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蓝旗的柳条编织艺术
2016-05-07郭海鹏
郭海鹏
在内蒙古正蓝旗北部草原上,生长着较大面积的黄柳、红柳、灰柳等柳条,这是一种非常好活的植物,有的牧人在围封草场时,不注意落下几把柳条,它们就会自己生根 发芽,验证了那句“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俗语。
柳条耐旱抗风沙,生长迅速,枝叶茂密,根系庞大,固沙保土能力强。生长在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上的柳条,最深、最长的根可达30多米。20世纪80年代前,草原上的柳条长的比现在要好许多,如那日图、扎格斯台、宝绍岱一带,柳林方圆数百里,有的地方不透阳光,牧民称之为“黑柳林”。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那时牧民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柳条编制品,人们每年都要分片割许多柳条。柳条每隔两三年必须割掉一次,叫作“平茬”,会越割越旺。如果不割,就会“顶死”,不像大多数树木那样怕砍伐。现在牧民大都转移进城,留在牧区的也住上了砖瓦房,牲畜用上了暖棚,柳条编制品失去了原来的作用,人们不再大量采割柳条,天然柳条反而变得越来越少了。
2008年,正蓝旗的柳条编制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柳条编制代表性传承人,赛音胡都嘎苏木巴音查干嘎查牧民吉·巴雅尔图说他年轻时曾把一根湿柳条抓住一端,让他的朋友在另一端使劲扭曲,结果柳条就是不断,而且越扭曲承担力越大,挂上一桶水都断不了。有时牧民在野外赶勒勒车,半路上牛鞅子下面与车辕子拴在一起的那根绳子断了,人们便会找一根湿柳条换上去,完全可以坚持一天走到家里。
过去,牧民住的是柳制蒙古包,牛羊圈是红柳扎的,草垛是黄柳围的,草库伦的围墙是用柳条编的,车上的囤笆子是用柳条穿的。此外,制作奶食品用的笊篱,拾粪用的背篓和叉子,装草料用的大筐,接羔保育时节用的栅栏,当作仓库、伙房使用的崩克等生产生活用品,也都是牧民用柳条编制而成的。那时候虽然不谈什么柳编文化,但实际上柳编已经“化”在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牧民家庭中重要组成部分。
柳条编制是一门科学,有许多要求和讲究。牧民由于长期和柳条打交道,对它的性能了如指掌,知道什么样的柳条适合编制什么样的生产生活用品,什么季节割的柳条最好用。据牧民老乡介绍,一般来说,最好在春天发芽前、秋天上冻前割柳。柳条春天发芽后开始生长,上手容易脱皮,夏天正在发育,质量欠佳。秋天已经成熟,皮与心结为一体,质量最好。冬天柳条上冻,脆而易折,也不好用。采割柳条时不能成片连根打光,察哈尔蒙古人有“背阳割柳、不抱阳打柳,落叶割柳,不绿叶打柳”的说法。割好的柳条不能马上用来编制,起码要在外面晾晒5天,让它变得更加柔韧有弹性,且不易折断。
编织柳制品不需要任何工具,有一双勤劳而灵巧的手就行。但前期需要一种特殊的镰刀,称为柳镰。柳镰柄儿比普通镰刀长,但刀头很短,看惯普通镰刀的人觉得它畸形,其实这是一种自然选择。柳条丛生密集,必须单根采割,刀头宽了不好出入而且易割了别枝。打枝杈的柳刀刀头也小,刀柄短得出奇。这两种柳刀,刀柄不是长就是短,完全是为了适应柳编生产需要。编制柳制品的柳条,都要打杈,光光地留一根,不用旁枝逸叶。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柳条编制用品从人们的视野中渐渐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