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6-05-09董宝礼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西域李白

董宝礼

【主题导语】

李白,作为中国诗坛上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他的英名与他的诗篇融入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液,也融进了千百年来中华乃至世界无数景仰他、崇敬他、迷恋他的人的心中。

中国只有一个李白,中国有没有李白不一样;世界也只有一个李白,世界有没有李白也不一样。所以,李白身后说李白,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

没有李白,中国的诗坛就少了许多豪迈奔放的成分,也少了清新飘逸的意境,他那想象丰富、文辞奇妙、立意清晰的无数浪漫主义诗篇成为唐诗经典,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更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

【选文一】

李白:旅一生,诗等身

夏 厦

仗剑远游

李白乘船来到的第一个名城就是江陵。在这里,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自江陵南下,经岳阳,就到了洞庭湖。李白在这里泛舟数日,一路从四川随他远游的朋友吴指南却不幸暴病身亡,李白悲痛欲绝,只好把朋友埋在洞庭湖边,自己继续东游。来到了江西庐山,写下了著名的《望庐山瀑布》。一路东行,过金陵、下扬州、游姑苏。此时,李白的游兴渐弱,想起朋友吴指南还葬在洞庭湖,便一路返回,将朋友的尸骨移葬到了江夏。在离江夏不远的襄阳,李白拜访了诗人孟浩然,并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

本来李白的仗剑之旅还将继续,可是,此时的李白,只身来到了安陆,在小寿山的一处道观中住了下来。

落魄楚汉

西汉才子司马相如是李白的同乡,他的浪漫奔放让狂放不羁的李白即便是相隔900年也欣赏不已。受到司马相如文章的吸引,他来到了湖北安陆。

李白在安陆住下,也带来了他的才名。不久,李白来到安陆的消息不胫而走,越传越开。终于,这消息传到了前代相国许圉师的耳中。因爱惜李白的才华,许圉师让孙女许紫烟嫁给李白,将李白招进门做了孙女婿。后来,他们有了两个孩子。

那么,长相不俗、才华横溢的李白,又为什么心甘情愿成为别人的上门女婿呢?最大的原因,还是李白始终拥有一颗热切渴望入仕的心。安陆府的许家,曾经在唐初至高宗年间显赫一时,李白希望靠着妻子家族的政治资本,进入政治的舞台。

不过,时过境迁,到了李白在世的这个时候,安陆许家的实力大不如前,无人在朝为官,难以成为李白入仕的台阶,顶多作为一个地方豪强,为李白提供一个安逸的生活。李白常年以“许家女婿”的身份奔波在外,意图结交权贵,攀附高枝,无奈世事难料,只能徒唤奈何。

唐开元末年,许夫人不幸病逝,这对李白又是一个打击。在安陆度过10年时光后,李白终于携着两个儿女,移居山东。

二入长安

李白的一生中,有两次入朝为官的机会。第一次发生在开元二十三年,唐玄宗狩猎的时候,李白献上《大猎赋》,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李白在长安呆了一年,却没有任何结果。

李白42岁的时候,由于朋友元丹丘的推荐,得唐玄宗下诏,召他入京。李白欣喜若狂,写出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

可是,此时的唐玄宗早已不是那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了,他召李白入京的目的,只是想让李白成为他的一个高级御用写手。初入长安的李白的确受到了唐玄宗的礼遇,皇帝降辇步迎,亲自下来迎接他。又赐他七宝床,并亲自调制羹汤给李白喝。

没过多久,李白发现唐玄宗对他并没有委以大任。自此李白开始表现出了厌倦情绪,“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天宝三年,他上书请求“赐金放还”。45岁的李白,怀着悲凉,离开了都城长安。

病逝当涂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避居庐山的李白激烈地想为国出力。永王李磷恰在此时东巡,李白应邀担任李磷的幕僚。入幕后,李白积极为李磷出谋划策,无奈李磷天资有限,终于在战场上败于叛军,李白也因此获罪,被判流放夜郎。

李白被判的是长流,意味着一去不复返。路过巫山恰逢关中大旱,朝廷宣布大赦天下,李白因此重获自由身。他旋即顺江而下,在江夏逗留了一阵之后,又重游宣城、金陵。

此时,李白已经60出头了。在金陵,他的生活已经相当窘困,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当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762年),李白病重,他在病榻上将自己诗文的手稿交给李阳冰,作《临终歌》后与世长辞。这个一生都在为命运而奔走的诗人终于迎来了他休息的时刻。

(摘自《晚晴》)

[解 读]当我们沉浸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好意境时,当我们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而赞叹时,当我们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侠骨豪气而拍案叫绝时,殊不知,笔下凝聚着这些令人叹服的诗句的诗人曾经经历过怎样的人生磨难。一个豪情万丈,一生追求仕途的李白无论是仗剑远游、落魄楚汉,还是二入长安,都没有实现自己“当官”的梦想,最终在60岁出头的年龄,就迎来了他永远“休息的时刻”。

本文以时间为序,以史料为据,以诗人的游历经历为线索,叙述了他为命运劳苦奔波的苦难一生和创作历程,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这位才华横溢的伟大诗人。

【选文二】

李白邀我去饮月

周吉灵

那夜,我去四川江油李白故里青莲场,月照当头,远远望去,太白楼矗立山巅,雄伟高耸,清影映射,如利剑,像灯塔,直吸我的眼球。索性凭月去访。踩着自己的影子,来到青莲镇天宝山下,太白碑林前高大的李白塑像导引着我,敲门秉报,门卫惊奇,知其故,遂放行。进园各种碑刻影影绰绰,有的像中流砥柱,浑圆站立;有的则如方墩巍然;更有的像墓碑依次排列;还有的随地而刻,字大如斗。我用脚踏住“明月”二字,想让月光停留,将月影凝固,可我若走月影则动,怎么也静止不了这光与影的倩影。抬头仰望天空,天上月明星繁,恍若白昼,瞑瞑之中月光凝视着我,向我发出迷人的光华。我想,难怪李白爱月如命,最后捞月而去,就连这月亮也白得像他的名字,让人迷恋。难道酒不醉人月醉人么?

其实李白本不名白,生于中亚碎叶,迁于陇西成纪,五岁时移居青莲,客居于一李树下,父亲因而被当地人取名为李客。据传李白母亲是少数民族,有胡人血统,其迁居故地的河边原名叫蛮婆渡。李白本无汉姓,随父姓取名为李白。二十四岁前李白一直在蛮婆渡习书作诗,学琴绘画练剑,十八岁那年隐居大匡山,之后出游成都与峨眉山。自二十四岁再游成都与峨眉山,出三峡杖剑去国,巡游四方,赋诗作文,以进仕途。然而,他一直怀才不遇,被朝中文相贺知章誉为“太白金星下凡”,杜甫赞其曰:“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直到42岁才被唐玄宗赏识,供奉翰林,三年后赐金放还。44岁开始再去东都、访吴越、探燕幽、游江南,62岁时在当涂江中醉酒捞月而逝。缓步爬上山岗,俯身贴地,自然使然。松林中见月圆墓孤孤单单,让人疑惑,墓旁那“铁棒磨绣针”的遗迹历历在目。快步攀爬,不料于月色中闯进了李白故居陇西院,院内两厢一祠,李树成荫,故人故物,月辉照来,格外圣洁。问护院老翁,方知太白楼还在右手向上的天宝山顶。随仰天问月,才辨明方向。

趁着朗朗月光快速攀登,银辉泻来,真有“疑是地上霜”之感,松柏、台阁、碑林接连交错,月华照来,朦朦胧胧,奇妙无穷。快步登上山顶,太白楼立于山巅,像是矗立的长者,更似李白的雕塑,慈目秀脸,一动不动。我迫不及待登楼而上,想挽住李白的臂膀一路前行,然而静谧夜空中只有“噔噔噔”的脚步声,再就是月光如昼的清辉徐影悄悄洒来,婉约美妙,如影随形。登至楼顶,倚楼凭栏,气喘吁吁,遂掏出随身携带的二锅头仰脖而饮。

顿感热血沸腾,心魂飘飘;更觉凌空绝顶,万般皆下,唯有吾高。此时,月上当头,繁星眨眼,举手可得,清影弄辉,如银似雾,恍若天庭。隐约觉得李白腾云而来,举杯邀饮,把樽相对;我即驾雾而去,双手握瓶相对一碰,举瓶倒灌,咕咕嘟嘟,酒干身轻,满心欢畅。一时,心醉人醉神醉,昏昏然迎风而飘,随李白采月而去。但怎么也赶不上李太白的身影,怎么也追不上月华星光的脚步,怎么也看不透雾色苍茫的天地。索性张开双臂,把苍天揽回,将星光拥怀,与明月对饮,乘云驾月拉近光年,和李白相聚,频频举杯,饮尽杯中酒,喝掉杯中月,酣畅淋漓。没想到双手一伸,却抱住了太白楼的圆柱,本以为抓住了李白的手臂,再也不会松手,欲与其携手,奔月而去。真乃“青天有酒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当夜醉卧太白楼,飘飘欲仙,梦魂萦绕,梦中李白梦中月,杯中白酒杯中月,整夜李白相邀饮,对月当酒梦不回。

(选自《延河·绿色文学》)

[解 读]不知李白是因为名字中有一个“白”字而对明月格外青睐,还是因为他从小对月喜爱有加,故父亲给他取了这样一个名字,总之,在李白的众多诗篇中,“月”是一个出现次数最多,内蕴最为丰富的意象之一,就连他的生命最终也交付给了当涂江中的那轮明月。就这样,大唐诗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伴随着一轮皎皎明月飘然逝去。

本文正是抓住李白的这一人生中最富有情感的“伴侣”,通过在“月照当头”时分踏访李白故里,亦叙亦描亦抒地借“明月”之景、“明月”之诗、“明月”之趣表达了对李白的追念与缅怀之情,可谓构思精巧,含意隽永。

【选文三】

李白的西域梦

郭德茂

众所周知,李白生于西域。然而他毕竟在很小的时候就随父亲返归蜀地,所以李白与西域的联系更多地集中于精神方面,集中在形成他豪放倜傥性格的某种根源上。在李白的感情世界和艺术领地中,西域始终是一片瑰丽奇异的风景胜地,是一个美妙传奇的梦想,是血液中的那一缕缕俊爽豪逸的潜流。

李白的父亲在西域乃是一个大商人。至于他为什么又“逋其邑,遂以客为名”,这已经成为难解之谜,然而重要的是李客的这段经历对诗人李白有着深刻的影响。行商的路历来充满艰难和凶险,也充满了神奇和浪漫。剑与酒是漫漫丝路上须臾不可分离的伙伴,豪情与侠气也是荒漠冷月中不可或缺的,而雄奇壮阔、绮丽多姿的西域风光更有人生难得经历的逸韵。李客传奇性的故事在少年李白的心中种下了充满激情和血性、幻想和浪漫的种子。

家庭的影响直接而具体,社会的影响则更为广泛而深入。唐代国力的强大,加速了内地与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得人们对西域不再感到陌生。那儿雄奇壮阔的景致和报国立功的机会吸引了很多胸怀斗志的人们投笔从戎,去西域开拓自己的壮丽人生。李白成年后虽然再没有去过西域,但是幼年的西域生活或许还留下些朦胧的印象,更由于父亲的耳濡目染和边塞诗作的浸润影响,李白对西域深怀一片美好的感情,他在一系列诗歌中抒发了对西域的热爱和神往。他笔下的西域自然风光真实而传神,表达的思想感情饱满而博大。像《塞下曲》之一和《关山月》等描写天山的诗,选景极有特点。它选取了天山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出与中原迥异的塞外风光。

李白描写西域的诗,有不少揭示了当时边疆战争的实际状况。他谴责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对制止战争、恢复和平安定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给予了热情赞扬,如《塞下曲》之五、之六中,诗人对制止战争充满正义的勇气和必胜的豪情。他热情歌颂了戍边将士的无畏,正是他们艰苦卓绝地战斗,才有了家乡安宁幸福的生活。诗人安慰后方家属“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鼓励前方将士“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来保卫祖国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宁。

李白对西域的深厚感情,还突出地表现在他对边疆人民性格特征的喜爱上。西域人民开朗、热情、豪爽、自由的性格特征感染着李白,这是形成李白豪放洒脱性格的重要根源。

李白描写边疆人民的生活和性格的笔力准确传神,洋溢着自由俊健的西域情调,透露出诗人对西域由衷地热爱和向往。《行行且游猎篇》中的边城儿英武豪健,他手执金鞭,腰挎箭袋,身骑骏马,肩驮雄鹰,在郊外的猎场上大展英姿。他的猛气英风令诗人叹绝,雄放潇洒的气质更令诗人羡慕。在李白看来,那种顺天而成的自由秉性和酣畅淋漓的生活情调比起腐儒的循规蹈矩、皓首穷经,更具有生命价值。这里面不仅寄托着诗人对边疆人民民族气质的欣赏和歌颂,而且寄予着诗人对自由豪迈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李白倜傥豪爽、纵横疏阔的浪漫气质发端于西域,其中西域游侠儿的自有情调对李白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后来“观奇书”“好剑术”,任侠求仙的经历更培养了他率真纵情的性格。他渴望像鲁仲连、诸葛亮、谢安一类人物为国家建立功勋,但他又“不屈己,不干人”(《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来获得一官半职。李白一直到四十二岁,才因吴筠的推荐,获得应诏赴京的机会。但是唐玄宗只不过把他作为一个装点门面的御用文人,朝廷里的庸俗无聊和钩心斗角也让他无法忍受。“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十二),“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翰林读书言怀》)。他不愿与卑鄙小人同流合污,他的磊落多才也令奸邪之人难堪嫉妒。“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为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完美,李白终于拂袖而去,纵横四野,寄怀丘壑,踏上了追求自由称意的漫游旅途。李白此时的心境是在报国无望时寻求山水的慰藉,安顿那躁动不宁、多才而无所用的灵魂。忘情时,他自是雄豪壮逸、神采飞扬;酒醒时,却也是清泪沾裳、唏嘘不已。李白的豪逸之中,也实有一绺悲凉,如人行秋夜,挺胸逆风高歌,以壮行色。李白一生既崇尚自由,又渴望有为;既满腹才华,又率直单纯,因而与当时的政治格格不入。李白一生都在济苍生、安社稷的宏图大志和放任逍遥、畅游山水的豪逸纵情这二者的冲突中艰难跋涉,而占据着矛盾主导地位的,仍是那独立不羁的个性。这种个性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深刻原因,其中西域文化精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根源。李白在后期作品《天马歌》中对自己做了象征性地描绘,既浓缩了一生的经历,又刻画了自己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李白以天马自况,来抒写自己的一生。少年时代从西域来,有济世之才,有青云之志,青年时代壮游天下,“鸡鸣刷燕哺秣越”,何其奔放洒脱。壮年时代也曾“陪时龙越天衢”“逸气稜稜”,笑傲天下。其后万里踯躅,及至老年“伏枥衔冤”,“盐车上峻坂”。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李白俊逸雄壮而又苍凉悲慨的人生历程,也看到了西域在李白的心理积淀中的重要意义。

(选自《伊犁河》)

[解 读]熟悉李白的人都知道李白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飘逸豪放、雄奇壮丽,有些充满着侠骨豪气和济苍生、安社稷的宏伟抱负,但未必大家都知道他这种性情、这种思想、这种风格的根源。本文就通过对他人生履历的研究分析,旁征博引地揭示出其中的奥秘:家庭的影响,社会的影响,尤其是父亲对他性格和思想的耳濡目染。

文章从他的出生地和其父的生活经历写起,分析探究他的思想性格、创作风格以及在诗作中的具体体现,并通过他的诗句加以印证,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能使广大读者从根源上更全面、更彻底、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中国诗坛上耀眼的明星。

作为一篇文化散文,文章大气磅礴,逻辑严密,分析严谨,值得好好品味。

[作者单位:山东省阳信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西域李白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
馮其庸先生西域論著目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