篇《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借用水鸟配偶形影不离、此呼彼应的生活习性,来抒发青年男子对心仪女子的思恋之情。
在我国,古代乐府中就有《雁门太守行》的曲名,唐朝有《归雁》。现代民乐中,《鸟投林》《空山鸟语》《百鸟朝凤》等描绘了阳春时节百鸟争鸣的动人景色;陕西民间流传的《雁落沙滩》则再现了群雁飞鸣的壮观场面。在古代,许多乐器还与鸟类的形状有关。如古筝的琴弦被排列成鸿雁飞行时的形状,取名为雁柱;排箫被制成像飞鸟展开的翅膀;李白《相思》中“赵瑟初停凤凰柱”句中的凤凰柱,指的也是乐器的形状。
鸟类不仅与音乐有着很深的渊源,同时,鸟类又为音乐的动体表现——舞蹈提供了很多的素材。鸟类中也有像鹤类、孔雀等有才的舞蹈家,甚至还有像百灵这样能歌善舞的音乐舞蹈家。我国的祖先在崇拜和欣赏鸟类的过程中,往往被鸟类优美的舞姿所吸引,于是人们争相模仿鸟类的舞蹈动作。许多民族都有以鸟类活动为造型的舞蹈节目,如我国的纳西族有云雀舞,藏族有金雀舞,傣族有孔雀舞,白族有白鹤舞,哈尼族有白鹏舞,拉祜族有鹤鹑舞和画眉舞等。这些都借鸟来颂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鸟类作为雕塑、铸造以及建筑装饰等方面的艺术模特,自古以来就吸引人们的注意。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的商王武丁王妃妇好墓中,就有很多玉制的凤、鹤、鹰、猫头鹰、鹦鹉、鸽、鸿鹅、燕、鹅等殉葬物;商周时代青铜酒器中著名的“果尊”,就是以猫头鹰为造型制作的,当时的器皿中已经大量采用凤纹。自那以后,以凤凰等神禽作为纹饰的器物盛极一时,连兵器上都有鸟的图案。春秋时代郑国的“莲鹤方壶”以莲为盖,中立一鹤,引颈伫立,展翅欲飞,生动地刻画了仙鹤这种涉禽的习性;《魏志》记载,魏王曹操曾筑铜雀台,铸了一个高一丈五尺(约60米)的大铜雀放在楼顶上;除铜雀台外,汉代的“马踏飞燕”、长安宫南灵台的铜鸟等也是以鸟类为题材的著名铜铸艺术品。
令人痛心的是,这此可爱的生灵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人们为了满足私欲,大肆捕食鸟类,为了鸟类美丽的羽毛而猎杀它们,更有甚者,有些人迷信地把一些鸟视为不祥之鸟,并见而诛之。随着环境的恶化,很多鸟本来就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濒临灭绝,人类的这些行为更是给一些鸟类带来了灭顶之灾。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会将每年的4月至5月初中的某一个星期作为“爱鸟周”,在此期间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召开爱鸟周广播大会,举行爱鸟周学术报告会,悬挂人工鸟巢,发放和张贴爱鸟宣传画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人们观鸟、知鸟、爱鸟、护鸟,学会与鸟类在大自然中和谐共处,为鸟儿的生存繁衍留下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