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消除方法之我见
2016-05-07曾惠贞
曾惠贞
【摘 要】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学生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消极心理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与消除方法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初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消除方法
研究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与消除方法的目的是:便于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较全面的回顾和反思,以便总结经验,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纠正错误,从而达到提高成绩;而对把握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等也有很好的帮助。
一、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阻碍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和持久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赖心理
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在着依赖的思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钻研﹑创造求新的精神。主要表现在:
(1)总是期望老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讲述,突出重点和难点;
(2)期待教师提供详细的解题过程,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然后再生搬硬套,对老师没有讲过的题目毫无办法;
(3)习惯抄袭作业,从不认真地独立完成,不肯自己动脑思考。
(二)急躁心理
急躁也就是说他们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还有的临时抱佛脚,到要考试的时候知识随便记一下,导致答案与结果背道而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该如何回答问题等等;
(2)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寻找题设和问题所需要的材料,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从而浪费大量的时间;
(3)经常被题设假象所混淆,不能采用多层次的概括、判断准确的逻辑推理;
(4)总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思考、回顾,比如: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能否推广或知识迁移等。
(5)学习不能持之以恒,考不好才感觉要多努力,可是没过几天就不看了。或努力一两个星期,感觉考试没有进步就不努力了,没有把学好知识当成自己的责任。
(三)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因为缺乏自信心而造成。有同学总是认为自己能力不高,遇到难一点的题目就不敢去思考,认为自己肯定不会,在考试时看到最后一题都不想去做,错过了一些可以解决题目的机会。
此外,还有自谅心理、厌学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从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着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降低数学学习的效率,而且影响教学质量。
二、消除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方法
为消除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尽快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要坚持做到“三重视,三引导”,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形成爱学、会学、学好的良好气氛。
(一)三重视
1.重视基础知识
作为数学教师只有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指导学生记住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或公式,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2.重视学习过程
数学学习的过程,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从数学学习的过程来掌握学习方法和知识技能,相对于直接掌握知识本身更有意义。
3.重视方法指导
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途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所谓重视方法指导,一是要重视教法研究,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掌握数学知识,体验学习过程,掌握解题方法;二是要重视数学方法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等等。
(二)三引导
1.环境引导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只有当学生认为教师可亲可信,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时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我观察到,学生在进行主题班会活动时,完全是在愉快的情绪和气氛中进行的。因而,他们喜欢学,喜欢练,这使我受到启发,努力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融洽气氛,创造教与学的最佳环境。
2.信心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儿童的脑力劳动给他带来成果时,他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精神潜力。”因此,要矫正学生对学习的冷漠,绝望等心理状态,很重要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得以肯定和鼓励,并为他们创造条件,培养其对学习的信心和热情,这样,就会使冷漠变热情,使对学习有绝望心理的学生树立信心积极奋进。
3.爱心引导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鼓励他们积极上进。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多与他们交流,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初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引导初中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也应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作为数学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对症下药,只要持之以恒,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必将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王道东.中小学生心理障碍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0):148-148
[2]武海燕.中学生数学教学之我见[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7):125-125