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研究
2016-05-09殷朝晖
殷朝晖
摘 要: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所培养的人才距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仍有一定的差距。从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评价体系、构建尊重个性的自由学习环境和营造鼓励批判性思维、勇于挑战权威的良好氛围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试验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C961;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1-0005-02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动力之源泉和根本。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关键。在21世纪的今天,拔尖创新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我们对大师、对杰出人才的渴求从没有如此强烈过。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校的历史使命和迫切任务。自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创建“少年班”以来,我国高校从未停止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不少高校,尤其是教育部直属高校,纷纷创办特殊班级或新型学院等人才培养“试验区”,选拔最好的学生、配备最好的教师、提供最好的科研条件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据初步统计,在我国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创办新型学院或特殊班级形式的就有34所大学。这些人才培养“试验区”作为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验田,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所培养的人才距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仍有一定的差距。
一、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的探索
1. 积极推行通识教育
作为直接为社会输送各行各业人才的高校,近年来已日益认识到过早过细过窄的专业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不利于跨学科跨领域的前沿性思维和研究,因此积极推行通识教育。如学生进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后,不分专业,先在文、理、工三大类平台上进行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前期培养,在第二学年,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确认主修专业,并进入后期培养阶段;2001年,北京大学启动了“元培计划”,充分利用北大学科齐全的优势和良好的教学资源,坚持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教育和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按照新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方案,培养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一流本科毕业生。
2. 积极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和实施政策倾斜
各高校纷纷倾全校之力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从制度、经费、基础设施、师资等方面集中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支持“试验区”的建设。在制度保障方面,各“试验区”享有教学改革的自主权。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可自主开设课程。各“试验区”还享有高比例的保送研究生特权。各高校为“试验区”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支持。在师资保障方面,各高校“试验区”依托各个专业学院的师资力量,选聘一流教师为学生授课和担任导师。
3. 积极培育示范性学生创新团队
以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为代表的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积极培育学生创新团队,旨在通过真实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和综合素质。启明学院根据以本科生为主体、内部运行机制良好、能形成“点——线——面”的辐射效应的原则,严格遴选了19个代表最高水平的示范性学生创新团队。启明学院建立了网络化管理平台,为这些创新团队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支持。学生创新团队采用联盟式管理,遵循“保持特色、文化融合”的原则,营造工、医、理、文多学科创新教育生态环境,逐步推进各团队的学科交叉、技术交流和文化融合;启明学院引导各创新团队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创造条件积极参加科技大赛,并与争取科研项目相结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Dian团队案例启发而产生的“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已在60所“211”重点高校实施。
二、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存在的问题
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有待完善
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这么多年大家一直在喊素质教育,要培养创新能力,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这些学校从来没有人说培养创新人才、素质教育,但是他们培养出的就是创新型人才。”人才辈出、大师云集,主要是一种制度文明的产物,需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而不能靠急功近利的政策迅速地催化出来。我国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往往是确立一个“优秀学生”的固定标准,要求学生在这个统一的“模子”中发展,进而使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渐渐消退殆尽。尽管各“试验区”都旨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但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浮躁的氛围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尤其是创新思维的发展。
2. 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各高校人才培养“试验区”的学生是通过竞争性的选拔得以进入的。既可以从本科新生中选拔,也可以从大二本科生中选拔。由于有名额限制,新生选拔通常在高考成绩的基础上,采取笔试和综合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根据学生课程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和综合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计算总成绩,确定录取名单。大二学生选拔主要以学业成绩为主。又如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学生是由全国各地高中免试推荐入学的保送生和报考浙江大学的高分考生中经过严格遴选的优秀学生组成。设定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两点:一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综合素质良好;二是学业优秀,所有课程平均绩点≥4.2,且第一个长学期获得学分≥22。学业成绩固然可以从一个方面表现人的能力,但拔尖创新人才真正显露才华的地方是在运用所学知识从事研究、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现行的选拔标准和机制是有所欠缺的。
3. 拔尖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各高校人才培养“试验区”实行竞争性的淘汰机制,淘汰的标准主要是课程平均绩点,同时参考科研情况。为了不被淘汰,“试验区”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由于开设的课程多、难度大、涉及的知识面广,课余还要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各种比赛,因此,可供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时间很少。如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生修读的学分数偏高。不包括课外学分数,机械类实验班修读学分数为212.5,物理学实验班修读学分数为213,材料类实验班修读学分数为214。加之启明学院还为学生提供特别课程,并规定每个启明学生还必须至少完成一个科研项目,这种刚性的规定让学生真正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更加少了。而创造力的培养需要的是自由而不是束缚。现行的评价体系无疑会引导学生专注于追求考试成绩、追求立竿见影的科研成果,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的优化
1. 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评价体系
选拔和评价体系是大学生发展的导向和指挥棒。从我国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的现状来看,其现行的选拔和评价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因此,在选拔环节上应尽可能全面、直接地考查考生,可参考最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中学阶段任课教师的推荐材料,组织相关学科的教授认真审查学生的个人申请材料,并在面试中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学业成绩可作为参考,但不应作为必要条件。这样才不会将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并有较好培养潜能或个性才能的学生拒之门外。例如著名力学家钱伟长先生高考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这在今天的中国,别说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了,连大学门都进不了。同时,也要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领导能力、主动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要突出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考评,客观而发展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发挥对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导向和过程推动作用,以建立健全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2. 构建尊重个性的自由学习环境
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学习兴趣、能力、个性化需求的差异性日益突出。我国各高校人才培养“试验区”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各“试验区”应积极开展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地学习和参加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从而创设一种尊重个性的自由学习环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优越的环境扩展视野,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挥有广阔的空间,使之尽可能根据个人兴趣来开发自身的潜力。各高校应明确“试验区”不是要开设更多的课程,让学生学习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强调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中决定发展方向,突出个性化培养。而且,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应着重激发其对科研的热情,通过参与科研的各个环节,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奠定从事科研的良好基础。这样才能使各“试验区”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发展和想象力飞翔的家园,成为创新人才成长的助推器,为杰出人才的产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土壤和学术土壤。
3. 营造鼓励批判性思维、勇于挑战权威的良好氛围
创新能力以独立和批判精神为前提。迷信学术权威、缺乏怀疑和批判精神已成为束缚我国高校产生创新思想、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有人把我国的教育与美国的教育作了一个形象的描述,说美国的教育是把没有问题的学生变得有问题,而中国的教育则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这与我们的教育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大关系。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教授认为,中国最缺的就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学生。中国学生习惯于做被动的接受者和倾听者,而不是主动的研究者和挑战者,只有学生愿意挑战学术权威,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时候,他们才能为科学发展做出贡献。科学面前人人平等,合理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国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应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养成有疑皆可问、有疑必须问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在学习中针对各种观点进行理智的质疑和探讨。同时,还可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做法,开设批判性推理、非形式逻辑和逻辑与辩证法等能够启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专门课程,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练习,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查、组织批判性思维社团活动、组织辩论赛、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理念、科技创新环境、人才选拔和评价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以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既有的体制之中寻求新的突破点,我国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作为本科教学改革的试验区和示范区,具有实践探索与辐射示范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基于多案例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
[2]姚忆江.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解读“钱学森之问”[N].南方周末,2010-01-13.
[3]华中科技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启明学院创新实验办分册[Z].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