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镇化模式及其对中国城镇化的启示
2016-05-09郑康丽
郑康丽
国外城镇化模式及其对中国城镇化的启示
郑康丽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和日本城镇化模式的探讨得到其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启示:应该在尊重市场主导地位和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强化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规划引导作用;国家整体的城镇化可以因地区不同而呈现多样化;要统筹城乡发展,不片面追求快速的城镇化;注重产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引领、颠覆作用。
关键词:城镇化;美国模式;日本模式
一、引言
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是综合我国国情的提法。城市化理论与实践首先起源于国外发达国家,若从城市形成开始算起城市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国外诸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目前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城市化对于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建设中受到高度重视。城市化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包括很广泛的内容,在不同学科中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广义的城市化包括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等内容,但其实都是以人口城市化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人口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城市化,是研究城市化的最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是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历程。到2014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4.77%,这意味着有近7.5亿人口生活在城市。目前我国城镇化还处于一个加速发展阶段,2013年《投资蓝皮书》预计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我过城镇化发展目标提出要求: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上升、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以及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化率以及城市化质量的不断提升让城市发展能力与承载能力面临巨大挑战。因此,针对中国城镇化中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开辟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实际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很有必要的。
二、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
有学者按照政府与市场机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角色与发挥作用,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将城市化模式分为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模式和自由放任的城镇化发展模式[3]。
(一)美国模式
美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早,至今已达到较高城市化水平。有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美国城市化率已经高达85%。美国的城镇化模式是属于自由放任的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这与美国经济社会的自由化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分析美国的城镇化,它对我国有以下三点经验启示:
1、以城市群发展带动经济圈发展,形成城镇体系的多层次结构。美国在其城镇化进程中打破区域的界限,城市之间实现共享区域资源、合力建设投资环境保护、产业布局等重大项目,从而促进“城市群”的形成,继而带动形成“经济圈”,依托大中城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集聚度高、开放式、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在地理分布上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由东至西依次形成城市群分布如下:东北部城市群、五大湖南部城市群以及西海岸延太平洋城市群。
2、突出中小城镇的建设,实现城镇均衡发展。截至上世纪70年代,美国 10 万人以下城镇的总人口数从7700 多万人增长到 9600 万人,增长了近25%。目前,美国城市中 10 万人以下的小城市(镇)数量已经占到城市总数的比例的 99% 。美国小城镇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美国建设小城镇的经验就是,注重资源的整合,着力培育具备经济中心潜质的核心城镇和城镇群,提升核心城镇的聚集和辐射能力,以点带面,渐次连片,在城镇群向经济圈或城市带的发展中消除城乡差别,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实现均衡发展。
3、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美国在城镇化初中期奉行的自由经济理论,加之政府调控能力较弱,在美国城镇化初中期以资本为导向进行城市化过程中没能及时进行有效引导,放任自由地推进城镇化,继而导致了郊区化问题突出,引起一系列问题。为此,美国政府汲取经验教训,兼顾全面,既强调市场化的作用,也注意把自由市场和政府调控相结合,更加重视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
4、注重工业化、产业化和信息化的动力机制,增加城镇化内涵建设。城镇化与工业化如一件事情的两面不可分割,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城镇化为工业化创造环境。美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兼顾工业化、产业化以及高附加值的信息化,实现三者的并行发展,从而加强城市化内涵建设。工业化引导产业转型,产业的优化推进城镇化良性的内生增长、信息化改造提升了城镇化水平。三者齐头并进,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率。
总结来看,美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主要可以概括为:依托大城市,均衡发展小城镇。
(二)日本模式
日本城镇化的进程起步较晚,是典型的国土面积狭小和资源贫乏的国家,是政府主导型的城镇化模式,其在研究和处理城市和乡村、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关系上有其独特的经验:
1、城镇化、工业化及经济发展水平齐头并进。从工业原始积累和发展到规模工业的形成日本仅仅用了100多年的时间,工业化过程也是日本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的阶段。政府通过向工业部门提供优惠政策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的迅猛发展则反过来吸纳大量剩余劳动力,从而在提高城镇化水平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2、城镇化主要以发展大都市圈为依托。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很高的国家,并且它又是岛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必须采取以发展城镇圈、带动城镇化战略。
3、协调城乡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日本政府在制定相应的城镇发展政策的同时,注重农业农民的利益增收,采取城乡均衡发展的方针,在完成城镇化的同时也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
4、注重建立和发展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城镇化体系。二战后,日本实行了产业振兴,尤其发展壮大了农村副业、农产品加工、农具制造等传统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创办新型农村工业,使得人口聚集,从而促进了新的小城镇的形成,推动了大城市郊区及周围城市的发展。
三、启示建议
本文选取美国、日本的城市化模式作为主要的探讨对象,这两个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非常有参照性的。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中国为了避免像美国那样早期的无序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应该在尊重市场主导地位和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强化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规划引导作用。
(二)国家整体的城镇化可以因地区不同而呈现多样化发展的和谐状态,使各区域因地制宜的走适合本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三)一定要统筹城乡发展,不能片面追求快速的城镇化。只有像日本那样,使得农村居民收入提高、保障健全,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才能释放巨大的国内需求,才可以有序的转移农村的劳动力进入城市,创造足够的就业。
(四)注重产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引领、颠覆作用。例如,现代电子商务和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可能会颠覆人们对城市的认识,使得城镇化并不必然成为趋势。(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朱传耿,孙姗姗,李志江.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与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08(1):13-23
[2]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J].热点关注,2013,4.
[3]王千,赵俊俊.城镇化理论的演进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6.
[4]张敏.印度城市化问题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作者简介:郑康丽 (1989-),女,陕西宝鸡人,研究生,西安财经学院,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