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在白居易的山塘诗绪
2016-05-09王欣
王欣
微雨中,我撑起一把小伞,漫步在苏州山塘街。苏州山塘街在古时有“神州第一古街”之称,唐朝诗人白居易在苏州任刺史时,开河筑路,主持修造,前街后河的民居建筑格局保持至今,东起被曹雪芹誉为“最是一二等风流富贵之地”的古阊门西北的渡僧桥,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七里,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
山塘街上,水雾随着柔弱清凉的微风缥缈着,似白纱般轻笼一抹淡淡的墨色,古桥、古宅、祠堂、商会府邸……雨雾中,丽而不媚,秀而不娇。没有了晴日里的喧哗与尘嚣,山塘街如正哄囡囡睡觉的母亲,怡然自得,安详静谧。
长条青石铺成的小路是寂静的,被雨水冲刷过后显得愈发光洁,它或窄或宽地延伸着,优雅地通向小巷的另一头。循着古筝琴声前行,当街一座两层楼的古戏台上,几位旗袍装束的窈窕女子正入神地弹唱着。隔着细密的雨帘,对面的码头岸边是凉亭看台,一群游客或站或坐,有一位老人斜坐在凉亭里,半眯着眼,用手指和着弹唱节拍,有节奏地轻击着美人靠;一对年轻恋人共撑一把花伞站在河岸边,女孩温顺地依偎在男孩宽阔的胸怀里……弹唱声伴着沙沙的雨声,如天籁之音,沿街悠扬地飘着……这有声有影的江南。
站在苍老的半塘桥上,河水缓缓流动,两侧的过街楼,朱栏层楼,鳞次栉比。小桥、流水、人家,虽抵不上帝苑深宫的皇家气派,但历史与文化的联姻,却能让人感受到山塘街的深邃与韵味。山塘街曾是明清时期中国商贸、文化最为发达的街区之一:“山塘七里旧繁华,园客家家尽种花。一种清香远近闻,半塘桥外月初斜。”一幅画卷款款入怀,耐人寻味。
在古街离新民桥不远的河岸上,店家设置了一排仿古茶座。走累了,可以进去喝杯热茶,稍稍歇息片刻。河对岸,老屋斑驳的倒影在河面上颤颤巍巍,石拱桥与水面的影子构成一个漂亮的圆,再加上一串串火红的灯笼垂悬着,以及不时穿梭往来的游船画舫,构成了一幅立体的江南水乡图。这时,手捧一杯上好的碧螺春,斜倚在竹藤编制的椅子上,悠闲地品茗观景,着实惬意无限!
闲游古山塘,走着、看着、遥想着,不经意间,周身已披满了古香古色,即使未饮沙洲黄酒也有微微的醉意了。那醉是江州司马“往往取酒还独倾”的深沉,是韦应物“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的清寂,也是刘禹锡“暂凭杯酒长精神”的无奈。秀外慧中的山塘街,与其说是白居易设计修建的,倒不如说是他的又一绝佳诗作。
山塘街,一条原生态的古代街巷,绽放着吴文化的美感,也生动解读着吴文化的内涵。它如一杯清泉润养过的酽茶,须细细地品味;如一杯纯粮食酿造的美酒,须慢慢地独酌;如一本泛黄的线装草纸书,隽永深刻,百读不厌;如一幅水墨丹青,意境幽远,难以释手。我还没有离开,就暗自盘算着何时才能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