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例血液透析临时置管患者的出院后护理干预
2016-05-07姜琦王艺璇娄群
姜琦 王艺璇 娄群
【摘要】通过报告12例血液透析临时置管患者的出院后护理干预。48天内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导管出口红肿,1例出现缝合线脱落导致脱管,3例出现病人皮肤对敷贴的胶布过敏。护士进行电话咨询、造口沙龙、技术指导的护理措施,上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患者的血液透析临时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下降,自我的护理能力提高,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有效进行,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临时置管;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030-01
慢性肾脏病(CKD)进入终末期肾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人数在世界范围内也在逐年增加。在国内,大多数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都没有准备血管通路,往往都是在急诊插管进行血液透析,或是患者已经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接受血液透析这种治疗方法,未能提前建立动静脉内瘘,不得不采用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临时中心静脉置管造成患者身体、心理状况和自身形象和社会功能的变化,尤其是出院的病人将面临日常生活能力、导管引起的并发症和心理方面的问题。2015年5月至9月,对在我院行12例患者进行了出院后的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8-76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8例,初中3例,小学及以下1例。住院11-20天。置管2天后开始给患者及家属讲解出院后导管护理的注意事项、要点、适当的让患者参与,并对患者关于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掌握水平给与评估和纠正。经过培训,出院时只有3例能掌握院外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9例自己仍无法评估级护理。
2 出院后的护理干预
2.1 减少潜在的并发症的发生,纠正不良习惯
患者门诊透析时或电话随访发现,并发症集中在出院后15天-25天发生。发生8例导管出口处不同程度的红肿、渗出。其中4例因病人出汗较多,敷料出现脱落未及时更换敷贴,1例病人洗浴时未擦浴而淋浴,3例病人颈部活动不正确牵扯导管出口,造成导管出口的刺激而感染,指导患者适当增减衣物,避免穿高领衣物,不要吃过热的粥或饮料,及时擦拭汗液,如出现敷料脱落时,居家要在进行严格碘酒消毒后更换敷料。注意个人卫生,指导患者淋浴和擦洗的正确方法。目前在没有专用导管淋浴敷贴的情况下,可用肛袋代替,将导管装入肛袋内,出口周围黏贴固定,小心淋浴。指导患者颈部的活动方法,不可以睡觉时压迫导管,可以适当缓慢的转动颈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患者认为颈部不可活动的顾虑,也不可以因过度活动而使导管出口的导管出入,造成穿刺处愈合困难。通过上述护理干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患者出院后20-35天发生的8例导管出口处不同程度的红肿,均得到有效控制好转。
2.2正确认识导管,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和自我形象紊乱
在出院后门诊透析时发现,患者存在比住院期间更多的顾虑,因为患者在住院期间,能配合治疗的操作和接受患者的身份,当患者出院,主要担心导管脱落,担心生活不能自理,担心以后的生活状态。按照认知学派“不是事件引起的焦虑,而是人对事件的消极解释或错误认识导致的焦虑的[1]观点,分析这种担心主要是因为脱离了患者的角色、离开了医护人员的保健环境而引起的。通过交谈告知患者临时中心静脉导管只是暂时的,可以建立动静脉瘘方式透析,减少生活的不便,引导患者打消临时中心静脉导管存在的心理阴影。患者对疾病所采取的态度及行为与家庭的支持也有密切的关系[2]。家属加强监护,给予患者家庭的温暖,帮助他们克服厌世等负面情绪,增强患者生活的信心。通过跟踪了解发现患者心态渐渐平稳,可以正确看待疾病。护理干预时发现患者存在焦虑的情绪,需要护士的疏导和关注,为患者提供更大的耐心和爱心支持。
2.3应用自我管理模式,提升自我实现的能力
临时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是出院后患者也要进行的工作,但现在出院后出现了“护理断层”现象,患者及家属对导管护理的缺失,造成护理问题的出现和患者心理的变化。所以,生理上的变化需要患者积极调整心态和行为。自我管理是在应对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社会变化,以及做出生活方式改变的能力[3]。自我管理教育不同于单纯的说教式教育,而应包括交给患者解决问题的技巧【4】。自我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强调患者在疾病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5】。。虽然在医院时,护士已进行过健康教育,但大多数患者对细节的重视还是不够的,导致出院后,对导管护理的措手不及,护理干预的重点是不断的鼓励患者,树立患者的自信心,让患者尽早回到原来的生活、社会状态。
3 小结
临床护士对血液透析临时置管患者的出院后进行电话咨询、造口沙龙、技术指导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导管护理方法,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导管的使用时间,拓展了临床护理服务领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原来的生活和社会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形成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通过对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干预,暴露出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未做到位,存在着缺陷和不足,患者未注视护士做的健康宣教,健康宣教不能只是形式,有待改进。由于目前临床护理人员短缺,将出院后护理做的扎实,需要护理人员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社区护理体系势在必行,以便更好的为不同的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眉.与焦虑同行[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29-32.
[2]官计,王忠立,袁冬梅,等.对肠造口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J ].医学信息,2008,21(3):395-396
[3]Barlow J , Wfight C , Sheasby J , et al . Self-management approaches for people with chronic conditions: a review[ J ]. Patient Educ Couns,2002,48(2):177-187.
[4]苏春燕,郑秀霞,马艳秋,等.自我管理教育对腹膜透析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J ].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8,11.
[5]任蔚虹,刘增霞.自我管理模式在社区肠易激综合症患者饮食调节中的应用[ J ].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86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