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久”父子情

2016-05-09张懿鸣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皮筋铃声车子

张懿鸣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农村骑自行车的要么是乡村干部、老师,要么就是走街串巷的小贩。一串自行车铃声在身后响来,人们总会自觉地让开道路,自行车潇洒而过,任凭一串艳羡的目光跟随。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专用坐骑成了那个年代不少人心里的期盼。记忆中知名品牌的自行车,就是“凤凰”和“永久”了。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让我至今难忘。

上小学的那五年,我靠着两个小脚板,无论天晴、刮风、下雨,一天四趟往返四十里路。初中的学校更远,开始我也是凭着双脚走路,还要扛米、扛菜,肩上还背着一个大书包。每一次上学都是小跑着走完那段路,等我到了学校的时候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

一个周末,父亲一大早就叫起了我,说:“今天给你一个惊喜!”

“什么惊喜呀?”

“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

在镇上一间修车行里,父亲指着一辆半新不旧的“永久”牌二八型自行车对我说:“骑上试试!”

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迟疑地站在那里。

车行老板对我说:“这辆车现在是你的了!”

我兴奋地站在这辆高大的车子旁边,双手攀上了车子的把手。车子的高度是我身高的三分之二,俨然就是个庞然大物。我迫不及待地将车子推出来,不待停稳就跨上去,一溜烟在街上骑了两圈。回来的时候看见父亲从口袋里掏出了用皮筋捆扎整齐的一大叠零票,数了两遍才交到了老板的手中。

这辆“永久”我一骑就是三年。我每一次从家里出发,自行车铃声都会唤醒太阳,车轮将时光一点点碾在身后。三年里,它像一个钢铁战士般顽强地驮着我,驮着我的书包、粮袋、菜袋,风雨无阻地穿梭在学校与家之间。我清晰地记得,三年里车子换过十次外胎,一次前架。从我刚接手时的半新不旧,到最后变得破败难看。

直到我初中毕业,这辆车才从我的手上退役了。毕业那天,我从父亲那里知道了这辆车的故事。原来,这辆车从新车时就是父亲为了到县城做竹子生意时购买的,视若珍宝。平时他都是坚持走20多里路去县城,有急事时才骑车。后来因为母亲得了一场重病,急需用钱,所以父亲忍痛割爱将车子抵押给那个熟悉的修车老板换了些应急的钱。父亲与老板约定,车子暂时寄存,老板可租不可售,待他手头有钱就来赎回这辆车。我上初中后,父亲起早摸黑砍柴去集镇售卖,半年后凑齐了赎车的钱。于是有了那天带我提车的那一幕。

这辆车至今已经有30年的车龄,但它仍在坚守着它的使命:它现在是父亲的座驾,父亲把它从乡下骑到县城,这辆车的零件换了又换,现在只剩下钢架和龙头是原装的了。尽管这样,父亲仍不舍得让它废弃。父亲说,既然它的牌子叫“永久”,那我们就要让它永久地流传。

在我的心里,父亲那勤奋、节俭的家风才是真正的“永久”。

猜你喜欢

皮筋铃声车子
车子睡觉的一天
封二、封三/马兰开花二十一
好玩的车轮
会跳高的猫
皮筋小船
请注意,奇形怪状的车出没
深夜门铃声
爱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