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听力教学中讲座结构思路分析
2016-05-09马斌斌
马斌斌
【摘要】托福听力在整个托福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托福听力讲座虽然难度偏大,但并不无规律可循。准确把握听力材料的结构是理清全文脉络、抓住文章的重点的关键。在托福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对讲座结构的思路进行分析,并培养学生对篇章结构把握的能力,这样在听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强的导向性。
【关键词】托福听力教学 讲座结构 思路分析
一、引言
攻克托福考试是广大考生拿到北美大学offer的首要目标,自2006年新托福考试(TOEFI iBT)在中国正式推广以来,它受到了考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新托福考试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每部分占总分值的25%。而听力作为托福考试中的重头戏,横跨其他两“科”,在写作和口语部分中均有涉及。可谓“半壁江山在听力,得听力者得天下”,这对很多考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托福听力考试包括两种题材:对话 (conversation) 和讲座 (1ecture)。其中讲座部分占整个托福听力内容的三分之二,通常为较长的学术性篇章,对很多考生来说很难攻克。笔者认为,把握篇章的整体结构是应对托福听力讲座材料的重要途径。
二、讲座听力的结构特点
托福听力讲座是美国大学课堂真实场景的反映。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独白——教授对学术知识的独自讲解;多角色讨论——师生对学术知识共同探讨。因此很多学生认为讲座中很难抓住材料的重点。但如果仔细探究讲座文章的框架结构,其很多地方具有一定的暗示性。下面笔者从宏观角度出发对托福听力考试中讲座结构的“叙述体”和“比较体”进行分析。
1.叙述体。作为托福听力中的讲座中的主要部分,叙述体结构又包含时间结构、描述结构、平行结构、理论演变四种。这种结构首先给出一个话题,然后通过解释和举例来说明它,接下来再给出一个话题重复前面的步骤。笔者发现,一篇讲座通常会给出四个话题,各个话题之间的联系往往不是特别紧密。每个话题之后都有解释和举例。对于考生来说,这就意味着听不懂话题A不代表听不懂话题B。因此对于这种结构,考生要切记“拿得起,放得下”。如果第一个话题没听懂,那就放弃,千万不要影响听下面的部分。
(1)时间结构。这种结构按照时间的变化顺序层层递进来描述事物的发展过程。在听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原因以及背景。对应的细节可能会考到排序题。这种结构一般在Art和History学科中考得较为频繁,但也有可能穿插在Astronomy等学科中。在平时的托福听力练习中要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
(2)描述结构。在这类结构中,教授一般会描述一些艺术人物、事件、动植物等等。一开始引出描述对象,在主体段中描述对象的一系列不同特征。在听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描述的细节以及专有名词的解释。
(3)平行结构。第一、这种结构属于逻辑最简单、信号最明显、入门最快速的一类。一般来说,教授会在引出讲座主旨之后,通过并列的几个方面来描述某种现象、解释某种原理等。每一个方面会有具体深入的解释和说明举例。第二、还有一种是平行结构的衍生-假设结构。主要的特点是教授针对某个问题或现象的解决方案或者产生原因提出了猜想和假设。
(4)理论演变。这类讲座侧重的是理论演变过程,结构上不太容易识别,且细节跳跃,难度较大。例如TPO 21 Lecture 3中关于毒蛇的祖先问题,教授结合了传统理论引出了最新的研究(based on DNA),并比较了两种理论的优缺点。
2.比较体。比较体的讲座通中通常会出现在形式和意义上都非常接近的概念,讲座要通过作比较的方式让考生明白两个概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因此,这种题型有一个非常有效的解题思路,那就是只要听懂了概念A,概念B就可以推断出来,因为两者通常是相反的。
对比结构是讲座听力中比较体常见的结构,这种结构比较清晰,一般教授会在开头引出两个或三个概念,在主体段逐一进行介绍。在听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比列举的信号,以及对比的结果(包括相同点和不同点)。讲座中所列举的点可能比较零散,一定要记好笔记,这种结构比较容易出表格题。
三、结语
和阅读材料相比,对于考生来说听力材料的一大难点就是难以对材料中的整体框架、语义走向进行宏观地把握。在阅读材料中,我们单从文章的分段中便可大致划分出观点与观点之间的界限,但是在听力文章中,我们却无法做到如此“一目了然”,只能通过对整体信息的理解和一些提示性语句来自行分段、分类。而托福听力中讲座是以教授为中心展开的,教授的讲解,教授的讲课方式,教授预期和特殊语音现象等这些考点都要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命题特点,树立“整体理解,局部把握”的观念,并对不同类型的讲座结构思路进行分析,学生在完成同一个学科的听力后要学会总结一些思路,并培养良好的“听感”。
参考文献:
[1]顾红曦,陆道夫.从新托福考试看英语听力训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
[2]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ETS 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